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副部长:排污收费远低于环境治理投入费用

2014-04-08 00:21:32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表示,目前全社会每年环保方面的投入大概在6000亿到8000亿元左右的规模。而每年收取的排污费才200多亿元,这是严重不对称,这些费用远远不能弥补污染造成的损失。下一步,要通过征收环境税,增加环境成本,用市场化手段倒逼企业减排,增加环保投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李克强总理表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结合环境保护的相关话题,半月谈记者专访了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

  记者:今年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您是如何理解环境保护领域的简政放权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

  周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进一步下放和取消审批权的同时,还需要政府的管理体制、职能配置和运行方式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此来改变政府管理中的缺位、越位、错位现象。

  比如职能配置,除了环保部,现在能管到水的部门包括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住建部等等,城市的、农村的、海域的、流域的、地上的、地下的等等,不同的水资源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

  多头管理,造成了责任、财政支出等都比较分散。我们应该进一步建立水是一体的,是流动的观念。地下水和地上水都是相通的,海洋和江河的水也是相通的,我们不要人为地分割,人为地把环境要素分配到不同的责任部门,这样反而会造成责任不清。多头管理不利于环境整治,必须尽快改革。

  记者:结合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您觉得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如何保障环境生态建设不走弯路?

  周建:城镇的建设,必须要明确资源使用的天花板、生态功能保障的平衡点和污染承载的警戒线。有的地方搞城镇化,建设用地越来越多,湖泊和湿地越来越少。城市的肾功能被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没有了,文化传承没有了,怎么可能建成生态家园?

  现在一些地方试点的城市环境整体规划,设置了一些诸如人口、能源总量、城市承载力等指标,这些指标要经当地人大审议通过,这样的做法有一定借鉴意义。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的期待,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环境生态建设决不能走弯路。

  记者:您曾经说过,治理雾霾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如何理解?

  周建:现在我们的大气污染复合型污染特征突出。传统煤烟型的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叠加,部分城市不仅PM2.5和PM10超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挥之不去的雾霾告诉我们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环境形势异常严峻,这是因为我们国家以重化工为特点的产业发展模式,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快速增长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来的污染。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巨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其结果是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我认为,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抑制过快增长的机动车污染,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才能彻底改善大气质量。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时不我待的任务。

  对环境问题我们要理性对待。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坚决进行整治,采取更好的方式,更好的技术,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同时制定一些强制性的计划和标准,加快建设一系列的环境工程。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期望马上彻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也和其他领域的建设一样,有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源头治理、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这些原则的?

  周建:这是一种制度化的安排,是一种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定位。比如从源头治理的角度看,工业污染是怎么产生的,就要追溯到源头,追溯到产业结构、技术水准、能源结构,如果把能源结构调整好了,产业结构优化了,技术水准提升了,那么产生的污染就少了。治理水污染,就要从大江大河的源头开始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源头治理的概念,就是要求从发生的进程中,前期就把污染尽量减量化。

  污染责任和损害赔偿,是指不管谁产生了污染,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上游付出了代价保持了水质,下游受益了,那么就要谁受益谁补偿。这是一个经济原则,非常好。责任追究的原则在干部考核制度中也会有所体现。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环境信用体制建设。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环境综合整治的机制,这也是运用好市场力量的机制。

  记者:您曾经表示,现在收取的排污费与环保投入之间严重不对等,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周建:排污收费,是指针对企业排污所收取的费用,现在收取的费用远远低于全社会环境治理投入的费用。据统计,目前全社会每年环保方面的投入大概在6000亿到8000亿元左右的规模。而每年收取的排污费才200多亿元,这是严重不对称,这些费用远远不能弥补污染造成的损失。

  现在全社会的环保投入,一方面是指政府的投入,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另外是企业和社会的投入。但总的来讲,环保投入还是不足。按照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的环保投资应该占产业运营投资的5%到7%,但现在只占2%到3%。

  下一步,要通过征收环境税,增加环境成本,用市场化手段倒逼企业减排,增加环保投入。

  记者:在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方面您有怎样的思考?

  周建:环保部提倡社会参与和政务公开,希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共治。但是目前社会组织发挥的力量还是不够大。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权利,如果受到环境伤害,损害谁来鉴定?法律援助在哪里?我们的社会组织就应该出来提供法律援助和提供专业化的鉴定,但这种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同时也需要让公益组织宣传普及必要的环境基础知识。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监督也是发挥公众的环境参与作用的重要体现。另外还有很多工作,比如环境影响评价,就应该推向社会。

  社会组织经过严格的自治管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一定水准后,是有水平和能力完成这项工作的。而环保系统的有关环境机构就应该逐步退出这个市场,或者它就脱离环保系统,变成完全市场化的组织。

  目前我们编制“十三五”环境规划的思路和原则,就是要尽量去吸收NGO组织,包括媒体来参与“十三五”环境保护思路的讨论,更多吸收公众智慧,反映广大群众的期盼。

  记者:目前农村污染的治理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推进?做好环境综合治理,我们需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周建:农村污染的治理,起步要慢一些,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我们要看到,目前的问题,主要是还没有形成全面推进的态势。现在一些农村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一些地方在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没有把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其中。

  相信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和区域发展、扶贫开发的完善,随着不断加大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整治力度,这方面工作会有很好的进展。

  关于环境的综合治理,我认为,首先是法治的观念必须全面建立起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各个环节必须协同运转和推进。第二是要发挥好经济手段和市场力量的作用。环境成本、污染代价、生态补偿,要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予以体现。第三是要加强政府协同管理,动员每一个人、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全面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环保税最早可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思路,他认为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于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相一致,因此要通过税收来增加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负外部性问题。

2018-02-05 09:51:55

酝酿近十年,环保税立法终于渐行渐近。记者获悉,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有望在8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如果进程顺利,环保税法可望年内出台。

2016-07-12 08:56:24

环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环境保护税法》将在本月进行审议,如果进程顺利,环保税法有望年内出台,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领域“费改税”将以立法形式确认固化,税率有可能根据经济形势再适度调高,税收大头有望留给地方。

2016-06-08 15:02:39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环境保护税法》将在本月进行审议,如果进程顺利,环保税法有望年内出台,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领域“费改税”将以立法形式确认固化,税率有可能根据经济形势再适度调高,税收大头有望留给地方。

2016-06-02 14:03:28

专家称,明年上半年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有望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意味着每年数百亿元规模的环境保护税开征可期。

2015-11-18 09:06:34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的税额标准与现行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基本一致。省级政府可以在规定的税额标准上适当上浮应税污染物的适用税额,并报国务院备案。

2015-06-14 09:00:26

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11日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5)》称,短期来看,征收不同税率的碳税和能源税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进而带来GDP的下降,但这两种税收政策对GDP的损失不会超过0.8%,属于可承受的水平。

2015-06-12 10:25:39

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由财政部、税务总局、环保部三部门联合起草的《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酝酿近十年之久的环保税征收,也将进入倒计时。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稿规定的税额标准与现行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基本一致,但是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惩戒措施。

2015-06-12 09:43:38

2014年以来,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的试点探索在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推动下取得了新的进展。然而,这项政策实施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2015-06-10 10:16:23

今年以来,京津冀空气质量有所改观。好转的背后是协同联动的大气治理工作的全面深入。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的深入,人们有了越来越清醒的共识:治理大气不能只靠战役式突击。同时,一场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战争已经打响。

2015-05-21 10:11:09

环保税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对于学界多年来“千呼万唤”的环保税,专家认为,“环保税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需要综合治理,各部门协调推进”。

2015-04-09 09:28:47

在严峻的空气污染挑战面前,需要再次审视这项法律: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和完善?哪些法律障碍还需要解决? 如何更快地大幅减少污染,换来更清洁的空气?2014年12月22日, 新修订的《大气法》首次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大气法》修订将有望在今年完成。

2015-04-08 10:39:53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表示,国家从2008年开始做了大量研究,从决策层到地方,对环境税的出台有高度共识,环境税正在走立法的过程,目前面临的难点就是税率和征收主导问题。

2015-04-02 09:14:15

多位权威人士在不同场合预测,大气、水和土壤治污的三大战役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从2013年起,“气十条”就已经带来了1.7万亿的投资;即将出台的“水十条”预计将在全国范围拉动2万亿的投资规模;今年年底有望出台的“土十条”则将为土壤修复治理产业吸引约10万亿的投资。密集出台的环保政策及全国铁腕治污的持久战,或将开启一场万亿环保盛宴。

2015-03-13 09:25:28

3月2日消息,知名主持人柴静创造的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火爆整个周末,也带动本周环保股票集体大幅上涨。菲达环保、三维丝等多只环保股票周一涨停。

2015-03-02 11:53:42

近期行业内,仅12月份一个月内就有6次并购发生。综合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兼并重组、股市改革、环境等有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加之12月5日拉法基与豪瑞的对等合并获准。显示水泥行业并购重组的内外部环境更加成熟。不禁心生猜测——2015年是否会成为掀起水泥行业并购重组“大潮”的关键年?

2014-12-17 09:50:29

日前消息称,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已形成环境保护税法草案稿并报送国务院。面对突出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不断地出台各项应对举措,但仍然停留在政策层面,环境保护税如果开征将从法律层面规范企业更加环保。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在开征环保税后,将受到影响。

2014-11-07 09:34:21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6月底前,我国各省(区、市)污水、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将调整,同时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为推动企业排污减排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2014-10-16 14:11:03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表示,目前全社会每年环保方面的投入大概在6000亿到8000亿元左右的规模。而每年收取的排污费才200多亿元,这是严重不对称,这些费用远远不能弥补污染造成的损失。下一步,要通过征收环境税,增加环境成本,用市场化手段倒逼企业减排,增加环保投入。

2014-04-08 00:21:32

记者4月2日从权威渠道获悉,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正加紧推进,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经完成对送审稿的修改。专家表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煤化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在开征环境税后,将受到影响。

2014-04-03 11:26:52

Municip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partments timely publicize and interpr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efficient and ineffective pollution control facilities an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s for enterprises within their jurisdiction, and organize enterprises to complete self-examination by the end of October 2024.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self-examination, enterprises should formulate rectification measures and actively promote rec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