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钢铁行业实施超低排放给水泥的启发

2019-04-30 10:55:07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在去年6月国务院下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作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有5项工作,其中一项是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内容有,严厉打击违法排污,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针对过去工业企业污染管控薄弱环节,如无组织排放、VOCs治理等,强化全过程管控,推进治污设施升级改造。针对污染排放量较大的钢铁等行业,推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行动计划》将超低排放实施范围从火电扩大到污染排放量较大的钢铁等行业。

  《行动计划》虽只点名的是钢铁行业,但有了等行业,水泥行业也许该自觉对号入座了。当前,业内超低排放也是风生水起,少数水泥企业已宣称取得成功。一些省区也提出了对水泥行业超低排放要求,并对熟料生产线烟气氮氧化物已稳定实现超低排放,或承担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危险废物或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任务的在执行秋冬季错峰生产计划时,或者在重污染天气应急中,免予执行停产限产等管控措施。

  一豁免,于是业内不同的声音出现了。即使采取所谓的“超低排放”标准来鼓励企业可以不执行错峰生产政策的做法也是不可取。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意见》指出,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基本原则第一条是,坚持统筹协调,系统提升。树立行业绿色发展新标尺,采取综合措施,通过“超低改造一批、达标治理一批、淘汰落后一批”,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实施差别化环保政策,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三条是,坚持分类管理,综合施策。根据行业排放特征,对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大宗物料产品运输,分门别类提出指标限值和管控措施;综合采取税收、财政、价格、金融、环保等政策,多措并举推动实施。

  《意见》明确,钢铁企业达标排放是法定责任,超低排放是鼓励导向,对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有哪些政策支持呢?力度有多大呢?共有五项措施。第一项是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有关税法,对符合超低排放条件的钢铁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待遇。第二项是给予奖励和信贷融资支持。其中有,企业通过超低排放改造形成的富余排污权,可用于市场交易。第五项是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其中第三、四项提出了差别化政策,全文列下:(三)实施差别化电价政策。严格落实钢铁行业差别化电价政策。对逾期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省级政府可在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或交易电价基础上实行加价政策。有条件的地区应研究建立基于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绩效的差别化电价政策,推动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四)实行差别化环保管理政策。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对钢铁企业实施差别化应急减排措施。其中,橙色及以上预警期间,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烧结、球团、炼焦、石灰窑等高排放工序应采取停限产措施。重点区域内要进一步强化差别化管理,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在黄色预警期间,烧结、球团、石灰窑等高排放工序限产一半;在橙色及以上预警期间,烧结、球团、石灰窑等高排放工序全部停产,炼焦工序延长出焦时间,不可豁免。当预测到月度有3次及以上橙色或红色重污染天气过程时,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实行月度停产。

  梳理一下,超低排放是鼓励导向,与达标排放的差别是在橙色及以上预警期间,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高排放工序应采取停限产措施。重点区域内要进一步强化差别化管理,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在黄色预警期间,高排放工序限产一半;在橙色及以上预警期间,高排放工序全部停产,不可豁免。当预测到月度有3次及以上橙色或红色重污染天气过程时,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实行月度停产。

  原材料钢铁“老大”超低排放差别化管理政策出台,对未完成超低排放的划出了停限产杠杠。水泥“老弟”从中也应悟出些道道吧,对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生产线实行停限产难道还不可取吗?
      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5月30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2019中国水泥行业超洁净排放技术交流大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有近60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发展态势。

2019-06-04 13:43:30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2019-04-30 10:55:07

据会上消息,唐山市水泥企业需要在今年9月底前将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控制到不高于10mg/m3、30mg/m3、50mg/m3(应是指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下同)。对氮氧化物控制更是大大超低了一把。

2019-03-21 15:31:16

既然如此,点火的水泥熟料生产线还没有领到污染物排放“粮票”,那点啥火啊!难道就为了图个水泥熟料生产线在2018年年底前终于建成点火了的面子!没有排放许可的“粮票”,点火本就不该,点火之后的下一步呢?立马熄火?

2019-01-09 14:18:39

早在2012年年初,杭州市计划对水泥生产线实施氮氧化物150毫克/每立方米治理工程,而当时执行的国家标准排放限值为800。一经提出,业内倒彩声一片!尽管市财政对治理企业有补助措施,终究因各种内外部原因,结果是1条样板线都没建成,计划夭折。可以说,这是水泥第一次冲击超低排放,以失败告终。

2018-12-13 13:16:36

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要求,重点区域实施秋冬季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各地针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制定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差别化管理。在2018-2019年秋冬季各地错峰生产方案中,“差别化”成了热门话题。

2018-12-07 11:52:18

用所谓硬对硬的以“暴”制“暴”的“江湖”做法,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媒体对此种不符合法治社会要求的做法采取“听任”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2018-11-20 11:40:12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已深入人心。行动计划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推动实施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本来超低排放放在推动的位置,即不是强制执行,达标排放了确实是合法合规了。

2018-10-23 13:32:43

自2015年11月工信部和原环保部下发《关于在北方采暖区全面试行冬季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至今已有3个年头了。《通知》称,北方地区采暖期若继续生产水泥熟料,水泥窑炉和采暖锅炉排放叠加,势必增大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发生机率。

2018-10-10 09:06:06

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清废行动2018’第一批部级挂牌督办问题整改情况”。涉及29个一般工业固废非法倾倒、堆存问题。其中,湖北省7个、贵州省4个、江苏省4个、云南省3个、上海市3个、四川省2个、安徽省2个、浙江省1个、湖南省1个、江西省1个、重庆市1个。经现场核实,这些问题已经按照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要求完成了整改。

2018-08-01 10:30:15

为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本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8-07-04 11:45:34

从已公布水泥产能置换项目有1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涉及7个省区11家企业,置换后产能接近2000万吨。新《实施办法》正在发挥作用。不过,所公布的部分项目倒有据称为在新政前已获地方主管部门认可的但未公告过产能置换方案项目。

2018-05-10 10:11:55

对于努力治理污染的企业,国家以及各地政府给的“红包”越来越多。

2018-01-04 11:15:04

上月14日,江苏省环保厅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开展全省非电行业氮氧化物深度减排的通知》文件(苏环办〔2017〕128号)。文件指出,围绕执行更加严格环保标准,全面补强生态环境短板,在非电行业实现达标排放基础上,进一步控制钢铁、水泥、焦化、玻璃等行业氮氧化物排放,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削减,促进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2017-07-05 14:05:57

错峰生产“常态化”,事实上不从根本上改善供求关系,一刀切,齐步走,何时才能淘汰落后产能?何时才能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能源、资源、市场空间、环境容量,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何时产能利用率才能回到合理区间?

2017-06-26 17:38:20

上周《中国水泥网》有篇题为“水泥行业‘超洁净排放’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文章,文章是采访中材环保董事长的报道。看后对河南省在水泥行业部分水泥生产企业实施“超低排放值”制度的考虑确实具有独占令人羡慕的(本地)优势,不必有所疑虑。

2017-05-24 08:54:36

在水泥以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取代立窑工艺进程中,河南曾被誉为异军突起,一匹黑马。期望在水泥行业治理环境污染中再次异军突起,以“超低排放值”制度引领水泥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换代。

2017-04-22 07:55:51

Recently, the local weather conditions in China are not good, the recovery of market demand is insufficient, the price of concrete is mainly stable, and the local pressure is falling. From September 12 to September 18,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93 points, down 0.21% annually and 10.83%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