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联合中国水泥网于7月下旬对全国六大区共计219家水泥生产、贸易企业及下游施工单位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随着疫情好转、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推动落地,近期下游水泥需求从低位有所恢复,三成水泥企业发运率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但多数调查企业对下半年传统基建行业需求信心不足,希望政策加大力度提振需求、尽快促投资形成实物工作量,此外行业成本上行、资金周转速度慢等问题也比较突出,需提升行业运转效率、提高行业运行质量。
一、上半年水泥需求偏弱,近期部分企业出货有所恢复
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受房地产需求下滑、疫情对施工进度形成扰动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水泥需求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随着疫情好转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推动落实,近期水泥需求从低位恢复,有部分水泥生产企业发运率已恢复至往年水平。
上半年水泥需求量降幅较大。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约90%水泥生产企业和75%的贸易商上半年水泥及熟料销量、贸易量较去年同期下降,其中,一半以上的水泥生产企业、贸易企业同比降幅在20个百分点及以上。下游施工单位中,约65%的企业上半年完成施工产值同比下降,约45%的企业上半年完成施工产值同比降幅在20个百分点及以上;54%的施工单位认为今年上半年施工进展远不及预定计划,29%的施工单位认为施工进展略低于预定计划。
上半年水泥库容比处于高位运行。从对水泥生产企业调查数据看,近60%的水泥生产企业在上半年库存较高,61%的企业在5、6月份面临高库位的问题,90%的企业中高库位(库容比高于50%)至少持续了两个月,部分企业上半年长期处于高库位运行。
近期约三成水泥生产企业发运率已从低位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及以上。上半年水泥发运率持续低位运行。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数据,上半年全国水泥日均发运率不到35%,低于去年同期超过25个百分点。按往年经验,7月全国日均水泥发运率一般在70%左右。问卷调查当周,有24%的水泥生产企业水泥发运率高于70%,约7%的企业水泥发运率高于90%(为旺季水平);和去年同期相比,23%的企业反映水泥发运率已与去年同期持平,约10%企业水泥发运率同比增长。
二、企业期待政策进一步发力,市场信心亟待提升
从调查问卷统计情况看,调查企业对市场总体信心整体偏弱,行业资金周转效率低、成本高增也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信心整体偏弱
大部分调查对象对今年下半年水泥及项目施工需求信心偏弱。8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今年下半年行业需求弱于去年同期,其中,有58%的企业认为下半年行业需求将较大幅度弱于去年同期。
图1调查对象对下半年行业需求预期偏弱
市场主体期盼政策进一步发力。水泥的需求强弱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物工作量大小的直接反映指标之一,从调查数据看,81%的企业认为“没有感觉到政策作用,水泥需求/开施工情况变动不大”或“政策发力不足,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图2被调查企业期待政策进一步发力
(二)行业运行存多项痛点堵点问题
企业账期延长、资金周转效率低。调查显示,65%的水泥贸易商存在账期延长,资金链条紧张的问题,64%施工单位存在工程进度款项到位较慢,资金周转速度慢的问题。贸易商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有所延长,近70%的贸易商反映今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去年同期延长,其中31%的企业回款周期延长3个月及以上。
工程进度款项支付比例还有待提升。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过低将增加企业资金压力、不利于建设市场秩序、不利于保障农民工权益。按现行规定,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应不低于已完成工程价款的60%、不高于已完成工程价款的90%,自2022年8月1日起,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建设工程进度款支付应不低于已完成工程价款的80%。但调查显示支付比例还有待提升,68%的施工单位工程进度款项支付比例小于60%,支付比例在80%以上的企业不到10%。
生产成本上行。煤炭是水泥主要生产原料之一,由于煤炭价格同比上涨较多,水泥生产成本提升,据调查,近90%的水泥生产企业反映原材料成本压力较大;此外,54%的施工企业反映建安成本等生产成本增长较多,31%的贸易企业反映融资成本上行。
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反映当前水泥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在水泥“短腿”运输的特性下,存在区域垄断问题;疫情也对物流效率形成拖累;项目审批中存在流程复杂流程长等问题。
三、多措并举稳信心促发展
此次调查共收到70余条建议,被调查企业多期盼基建投资尽快尽多形成实物工作量,期盼稳住房地产行业,并希望进一步提高行业运转效率、提升行业运行质量。
(一)促投资形成实物工作量,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调查企业多建议加快基建项目开工落地并形成实物工作量,增强政策对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尽快稳定房地产市场需求,从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提振发展信心。一是加快推进基建项目开工落地。当前,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储备较为充足,截至6月底,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3.41万亿元,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共支持超过2.38万个项目,推动基建项目尽快开工落地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应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生产安全同时,加快各部门间运转效率,着力破解要素保障、审批办理等问题,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是用好用足现有财政金融工具。利用好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解决项目资本金到位难问题;除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外,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基建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三是多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对于问题楼盘,各地应深入摸排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回购地块、成立纾困基金、第三方房企开发代建等方式归类施策,确保“保交楼”“稳民生”;压实监管责任,加强对预售资金监管,确保房企预售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建设,保障工程款按期支付。
(二)稳成本畅资金流通,提升行业运转效率
降本增效是企业主要诉求。一是稳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煤炭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之一,稳煤价就是稳成本。应加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提升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加强煤炭市场价格监测监管力度,将煤炭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二是提升资金运转效率。压实做好有关文件要求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建设工程进度款支付应不低于已完成工程价款的80%”的落实工作,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减轻建筑单位资金压力,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引导商业银行灵活处理企业因疫情导致的逾期、额外息费问题。
(三)严监管强自律调结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对区域垄断等强监管。由于水泥“难储存、运距短”的特点,容易形成区域内垄断,应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严厉打击低价倾销和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协会要做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宣贯工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倡导行业企业做好常态化错峰生产,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快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推进绿色化发展。要严格执行水泥产能减量置换政策,坚决遏制违规新增产能,继续推进过剩和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同时贯彻绿色发展要求,推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