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日前发布研报称,受逆周期调节与高节奏赶工影响,2020年全年水泥需求有望增加5%,行业盈利有望实现温和增长。
中金公司认为,1至2月内需、外需经济指标均显著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中金宏观组预期,工业生产3月底或可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0%左右。在外需方面,2月下旬以来,疫情在海外加快扩散,外需可能突然锐减。
中金公司认为,国内可能会更加积极地支持“纯内需”板块,如房地产产业链、部分新基建及消费等。
中国银河证券2月29日发布的研报预计,一季度GDP增长约为4.0%,2019年同期,这一数据为6.4%。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是逆周期调控的主要手段。政府专项债券加速发行,已释放出强烈信号。专项债券是地方政府为了兴建某专项工程而发行的债券。
据广发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刘郁团队统计,2020年前两个月,政府共发行新增专项债券9497.9亿元,占1.29万亿元提前下达额度的73.6%。2019年同期只完成提前下达额度的38%。这表明2020年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加速。
从投向领域看,2020年发行的新增专项债主要投向城乡、市政、产业园区、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据刘郁团队统计,1月发行的专项债中,4535亿元投向基建,占比约63%;2月这一比例提高至77%,对应规模为1815亿元。(详见财新网报道“前两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近万亿元 三分之二投向基建”)
基建投资加码将提高水泥需求。华西证券3月2日发布的研报称,18个省份公布了2020年交通基建投资计划,累计计划投资额为17575亿元,同比增长11.6%。
在供给方面,中金公司认为,受疫情影响,水泥产能置换项目工期或出现延后。
在业内,产能置换被认为是复活僵尸产能的主要手段。产能置换是指,在国内去产能背景下,水泥企业要想新建一个固定产能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就必须关停一个不小于该固定产能的生产线。水泥企业还可以跨省置换,即在一个省份关停生产线,在另一个省份新建生产线。
目前受产能置换影响较大的地区多集中于广西、贵州等地。这些地区新增供给会有所减少。
在价格方面,大企业集中度提升,有利于企业实施区域协同,稳定水泥价格。华西证券3月2日发布的研报称,目前水泥行业规模排名前十企业的集中度达到了56%,大于此前的基建周期。在2008年、2014年两个基建周期期间,这一指标分别为44.3%、52.8%。区域协同是指大企业间,通过共同提价的方式,维持行业利润。区域协同的前提是,行业必须具备较高的集中度。
在国内水泥价格最高的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前五企业集中度达到80%。中金公司称,华东地区大企业协同基础较为坚实,经受了近几年水泥淡季价格波动的考验。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2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国内水泥产量为23.3亿吨,同比增长6.1%;水泥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为1.01万亿、18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