5月13日,由凤凰网财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以“全球经济与决策选择”为主题、为期7天的“2020凤凰网财经云峰会”闭幕。在闭幕式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做了发言,提出当下企业应当着重关注三方面问题,即调整战略、增强活力、提高质量。本文系根据宋志平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大家知道,这场疫情我们国家现在基本控制住了,我们的经济在全面恢复,已经成功地打完了上半场。但目前全球疫情还在蔓延,我们一方面在恢复自己的经济;另一方面也要支持全球抗“疫”。抗“疫”进入了下半场。
这次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影响都是巨大的,在这种影响之下,企业也要思考一些问题,到底下一步怎么办?
我想就这个问题跟大家进行一些交流,提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THE FIRST-
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这次疫情也导致全球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比较大的一个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抬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们要有相应的对策,尤其我们中国企业对外贸易依存度比较大,所以要进行一些战略上调整的思考。
所谓贸易保护主义,就是政府用行政来干预贸易活动。这次疫情加大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对贸易的干预。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因势利导调整我们的战略,要继续巩固中国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但是,这个巩固不可能是全面巩固,可能要调整产品战略,比如,加大中端或者中高端产品制造的数量和水平,同时减少中低端产品,使我国在整个贸易平衡过程中继续保住强大的制造中心地位。
我们也要研究全球产业布局。目前这种情况下,不能再继续保持那种全部产品出口的格局,要由产品走出去变为企业走出去。像中国建材所属的中国巨石就实现了走出去,一个百分之百投资的工厂在美国南卡州投产,另一个在埃及的工厂生产的产品辐射欧洲,这样就能够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可以覆盖那里的客户。同时,我们要搞区域化,要按照区域市场进行布局。过去讲中国是世界工厂,将来世界各地都会有我们中国的工厂。
当然,我们更不能忽略本土市场。这次疫情中,我们国内一直在拉动内需、拉动居民消费。在中国14亿人的大市场中,有4亿多人是中产阶层,消费能力很强,如果再继续扩大内需和居民消费,这样的市场将奇大无比。所以,中国的企业一方面要做好全球布局;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本土市场的开发,形成“两栖”的格局,进可攻,退可守。
我们还要看到,疫情之下,国家对于企业有很多支持政策,包括减费、降税、降息等,这些政策是企业多年来一直期盼的。企业可以借助这些政策调整未来的负债结构、调整杠杆,优化业务结构,使经营进入良性循环。
业务结构上调整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开这个峰会大家所感受到的网络、线上的普及,我们叫做工业第四次革命,即数字化革命。这次疫情中,数字化革命突然就普及了。现在大家都在做这样的线上会议、教学,很多企业也开展了云上供应链、产业链服务。
除此之外,数字化在工业互联和制造业的智能化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今年年初,我去了工业富联,就是富士康,看了它在深圳的“熄灯工厂”。这所工厂过去一个车间需要318个人,现在是“熄灯”的,大家打着手电在里面巡检,只要30个人就够了。我们以前总是因为担忧人工成本的提高而把工厂迁来迁去,从日本迁到台湾,从台湾迁到东莞、昆山,再从东莞、昆山迁到成都,迁到河南,再从中国迁往印度、越南等。但是现在智能化改变了随着人工成本提高带来工业迁徙的局面,不光像富士康这样的IT企业,包括中国建材的水泥厂也是这样。过去,一个日产5000吨的水泥厂需要200到300人,但现在智能化以后,一条生产线只用50个人,是过去的六分之一。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大大降低了!
2
-THE SECOND-
用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困难的时候也是改革的好时机,也只有通过改革,增加企业活力,才能渡过难关,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说到改革,大家自然就想起了国企改革。实际上,不光国企要改革,民企也要改革。前不久出台的中央支持民企28条中,在14条里专门讲到了民企也要改革,改革方向就是治理结构规范化。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市场化,民企改革方向是治理规范化。我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会长,不仅研究国企改革,也研究民企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形成初步方案,目前正在履行审批程序。国务院国资委最近布置了关于改革的七项任务,其中有一项我很重视,就是关于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我觉得,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共同的问题就是机制。
什么叫机制?某种角度说,机制就是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企业效益好了,其经营者、骨干、员工的利益能不能跟得上去?这之间有没有相关的关系?有关系就是有机制,没有关系就是没有机制。
其实,国企改革从第一天就围绕着机制问题开始,到今天40年过去了,还是在改这个机制。当然,这次机制改革和40年前的机制改革有所不同:那个时候是三项制度改革,就是劳动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改革,解决的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就是“铁饭碗”“大锅饭”的问题;现在的机制改革,解决的是人力资本如何参与企业财富分配问题,因为现在到了科技时代,企业不能只看到厂房、土地、资金,还应该看到人,看到人的经验、技术、智慧,而这些都应该参与分配。
当然,这不仅是国有企业,民企也一样。民企具备这个机制的先天条件,但不见得每一个民企的机制都做得很好。像华为的机制就很好,叫“财散人聚”。即使今天华为有这么大的压力,但还是众志成城,一路前行,其中除了有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精神外,还得益于它有一个非常好的机制。所以我想,机制改革也是这次改革的重头戏,如果企业有好的机制、好的带头人,企业就能够有强大的活力。
讲到好的带头人,其实就是企业家精神的问题,这也是改革中要特别关注的。在这次抗“疫”过程中,企业家精神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党和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第二点是我们的企业家精神。我们的企业家精神有两个特别的地方:一个是特别能战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第二个是家国情怀、实业救国、企业报国。所以,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有好的机制;另一方面要保护企业家精神。
最近,一个改革案例引起了我的思考和兴趣,这就是徐工。大家都知道“徐工徐工,祝您成功”这个广告词。最近,它们在搞混合所有制改革,把机制引入了企业,同时也保护了企业家精神,我觉得这个改革非常好。我们经常说要搞混改,混改不是为了混而混,而是为改而混,如果混合所有制没有改进什么东西,没有把机制引入到企业里来,其混合也没太多的意义。所以,混合所有制改革要立足于改革,立足于机制的引入,立足于保护企业家精神。企业要有活力,还得靠改革,改革就是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
3
-THE THIRD-
全面提高企业质量
所谓企业质量,主要是治理质量和运营质量。这次疫情中,质量好的公司往往抗压力、应变力和复原力都很强。所以,我们下一步要紧紧围绕企业如何提高质量做探讨。由于时间关系,我下面主要聚焦于企业治理质量来谈。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会长,我还想着重跟大家说一下上市公司提高质量的情况。这几天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资本市场。如何搞好我们的资本市场?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虽然我们的经济基本面受到了疫情冲击,但我们国家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从长期来看还是向好的。
第二,这几年,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的市场化、法制化方面的监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在论坛里都讲到了,新《证券法》出台,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一条市场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第三,要有好的上市公司,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因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只有上市公司质量好了,才可能有良性的资本市场。
第四,资本市场是靠大家共同谋求合力的,光有上市公司也不行,必须有投资人共同努力,也包括我们媒体正确引导。
到今年,中国上市公司正好三十年,是而立之年。这三十年里,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稚到逐渐成熟,历经了许多风风雨雨,也在日趋成熟。现在,沪深两市境内上市公司一共有3850家,市值大约是59万亿元,占整个GDP比例接近60%。中国500强里上市公司占70%。上市公司总利润占整个企业利润的40%,创造的税收占整个企业税收的30%。总体上来看,我们的上市公司还是优等生,是国家经济的压舱石。
从2019年的年报看,无论是上交所还是深交所的情况,去年我们上市公司的收入同比增加8.6%,利润同比增加6.4%。大家知道,我们去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前一阶段去杠杆对上市公司影响也很大,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是很不容易。我看了去年上市公司的分红也很高兴,去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共分红1.36万亿元,占整个上市公司净利润的三分之一,分红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上市公司的收入下滑7.9%,净利润下滑63%,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还是有很强的韧性,恢复得也非常快。
最近我也了解了一些上市公司的情况,4月份基本上恢复,5月份的情况也很好。总的来说,上市公司恢复得非常快,在抗“疫”的过程中确实展现了强大的能力。
在看到上市公司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上市公司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在治理方面,另一个是在运营方面。个别上市公司在治理上还有些问题,比如信息披露不真实、财务造假、幕后交易、操纵股票、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等。在运营方面,个别上市公司也存在盲目扩张、业务分散、不突出主业、大股东高比例质押股票、对外担保、巨额亏损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上市公司治理质量和运营质量问题,所以我们提出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去年5月11日,在上市公司协会的年会上,易会满主席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里对上市公司提出了要求:一是提出“四个敬畏”,要求上市公司董监高要谨记必须敬畏市场、敬畏法制、敬畏专业、敬畏投资者,形成上市公司的原则立场;二是提出了四条底线,要求上市公司有四条底线不得击穿,即不披露虚假信息,不从事内幕交易,不操纵股票价格,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实际上,新的《证券法》,这四条都是进入刑法的。同时,易主席还提出要推动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出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之后,证监会就印发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在信息披露有效性、关键少数勤勉尽责、推进资本市场改革、退市常态化、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提升监管有效性、优化市场生态合力这七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所以,从去年到现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紧紧围绕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一中心开展了多项工作。
今年3月1日,新《证券法》出台。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有时候也经常想,其实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资本市场也丑闻不断,到了2001年前后,世通、安然倒台,同时安达信也倒台,两家上市公司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倒台,这就引出了美国出台《萨班斯法案》,重振美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新《证券法》也是来解决我们资本市场目前所存在问题的。新《证券法》提高了对违规上市公司的惩罚力度,也提高了对中介机构“看门人”违规的惩罚力度。最近,上市公司协会通过线上组织培训,已经培训了一千多名上市公司的相关人员。实际上,从去年5月11日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加大上市公司关键少数人员的培训,做了23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培训,每次培训我都要跟大家讲一讲,我觉得要让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听清楚,知道上市公司的原则、立场和规则,要在规则下合规运营。
总的来说,现在大家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已经形成共识,而且也迈开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步伐,监管层面和上市公司自身也逐步走上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正确道路。所以大家总觉得,虽然有疫情,企业受到不少影响,但是大家对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还是有一定信心的,对于监管的思路充满了信心,对下一步资本市场的春天也充满了期待。
作者简介
宋志平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双料会长”。在40年传奇企业历程中,他从技术员到央企掌门人,数次将身陷绝境的困难企业改造成全球领军者,先后推动8家央企重组,整合上千家民营企业,成功带出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他常年致力于企业经营管理和国企改革创新,出版十多部专著,为业界贡献大量成功企业思想和经验,被誉为中国“企业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