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水泥所属四川德胜水泥理念先行,积极谋划,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绿色发展之路。
理念先行,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绥山毓秀,沫水钟灵。四川德胜水泥坐落在峨眉山脚下、大渡河畔这灵山秀水之间。公司积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先行,把低碳环保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通过宣传栏和多媒体平台,大力倡导践行高效能、零污染的工作理念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自觉成为绿色发展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经过几年的培训、实践,使员工形成了绿色环保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事关员工长远利益的“幸福线”、是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的“生态线”的共识,只有矢志不渝走绿色发展道路,才能保持企业基业长青、驱动企业行稳致远。
理念一变,环境大变。企业全员自觉行动,推动工厂“5S”“清洁工厂、美丽工厂”建设,一个个党员示范岗、整洁工位、清洁班组相继建立起来;雨污分流改造、自动化生活污水处理站、覆盖厂区的自动雾化喷淋设施等环保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生活、生产废水经处理再用于设备循环水降温,用于厂区花园、果园养护,实现生产、生活污水“零外排”……。进入工厂区,抬头是蓝天白云,俯首是绿草茵茵,每处都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四季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设备、厂房隐在一层一层的花草树木之中,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自然与工业和谐共生的画卷。
绿色发展,从减少排放、治理无组织排放开始
为树立新型绿色环保企业形象,四川德胜水泥始终聚焦舆情焦点,将污染物排放管控作为彰显央企社会责任的义务。
四川德胜水泥在原有SNCR脱硝治理的基础上,大胆优化喷枪安装位置、改良喷嘴型式,同时辅助以智能化精准自馈式氨水流量控制、优化燃烧器等手段,使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度消减。采用高科技材料制作的高效布袋收尘,使窑头窑尾粉尘颗粒物排放浓度降至5mg/m³以内,大大低于国家许可颗粒物排放标准。
2022年,四川德胜水泥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83.58mg/m³、1.32mg/m³和3.18mg/m³,均处于省内、国内领先水平,三项指标排放数量与排放许可比,贡献率分别是68.65%、89.54%、79.49%。
工厂结合无组织排放行业管控指导意见,分别通过密闭物料堆棚、封闭皮带廊道、喷雾抑尘全面覆盖料场、硬化矿运道路及采矿平台布设喷淋等措施,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实施粉尘无组织排放治理,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8—2022年五年间,公司累计环保投入3918.44万元,有力支撑了环保指标的改善。
技术革新,构建企业本质绿色发展之路
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运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不断对设备设施进行优化升级、降阻改造,全面推动水泥生产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型。近五年来,熟料综合电耗累计下降15.96%、熟料标煤耗累计下降6.47%、水泥工序电耗累计下降11.4%,生产单耗水平走在了行业较先进位置。
善用资源,打造产业园区经济小循环体系
四川德胜水泥身处乐山钒钛产业园区内,园内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渣、废水、废气都成为了四川德胜水泥的资源。四川德胜水泥投资5600余万元建起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回收利用以往对空排放的400℃左右的废气发电,每年发电量4500多万度,满足了生产线40%左右用电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电力消耗。同时,四川德胜水泥充分利用磷石膏、脱硫石膏、有色金属灰渣、黄磷渣、高炉炉渣、灰渣等工业固废,替代天然原材料生产水泥,年处置固废可达30万吨,被称为当地的“生态净化器”。正是持续践行中国建材集团“善用资源 服务建设”核心理念的举措,使整个四川德胜水泥“颜值”日新月异,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四川德胜水泥用实际行动彰显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先进的环保理念加上倍加努力的绿色实践,使得公司被评为2022年度四川省“绿色工厂”。
四川德胜水泥始终坚定不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直面新时代传统水泥行业发展难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重建人与自然的连接,主动融入蓝天保卫战,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的韧劲和意志,书写新时代水泥企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恢弘篇章。
2023年是经济复苏的关键之年,随着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及基建、房地产等领域刺激政策相继出台,水泥行业市场格局迈入博弈阶段。面对严峻形势,行业亟需重塑信心,应对市场变化,并在实现“双碳”目标,绿色转型以及智能化发展等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为此,中国水泥网定于2023年3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举办“2023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颁奖典礼”,深入探讨宏观经济走势与水泥行业发展方向,凝聚星火之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