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支持水泥等行业产能置换

2019-06-06 09:43:45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主动补短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加速去库存去杠杆、打好绿色发展“三张牌”……近年来,云南省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传统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重点产业蓬勃发展,为向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工业经济运行实现了高开稳走。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主动补短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加速去库存去杠杆、打好绿色发展“三张牌”……近年来,云南省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传统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重点产业蓬勃发展,为向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工业经济运行实现了高开稳走。

  打造“三张牌”击出“组合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纷纷站在全球视野,全新布局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谋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年初,云南省把目标瞄准世界一流,提出了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的“三张牌”,吹响了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发展的号角。

  “三张牌”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本质特征是让“绿色”成为云南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色。

  一年多以来,云南省围绕“三张牌”,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迭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个个项目相继落地,新动能培育持续加快。云南省工信厅介绍,今年一季度,云南“三张牌”项目149个,总投资680.1亿元,各类项目有序有力推进。其中,食品类70个项目一季度投资完成年度计划的22.8%。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注入发展“新动能”

  长期以来,云南省工业主要依靠有色金属、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支撑,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等产业发展不足,重化工业产业链条短,高端产品不多。

  同时,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近年来,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产能扩张较快,新建项目多为低水平重复投资,产品处于价值链末端,受国际国内市场波动影响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增加工业发展“引擎”。2017年4月,云南省政府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6-2020年)》,提出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激发工业增长新动力。

  云南省围绕各个传统优势产业分别制定了转型措施,明确了升级办法。

  有色金属产业,巩固发展铜产业,提升发展铅锌产业,优化发展锡产业,延伸下游产业链,重点开发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新材料,促进基础原材料向高端新材料升级换代,加速打造成为国内重要、国际知名的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化工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构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磷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生物能源化工有机结合的发展体系。

  钢铁建材产业,严禁新增生铁、粗钢等初级产品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钢材产品精深加工,巩固提升高强度建筑用钢,延伸完善钢铁产业链。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引导开发高性能水泥制品以及无公害的新型绿色建材。

  云南省工信厅介绍,云南省还分类施策去产能,支持钢铁、水泥等行业企业产能置换,2018年淘汰炼铁落后产能107万吨、炼钢350万吨,退出煤矿产能1466万吨。

  两年来,随着各项政策有力实施,转型升级步伐坚实有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潜力进一步激发出来,动力进一步增强。

  技术改造、产品升级、链条延伸、模式转换,效果逐渐显现。云南省统计局介绍,2018年云南省工业投资增长11.3%,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4.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换投资趋向明显,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14.3%。其中,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6.4%,以转型升级改造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投资增长13.2%。

  今年前4月,云南采矿业同比增长12%,制造业增长1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1.4%。

  新兴重点产业蓬勃发展  形成增长“新引擎”

  新兴重点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随着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全球工业发展模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云南拥有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把握好机遇,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以此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发展。

  云南省提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物流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与消费品加工制造业等8大重点产业。

  云南省政府有关领导介绍,云南省把省级财政扶持产业发展50%左右的存量资金,以及全部新增投入部分,集中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按照“一个产业、一支基金”的思路,分别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产业集中投入。

  围绕新兴重点产业,云南省从多方面发力,建立投资机制、优化项目资金管理、促进工业园区提档升级、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逐个产业画出“施工图”,制定“时间表”,明确“责任状”。

  新兴重点产业从一开始就走中高端路线。目前,新兴重点产业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作用已然显现。

  云南省统计局介绍,2018年云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增速全国第2位。今年前4月云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增速全国第1位。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和依然较多的不利因素,云南省政府有关领导表示,云南将盯紧电力、有色、钢铁、水泥、煤炭等传统产业,持续推进新兴重点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千亿元级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据中国水泥网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今全国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44条,总计熟料年产能6370.1万吨(另有600万吨水泥年产能)。

2019-08-25 14:53:37

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将与错峰生产、限产以及行业自律有机结合。在行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前提下,2018年全行业利润达到1546亿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2012年行业利润只有330亿元。

2019-07-26 09:22:01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水泥市场需求与去年情况相当,在高价维稳的行情下,预计全年行业盈利有望优于去年创下的历史最好水平。不过,随着一些地区僵尸产能变相复产,近两年行业总体产能确有增加迹象,或对明后年市场形成冲击。

2019-06-29 09:31:41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主动补短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加速去库存去杠杆、打好绿色发展“三张牌”……近年来,云南省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传统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重点产业蓬勃发展,为向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工业经济运行实现了高开稳走。

2019-06-06 09:43:45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主动补短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加速去库存去杠杆、打好绿色发展“三张牌”……近年来,云南省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传统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重点产业蓬勃发展,为向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工业经济运行实现了高开稳走。

2019-06-05 11:09:33

日前,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19年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方向)拟安排计划公示》,拟对德宏奥环水泥有限公司、宜良盘江水泥有限公司、云南壮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因去产能予以奖励共计1284万元。四家水泥企业淘汰产能共计256.8万吨。

2019-05-06 09:58:14

水泥行业,宜良盘江水泥有限公司35万吨产能、云南远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产能、罗平县玉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产能、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45万吨产能、勐腊县勐远大展水泥有限公司40万吨产能,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30万吨产能,总计240万吨产能被淘汰。

2019-03-30 18:59:13

2018年,水泥行业效益超历史水平,然而这样的局面能否持续,下一步该如何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应该怎么走,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2019-03-11 16:23:27

1月25日下午,云南省芒市委政府在正式启动德宏奥环水泥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破坏性拆除工作,困扰芒市城区多年的水泥粉尘污染将得到有效解决。

2019-01-27 12:24:16

《通知》表示加大过剩产能压减力度,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办法。科学制定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差别化管理,并将错峰生产方案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加强错峰生产督导检查,严防错峰生产“一刀切”和扩大范围情况的发生。

2018-07-25 20:40:33

为了更好地化解水泥熟料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且保持《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产业〔2015〕127号)政策的连续性,工信部于今年1月公开发布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2018-07-19 10:24:58

自产能置换新规出台之后,水泥行业好像变得更为“活跃”,即新建的更多且更快了,而淘汰落后也更快了。

2018-05-10 15:23:36

云南省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云南省将继续化解产能过剩不松懈,严禁新增水泥熟料产能,对未开展产能置换的水泥熟料项目,一律停止建设。

2018-04-07 10:26:39

中国建材集团今后的目标,是要按照中央和国资委的要求,打造百年老店,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技术一流、效益一流、管理一流、竞争力一流,确保实现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实现从大到伟大、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2018-03-14 10:12:00

云南省工信委发布了《云南省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7年9月6日至9月16日。

2017-09-07 10:54:57

云南红河州质监局组织全州13县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开展水泥生产企业排查整治工作,通过3项措施,确保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取得实效。

2017-08-04 09:03:59

《关于严格落实产能置换着力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云南省水泥熟料去产能1000万吨以上,全省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2017-05-18 08:53:33

云南省委办公厅日前公布《关于严格落实产能置换着力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水泥熟料去产能1000万吨以上,全省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布局更加合理,局部地区有效供给能力增加,在建项目得到妥善处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2017-05-08 09:36:17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严格落实产能置换着力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2020年底前,全省严禁建设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项目。对于自愿退出落后产能的,2017年底前淘汰的每吨奖励10元,2018年起淘汰的不予奖励。

2017-04-27 13:43:49

从云南省工信委了解到,同期,云南省水泥行业的产量效益显着提升,水泥产量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发展质量逐步向好,水泥价格恢复到合理区间。

2017-03-17 09:19:08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严禁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有序调节供给能力,促进兼并重组和技术提升,水泥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成效明显。

2017-03-01 09:29:48

多年来,政府层面数度发文要求水泥去产能,然而产能越去越多。随着水泥企业的狂飙突进,目前全国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仅剩60%。水泥产能已到非去不可的边缘。

2016-09-25 08:51:45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在《中国水泥协会七届五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中介绍了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水泥行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根据《报告》内容,2015年全国水泥行业盈利困难,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2016年水泥需求表现虽呈弱势复苏态势,但需求增长乏力依旧是当前和今后长期的市场特点。

2016-09-10 10:25:08

日前,记者带着满心的困惑和忧虑,驱车赴形势最为严峻的鄂西片区,采访了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华新水泥副总裁袁德足。

2016-09-07 10:28:23

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出台水泥去产能政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出台水泥去产能政策,包括《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等。其中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河北省等水泥大省在水泥方面去产能力度较大。

2016-08-24 14:08:08

水泥市场的低迷和回升是经济环境的反映,也是行业理性回归的表现。在十三五期间,无论市场如何起伏动荡,都应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心态,做好市场协同工作,保持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2016-08-22 10:23:29

2015年,云南水泥产业占建材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76%下降到2015年的62.5%,而水泥制品、商品混凝土、建筑石材、新型墙材、玻璃及技术玻璃制造、建筑卫生陶瓷等其他建材产业占建材工业比重稳步提高,以水泥为主“一业独大”的建材工业局面得到改善。

2016-08-12 08:28:15

日前,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云南省水泥协会组织省内部分水泥企业召开座谈会,围绕云南省建材工业目前面临的产能全面过剩形势进行专题研讨,对全省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如何“去产能”制定“时间表”:到2020年,云南水泥行业总产能将保持在8600万吨左右。目前,《方案》已在网上公示,收集行业和社会的各种意见。

2016-08-08 08:53:52

近日,针对水泥行业“去产能”问题,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接受了第一财经《北京智库》栏目专访,深入解析了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实施化解产能过剩的方法及建议。

2016-01-29 11:04:26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