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由于市场需求表现一般,近日新疆库车地区水泥价格松动下滑10-20元/吨,周边阿克苏地区或有同步跟降的可能。不过即便如此,新疆水泥市场行情态势也远远好于全国。
中国水泥网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受需求下滑影响,国内水泥价格持续下跌,截止8月初,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较年初下滑31点,整体行情呈现“旺季不旺,淡季更淡”态势特点。
即便是过往市场热点地区,例如华东、中南部分省市,市场行情也是持续性下行,水泥价格2字头起步非常普遍,跌至1字头并不少见。
水泥需求步入下行周期后,在全国水泥价格持续下行背景下,新疆水泥行业相对稳健的行情态势无疑成为其他省份羡慕的对象。事实上,鉴于新疆在低产能利用率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取得的成效,业内早有意学习,但成效甚微。
“新疆模式”成功的核心是什么?
新疆面积 166.49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1/6,2021 年自治区常住人口为 2589 万人。
新疆地形图
新疆曾经是水泥行业的一片蓝海,在2010年初的时候,水泥产能仅2590万吨,产能利用率高达96%,但是随后大量新建线涌入,当地很快就面临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局面。特别是2010-2014年,水泥产能增长至9000万吨左右,五年时间水泥产能增长近3倍。
产能快速增长后,新疆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快速凸显,到2016年新疆水泥产量4233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仅42%,排名全国末尾,是全国水泥产能最过剩的地方。
区域市场格局方面,中国水泥网大数据显示,新疆目前拥有水泥熟料产能7074.2万吨,水泥产能约1亿吨。区域产能集中度较高,TOP2企业产能占比达到50%,且企业分布较为均匀。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新疆水泥产量3845万吨,同比年下降18%,产能利用率仅仅38%左右。
面对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新疆水泥行业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2014年开始开展错峰生产,并持续优化。特别是错峰置换的推出,有效解决了区域电石渣产线和传统熟料线发挥率不均衡矛盾问题,化解了内部矛盾,为市场整体供需环境改善提供较强支撑。
加上较高的行业集中度,错峰生产执行力度较强,新疆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得到缓解,价格行情得以在近年来保持相对稳定态势。
总体来看,“新疆模式”成功的核心得益于两个方面。
其一,广袤的区域面积,既限制了区域内水泥的流动,也增加了外部水泥流入的难度,使得新疆及新疆内部区域市场之间相对封闭,有利于价格行情的维持;
其二,较高的产能集中度,新疆十强水泥企业产能集中度达到75%左右,头部企业产能集中度达到50%,加上地域面积广,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利于竞合关系的稳固。
其他省份很难复制“新疆模式”
“新疆模式”成功的核心在于封闭的区域环境以及较高的行业集中度,这两点其实缺一不可,但其他省份要同时达到这两点要求却非常困难。
以今年以来市场下行态势严峻的长江流域来看,长江黄金航线是一把双刃剑,在市场好的时候,沿江水泥熟料可以向下游覆盖华东沿海市场,但市场一旦下行,便利的航运条件会让航线上所有省份水泥市场随时面临外部冲击。
一方面,长江流域涉及省份众多,在错峰停窑方面,难以“一碗水端平”,另一方面,区域内企业在面对错峰问题上也是各有想法;在此情况下,即便部分省份错峰停窑执行较好,也是独木难支,难以应对市场冲击。
简单来说,整个长江流域水泥企业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只要部分核心企业选择走量策略,那么市场就很难稳定。长江流域如此,珠江流域亦是如此,华北、中原等交通便利区域同样如此。
这样看来,能将“新疆模式”发挥效果的省份真的不会太多。
未来水泥需求下滑的趋势无法改变。对水泥企业而言,节能减碳已经成为水泥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必做“功课”。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在即,水泥企业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已迫在眉睫。
为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中国水泥网将在河南郑州举办“2023水泥‘双碳’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助力水泥行业向更低碳、更节能、更绿色的高质量发展迈进。
会议同期将举行“2023水泥行业‘双碳’先进企业”颁奖仪式以及“双碳”装备展,会后还将组织参观济源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全球首条钢渣捕集水泥窑烟气CO2制备固碳辅助性胶凝材料与低碳水泥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