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水泥行业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正确把握形势和统一认识是水泥行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前不久,中央对上半年国民经济指标及经济运行情况予以公布,并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方针。水泥行业对自身的发展、经济运行以及下半年工作重点等问题,也应及时总结与部署,以便统一认识,明确当前的主要任务,使今年的经济指标和各项重点工作完成得更好。
一、当前水泥行业的发展形势与主要问题
1.发展要把握两个标尺
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供需状况的把握程度是衡量行业发展的两个基本标尺。发展的衡量标准是生产力水平进步与提高的程度,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适量过剩引起竞争是健康的,严重过剩造成浪费是不健康的。目前所谓“新的增量”基本上都是雷同的重复建设,只是一种量的增长,而不是质的提高,不是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是传统的、习惯的、以增量为目的的发展方式。
在大家共同努力和监督下,产能严重过剩形势下的新增产能虽然有所减少、还在减少,但仍在不断产生。所谓“有所减少”是指:2012年1~6月新投产66条生产线,新增产能9194万吨,2013年1~6月新投产32条生产线,新增产能4180万吨,同比下降120%。所谓“还在减少”是指:2013年一季度新投产比去年同期下降65%,二季度比去年同期下降55%,今年二季度比一季度下降了一倍。
目前,新增产能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违规建设的,有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的,也有过去核准的项目近期开始建设的。但这些项目的共同点都是加剧产能过剩的产物。从总体上来说,尽管单线规模大小不一,但都是相同技术的重复建设,是导致严重供过于求,加剧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因此,遏制产能新增既是减少资源浪费、又是遏制效益下滑的主要矛盾,必须靠全行业的力量加以遏制。
2.从经营状况看,增量增收不增效
(1)今年上半年水泥产量增加,水泥产量共计10.96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9.67%,说明绝对量还是增加的。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6.58%,但利润总额223.63亿元,比去年同期仅增长0.96%,说明上半年虽然产量增长了9.7%,销售收入增长了6.58%,但利润的增加却微乎其微。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利润总额增长的不到一个百分点是在每吨水泥的煤炭成本降低8~10元左右的前提下实现的。总体上半年水泥市场价格比去年每吨降低了30元。
(2)应收账款增加,上半年水泥行业应收款达721亿元,有近四分之一的货款没有收回,相当于生产的10亿吨的水泥,有2.5亿吨没有收回货款。因此可以说,上半年223.63亿元的利润有一部分还未真正到手。
(3)上半年水泥亏损企业达1167家,亏损额65.9亿元,亏损面由上年的24%增加到30%,经济效益虽在回升但不理想。
看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市场绝对用量是增加的,市场本身并没萎缩,原、燃材料价格没有涨价,反而处在跌价中,利润总额为什么与产量增加和销售收入不同步呢?亏损企业为什么增多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产能严重过剩造成产品跌价是主要的原因。当然也有一些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也存在着粗放和成本控制不到位的状况。因此,遏制新增产能和优化存量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
3.重点工作推进不够有力
由于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经营不稳,效益不佳,使水泥企业主要精力用于应对产能严重过剩条件下的市场变化、价格波动与预防不规则的竞争等,使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兼并重组、优化存量等水泥行业的一些重点工作推进受到影响。
在去年的中国水泥协会换届大会上,我讲了要抓住水泥工业发展中的几件大事,做到一年一大步,一步一个脚印。第一、“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的研发要加快;第二、优化存量,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向上下游延长产业链,包括把产能向国外转移要有序推进;第三、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向国际领先指标对标要有实质性的举措;第四、是继续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升级;第五、加强水泥协会内部的改革和管理提升。
目前看,“两个第二代”有专门组织在推动,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未影响和促进众多企业以此为目标提升创新现有技术的自觉性。
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改委新颁布的水泥单位能耗限额国家标准将在今年10月1日起执行,新建的水泥生产线能耗限额指标将提升10%,目前国内有20%~25%左右的产能是达不到限定值要求的,通过改造后达不到的要列入淘汰;2014年7月1日起,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氮氧化物排放要低于500 mg/Nm3,2016年要低于400 mg/Nm3,从今年开始新建的生产线要低于320mg/Nm3。这些强制性的约束,对水泥行业来说无疑是严峻的挑战。但目前我们既没有分类对标,更没有引起各企业的高度重视。
对于兼并重组的工作,虽然中国建材联合会与中国水泥协会正在做方案,但由于一些政策不到位,加之今年水泥企业效益不佳,从宏观方面缺乏规则和有效引导,导致兼并重组推进迟缓。
产业链向两头延伸,已有一部分企业已开始向骨料和商品混凝土方面延伸,但由于商品混凝土行业进入门槛低,管理不到位,缺乏标准等诸多问题,不仅配套政策跟不上,法规规定不健全,调控政策不到位,出现了“乱”的现象,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受阻。
优化存量更是今年工作的重点,虽然不少水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已付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和产能严重过剩的冲击,虽然一部分企业在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简化管理流程、制度创新、开源节流等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与预期还有较大差距。
向国外转移产能,虽然已经有若干大企业开始尝试,但对于中国这样的水泥生产大国来说还远不够。虽然最近制定了化解产能过剩的“六个一批”的工作方案,包括含在其中的向国内转移一批,以及遏制一批、消化一批、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但仅是一种设定,具体的推进与落实还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具体支撑的条件和运作的方式都还没有落地。
中国水泥协会本部虽然已进行了“三定”,对部门职能有了新的调整,但对水泥行业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集中的精力和力度都不够,显得工作零碎分散,重点不突出。总之,很多任务提出来了,但在外部环境如经济效益欠佳的影响下,一些工作进展不快,下半年必须加大力度。
二、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1.坚持两个遏制:遏制新增产能,遏制效益下滑
第一,当前的关键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拿出能够实现“两个遏制”的靠谱的高招,扎扎实实地做事,认识到遏制新增产能和遏制经济效益下滑是共同的责任,必须共同面对,大家都从行业整体利益出发,共同一齐努力,通过宣传,共同劝说,该阻止的要阻止,该曝光的去曝光,多轨齐下,形成共识。对新增产能的新建线要遏制,对未投产的令其停止投产。
第二,把精力用在优化存量,挖掘潜力,创新技术,炼内功增效益方面。力争今年水泥行业的利润总额不低于去年的水平,亏损面要由30%降到15%以内。
第三,加强自律与协调,共同履行公约。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本质要求。既要防止随意涨价,又要防止随意跌价低于成本。各级协会组织敢于协调,不要被动地跟在事情后边转,要站在前沿敢于协调发展与经营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要防止一些协会的同志只会跟着喊,却拿不出具体举措,甚至跟着说三道四,使行业杂声增加,造成一些企业无所适从。
2.中国水泥协会和联合会有关部门联手与企业携手共同推进当前的重点工作
第一,中国水泥协会与中国建材联合会标准质量部联手,把新的能耗和排放标准分别分解到各类企业,让大家都清楚各自的达标指标,找出不足与差距,朝着新的标准推进节能减排。推荐与产生百家节能减排的先进企业作为行业典型,加以宣传与推广。
第二,中国水泥协会与中国建材联合会产业发展部一起,做出具体推进兼并重组的政策和提出推进兼并重组的指导目录与推进计划,主动牵头,使兼并重组有对象、有重点、有典型,一批一批地推进;各大企业应在自己区域范围内提出兼并重组计划,形成目标一致,共同推进的格局。
第三,各水泥企业要首先与国内最先进的节能减排企业对标,与优化内部资源存量、配置有成果的典型企业的经营指标对标,提出达标的时间与目标,地方各级水泥协会应帮助提供对标的有关指标并进行督促检查。
第四,由中国水泥协会牵头,一方面进一步组织碳交易的专题研究;一方面设立与组建对能耗及排放的评估、认证、监测等服务机构,联手相关企业共同形成节能减排服务系统,这样既为企业提供服务,又为协会提供创收。
第五,继续推进产能向国外转移,帮助企业创造条件,中国水泥协会与政府一道争取若干优惠政策,为产能转移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总体宏观的工作要抓落实,企业重点工作要抓效益。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对问题的判断、措施的提出,形成共识,推进当前的工作,化解当前困境,使得水泥行业在回暖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