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3月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短短几年,就以从过去单点作战的独立工厂变成集团化、整体布局的产业园。2019年较成立时的2013年利润总额增长323%。企业面貌、生产效率也大有改观。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是将上海南方打造成行业的标杆、绿色发展的典范,更是让员工在奉献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总裁林国荣向专程来访的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谈及近年来上海南方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时袒露心声。
作为一名“水泥老兵”,林国荣见证了浙江水泥行业的发展和转型,深谙“脏乱差”依然是社会大众想到水泥行业的第一感受,上海南方有责任通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改变现状,并且走上一条高质量的道路。
水泥行业如何转型升级?这是变革之初横亘在林国荣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无论是水泥业内,还是钢铁、煤电等传统产业,都没有一条可循的思路。上海南方对转型升级不断探索,同时也肩负着中国建材和南方水泥对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使命,对于水泥这一上百年的基础产业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而在长兴,上海南方将矿山、熟料、水泥各个生产环节纳入一体化的产业园内,通过现代物流体系,形成集群效应,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引领传统产业升级 将愿景照进现实
2016年8月,在中国建材集团与中国中材集团重组大会暨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的战略愿景被正式提出。“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南方已将愿景变成目标,照进现实。”林国荣感叹。
2019年,在地方政府配套资源、盘活土地的原则指导下,上海南方关停湖州南方、煤山南方合计日产15000吨的熟料产能,外加一条日产3000吨社会熟料生产线,减量置换至槐坎南方建设一条7500t/d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减量置换过程中减少熟料产能50%,对于区域市场去产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体现了上海南方的担当,获得了业内的广泛好评。
新生产线采用国际最领先的技术和装备,更节能、智能、绿色和现代化。建成后,项目的排放指标、能耗指标大幅下降,可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处于先进行列。
“这条生产线全面投产后,全线配置仅60人!”湖州槐坎南方总经理胥坤泉在向中国水泥网介绍即将全面投产的7500t/d熟料智能化生产线时表示,“这条智能化生产线在能耗和排放方面同样优秀:建成后预计熟料标准煤耗<94公斤/吨;熟料综合电耗<42度/吨。而粉尘排放、氮氧化物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则在10mg/Nm3、100mg/Nm3和50mg/Nm3以内。”
于此同时,槐坎南方对原有的2条日产5000吨生产线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加上三线日产7500吨新项目全面投产后,槐坎南方将形成一个2条日产5000吨+1条日产7500吨的大型现代化熟料生产基地。这也是上海南方深入贯彻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划需要,对县域内的所属工厂产能实施减量优化和技术升级,所打造的“两园一带”中重要的一环。另“一园”则是湖州南方物流粉磨产业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槐坎南方的升级改造中。在参观过程中,参观者无不被整洁的设备及环境所惊叹,尤其在水泥厂内最容易藏污纳垢的立磨稀油站和篦冷机等设备点,地面几乎“光可鉴人”,甚至有参观者惊呼:“简直比人家家里还要干净!”在施行超低排放的同时,槐坎南方持续推进现场环境整治,按照南方水泥整洁工厂六星级标准,上海南方打造出了一座座“整洁工厂、绿色工厂”。
2019年槐坎南方入围国家工信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也被评为中国建材“六星企业”。
推动水泥工业的转型升级,仅靠新建高端化生产线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最大挑战还来自于的是老旧生产线的改造升级。
2011年9月,曾经闻名全国的三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长兴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一段老国企焕发新生机的蜕变之路也悄然开启。
与改革开放同龄的长兴南方从1978年建厂至今,伴随着大陆水泥行业整个发展历史成长而来,也都深度参与了每个阶段的发展变革。尤其是2009年进入南方水泥,更是加快了升级的步伐。
在中国建材集团“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国际合作”三大战略指引下,上海南方不断完善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努力创建绿色工厂。拆除长兴南方的原制成、原料车间(包括原料储库、联合储库、水泥磨一二期、原料磨一二期、制成车间办公室、原料车间办公室等)等范围内所有废旧设备及建筑物、构筑物;通过将厂区内石灰石和原煤运输廊道进行优化,砂页岩破碎系统搬迁,新建石膏等混合材堆棚等技改,并再修建厂区花园及水池景观设施,同时治理厂内河道,使河水与水池形成循环水系。
项目投资250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使厂区内物流布局更合理,环境优美,封闭式廊道及堆棚降低扬尘,四周植物绿化,改善工作环境,达到环保排放要求;通过护厂河治理,实现企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美丽工厂。
夜幕降临,经过美化亮化的长兴南方厂区总能吸引周围居民的注意力。据介绍,项目总投资2998.04万元,将长兴南方打造成为内、外部“美化、亮化、绿化”花园式工厂的样板工程。企业俨然已被打造成为一个“远看似公园,近看像花园,细看是乐园”的美丽工厂。
在“长兴南方历史发展陈列馆”,设计者以原有车间的空压机房为背景,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真实记录了长兴南方企业前进的历史足迹,串起了公司发展的历史画卷。
无论是代表业界技术前沿水平技术的槐坎南方,还是重新焕发生机的长兴南方,上海南方结合旗下企业的特色和实际,创新式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对于全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通过建设高标准、智能化新生产线,全面改造升级老生产线,全面建设整洁工厂、绿色工厂,上海南方打造了一个国内“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现代化熟料生产基地。
“三矿整合”让每一块石头价值最大化
为了支持即将投产日产7500吨智能化生产线,上海南方还同步开展配套矿山资源整合工作,通过科学、绿色开采,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在距离“两山”理论发源地不远的长兴,坐落着一家年生产能力2000万吨,浙江省最大的水泥用石灰石生产企业--湖州南方矿业有限公司。近年来,湖州南方矿业紧跟上海南方的步伐,用实际行动,在矿山领域打造“绿水青山”。
作为背后的“功臣”,由于地理位置和技术水平、成本的限制,矿山的治理和绿色升级一直被不少水泥企业所忽视的,这一短板始终是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更有行业专家曾表示,水泥行业矿山治理的缺位是超乎想象的,如果不及时给予重视,水泥行业将被扼住发展的喉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结合当地有关部门的政策下,湖州南方矿业早做打算、早行动,通盘考虑,对下辖矿山进行绿色升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未来智能矿山夯下坚实基础。在众多矿山升级中,以“三矿整合”为代表的作用最为明显。
“我们将公司所属大煤山矿、老虎塘矿、凉帽山矿三座矿山以及周边毗邻区域水泥用石灰岩资源进行整合,将三个独立的采矿权整合为一个采矿权。相应的扩大了开采面积、降低开采标高,新增资源量,提高开采规模。最为关键的是此举有利于我们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让每一块石头价值最大化。”湖州南方矿业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通过三矿资源整合,湖州南方矿业可新增石灰石资源1.4亿吨(含船茅芥矿置换0.2亿吨),加上三矿内南方矿业现有的资源量1亿吨,该区域内南方矿业石灰石总资源量可达到2.4亿吨。上述负责人表示:“三矿资源整合为长兴区域内南方企业生产所需石灰石资源的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在开采方式上,湖州南方矿业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穿孔、爆破、铲装、破碎、运皮带输一体化,采用澳瑞凯高精度非电雷管“逐孔起爆法”,有效降低各种能耗,减少安全隐患。加大资金购置、改造防尘安全设备,并严格按照铲、装、运等过程的清洁要求,矿区废水处理实现零排放,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湖州南方矿业2019年投入近千万元对大煤山矿进行美丽矿山建设。资料显示,大煤山矿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凉帽山矿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老虎塘矿、狮子山矿被评为“省级绿色矿山”,湖州南方矿业下属所有矿山都通过了湖州市绿色矿山考核。
此外,上海南方将原湖州南方年产200万吨、煤山南方年产160万吨产能的水泥粉磨生产线搬迁至兴浦南方,并配套全国最长的“全电物流”输送带、全省内河最大散货环保型码头,打造现代化水泥粉磨物流综合产业园。作为“两园一带”中重要一环,湖州南方物流码头与南方水泥海盐秦山粉磨基地呼应联动,实现海河联运--集内河、外海运输为一体,可覆盖整个沿海市场。目前秦山项目一期于2018年投运,通过采用先进生产设备与智能化管理模式,吨产品运输成本降低30元,人均劳动生产率8万吨/年。
项目二期建成后,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千万吨级水泥基地将在海盐秦山诞生。
创新“空水联运” 水泥熟料“天上走”
在被誉为“中国小莱茵河”长湖申航道起点--长兴小浦镇,一条长达22公里的“空中运输走廊”穿过群山、航道与水运码头无缝衔接,将熟料输送到小浦境内码头中转,实现“空水联运”,彻底改写了熟料靠传统货车运输的历史。
“空中运输走廊”自2018年8月运行以来便受到了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并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绿色示范项目。水泥熟料“天上走”也为同样受交通困扰的行业同仁提供了解决方案。
“空中运输走廊”所在地长兴位于浙江省的最北边,东接太湖,西北与江苏、安徽两省都有交界。近年来,长兴水泥产业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南方水泥为核心的水泥产业集群,每年有1000多万吨的水泥熟料要往外头运。
一直以来负责熟料运输的湖州南方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在“空中运输走廊”建成之前每年1000多万吨熟料只能依靠传统的公里运输。“每日大量重型卡车来往让当地群众叫苦不迭,安全风险始终很高扬尘、噪音、尾气也遭到诟病。另一方面,公路运输成本逐年走高,载货量有限。”
目前这条延绵22公里的“空中运输走廊”是世界上最长的全封闭长胶带输送系统,通过它每年可运输熟料1200万吨,减少运输车辆往返约100万车次,节约燃油2026吨,减少尾气排放14278吨,运输降低成本50%以上。全程用电,“零排放”运输,该项目也是全国首个“全电物流”模式。项目总投资达8.5亿元。
未来,湖州南方物流还将“空中运输走廊”往广德县境内延伸。项目建成后,全长将达40公里,每天可减少汽车运输1200车次,在兼顾投资效益的同时,有效解决广德县境内祖独线、青牛线,长兴县境内青煤线、煤槐线的交通等问题。
作为“空水联运”的另外一环,码头建设方面,湖州南方物流通过全面关停淘汰长湖申沿线煤炭、熟料个体小码头,利用原先拆除淘汰码头岸线资源,规划建成全省内河最大散货环保型码头,与粉磨基地形成水运物流配套。
湖州市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继‘河海联运’之后的一种全新运输模式‘空水联运’,将有效提升湖州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率,同时促进湖州内河水运转型发展。”
上海南方依靠皮带廊围绕物流基地和矿山集群,与水泥连成一个整体,一座年产能达1600万吨,资源配套、布局合理,工艺技术装备先进和环保标准世界一流的大型现代化水泥综合生产基地将全面落成。
通过一次次的改变和创新,上海南方正在颠覆社会大众对于水泥等传统行业的刻板影响,也在用不断提升的综合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回应当初并不看好联合重组的怀疑。同时,上海南方借助宏观经济持续改善的东风,与其他市场主体共同营造有序的行业环境,彻底扭转了市场恶性竞争与企业效益低下的不利局面。
在采访的最后,林国荣告诉中国水泥网,上海南方将努力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系统的优化升级,包括水泥业务优化升级、商混、骨料业务布局优化以及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构成一体化发展“4+2+1”的全新布局。
“未来上海南方将在各方面达到世界一流,,全面打造整洁工厂、绿色工厂、美丽工厂,让我们的员工在花园中上班,在奉献当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据介绍,2019年较2013年上海南方成立之初,职工总人数减少51%,水泥和商混人均劳动生产率分别增长83%和126%,人均薪酬增长91%和88%。2019年上海南方人均销量达到8500吨,三年内将突破1万吨。
在长兴,上海南方绘制的“两园一带”绿色发展蓝图已经徐徐打开,引领行业探索传统产业升级的步伐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