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浙江桐庐县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为契机,严格按照“看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看到了问题而回避问题就是严重错误和失误”的指导原则,并结合“无废城市”创建工作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问题,以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的困难,深入推进存量工业固体废物整治,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一、加快推进石材石粉历史堆场整治,助力传统产业向无废行业转型
石材加工行业一直是桐庐县钟山乡、莪山畲族乡的传统支柱经济产业,共有大小石材加工企业100余家。长期以来,因缺少有效综合利用或规范科学的处置方法,石材加工行业产生的石粉主要采用临时堆放的方式进行暂存,并形成了6个历史堆场,累计堆存石粉约40万立方米,不仅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安全隐患。为科学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桐庐县委托省内权威单位编制了《石材加工行业石粉历史堆场综合整治技术方案》,结合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美丽河湖创建工程等重点工作,以环境治理修复为核心,兼顾消除安全隐患和土地复垦利用工作,最终实现综合治理目的。目前,该项目正在科学有序推进中,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另外,桐庐县以石材石粉历史堆场整治为契机,从源头整治和处置能力提升等方面入手,逐步推进传统的石材加工行业向“无废行业”转型。截至目前,桐庐县已关停淘汰石材加工企业50余家,并建成桐庐强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石材石粉掺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年利用石材石粉10万吨)。
二、科学处置存量飞灰固化块,助推垃圾焚烧行业健康发展
因缺乏规范有效的处置出路,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难问题一直是行业的通病。桐庐县曾经也面临着这个难题,2019年之前,桐庐生活垃圾焚烧厂产生的飞灰经螯和固化后均暂存于垃圾焚烧厂区内,已累计暂存飞灰固化块3.2万吨。存放的飞灰固化块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隐患。
为了妥善解决存量飞灰固化块问题,桐庐县立足美丽生态实际,经充分调研、多方论证,秉持绿色、安全、协调的理念,实施了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项目。目前,3.2万吨存量飞灰固化块全部完成安全填埋处置,填埋场地设置了防渗系统、雨污分流、环境监测等系统,不仅保障了安全,还通过覆土增绿等方式美化了环境,实现“双赢”效果。
同时,为彻底解决我县及杭州市域范围内其他垃圾焚烧企业飞灰出路难问题,保障垃圾焚烧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桐庐县又规划建设了桐庐红狮水泥有限公司15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
三、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历史的问题,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2019年,桐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推进电子器械产业园项目建设期间,发现场地内填埋及堆放有大量造纸废料,主要成分为废纸屑、废塑料等。经开挖清理,预估总量为6万立方米(约3万吨)。因偷倒时间较早,虽经生态环境部门、公安部门多次调查,但仍无法找到责任主体。经仔细研判分析,并积极与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对接、沟通,最终确定了分拣、清运至周边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利用的处置方案。截至2020年6月,历时9个月,所有造纸粉料全部分拣清运完毕,总投资1000余万元,不仅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还充分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
存量工业固体废物整治只是桐庐县在生态环境保护路上的一个缩影,也是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中的一大力作,充分彰显了桐庐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发展与保护两手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奋勇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本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