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下调2016年GDP增长目标 扩大有效投资拉增长

2016-01-08 09:46:09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各省份两会将审议本省份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并公布2016年GDP目标。此前,个别省份已在当地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2016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尽管多地出现下调GDP目标和淡化GDP的现象,但是从省级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来看,稳增长依然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

  1月7日,随着河北省政协会议的开幕,各省份将陆续进入“两会时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各省份两会将审议本省份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并公布2016年GDP目标。

  此前,个别省份已在当地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2016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其中,黑龙江、吉林采用了区间目标的方式。专家表示,近年来,GDP目标有所淡化,其他各省份是否会在两会上公布其他形式的增长目标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三季度多个省份的GDP增速都不及预期,江西、河南、甘肃等地再次下调了2016年的增长目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对记者说:“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增速放缓,地方下调增长目标在预料之中。而且,那些传统行业集中、产能库存严重过剩的省份,2016年的稳增长压力会比较大。”

  黑龙江吉林设区间目标

  每年地方两会设定的当地GDP目标,都是研判经济形势的重要看点。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2015年,除上海取消GDP增速目标和西藏目标基本持平外,有29个省份均下调了当年的GDP增长目标。其中,甘肃、辽宁、山西的目标与2014年相比降幅最大,达到3个百分点。

  尽管目标下调,但记者发现,从2015年三季度的数据来看,有15个省份的GDP增速仍未能达到年初设立的目标。其中,增速垫底的山西和辽宁增速分别仅为2.8%和2.7%,而两省的目标均为6%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元春告诉记者:“中央的环保指标要求,部分省份去产能、去库存压力大,实体经济结构性风险,都增加了经济下行压力。可以预见,一些省份2016年稳增长的压力会更大。”

  记者注意到,一些地方政府在近期召开的省级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前披露了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河南、江西、甘肃确定2016年经济增速目标分别是8%左右、8.5%以上和7.5%。无论是与2015年设定的目标相比,还是同2015年前三季数据相比,这三个省2016年的增速目标都出现下调。

  祝宝良对记者分析,2016年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长预期回调,地方政府下调目标也是情理之中。

  与此同时,GDP目标的设定方式也将是2016年地方两会的一大看点。刘元春对记者说,近年来地方政府以GDP为导向的“经济竞速赛”有所淡化,GDP增速目标主要是预期性而非约束性。

  记者注意到,继2015年上海市政府直接取消GDP目标后,今年各省份对GDP目标的设定更加多样。黑龙江、吉林采取设定目标区间的方式,将目标分别设定在6%-6.5%和6.5%-7%。山东省则提出,要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思维定式。

  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增长

  尽管多地出现下调GDP目标和淡化GDP的现象,但是从省级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来看,稳增长依然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

  河北省将经济增长要中高速作为2016年工作的关键点。吉林省将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列于2016年六大任务之首。

  如何稳定经济增长?记者注意到,地方政府除提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外,多地还提出要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增长。

  实际上,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

  祝宝良对记者说:“以前的投资驱动战略只是单纯注重规模的扩大,这种投资不但效益低,还造成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局面。现在强调有效,就是要投那些能实现回报、存在短板的行业和领域。”

  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及,有效投资要解决“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领域加大投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并且要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决不能弄虚作假。

  黑龙江对2016年的经济形势略显乐观,该省经济工作会议分析,2016年全省工业形势有望好于2015年,并略上调了经济增速目标。同时,黑龙江的经济工作会议也表示,2016年也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的一年,将对经济稳增长产生重要拉动作用。

  在2016年首个工作日,浙江省甚至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仪式,光纤光缆、储能电池、旅游、网商银行等数百个产业项目将陆续落地。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海螺水泥3月25日晚间披露了2021年年报,期内营收净利同比出现双降,而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在2015年。

2022-03-28 16:10:03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可以预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下,为确保经济增长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涉及民生领域的水利、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建设及新基建投资力度将明显加大,这将为202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提供较好的需求空间,为企业创新升级提供保障和动力,企业生产和经济规模将稳步提升,从而提高整个行业优化升级发展的水平。

2021-03-08 17:26:46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造成了巨大冲击。自年初以来,全球新冠疫情死亡人数已逾百万,多国经济受创严重,GDP呈负增长状态。水泥需求萎缩,市场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2020-11-04 09:37:23

商混产品在房地产建设中占有很大比重,在30%-70%之间,在今年地产施工建设较好的背景下,商混需求稳中有升。

2020-01-01 09:18:13

随着国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督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2018年1~3季度,我国矿渣粉行业出现供需双降,但市场供需关系明显改善,产品价格持续高位震荡,行业效率同比大幅提高,全年行业利润有望创历史新高。

2019-05-10 15:09:57

5位行业专家对下半年煤炭、钢铁、水泥等产业的趋势进行研判,对相关产业港股业绩走势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8-05-24 11:23:20

总的来说,投资者对华润水泥的期望更多在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公司带来的水泥需求。

2018-05-17 09:34:19

人口是经济的基础,同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或改善当下的人口的生活质量。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必然带来劳动效率的降低和单个劳动力负担的不断加重。

2017-07-10 14:29:44

在2017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即将出炉之际,李克强总理7月6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家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2017-07-10 10:38:34

“十三五”要发挥投资队伍增长的关键作用,其中围绕有效的需求扩大有效投资,这个有效投资实际上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里很重要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来扩大有效投资。

2017-06-23 09:42:56

亚洲水泥(中国)发布公告,于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3个月,该公司收益13.3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6%;该公司股东应占亏损6995.8万元,而上年同期亏损6274.1万元。

2017-05-01 09:16:04

事实上,中国经济重回投资拉动已经不现实。金融危机前,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高,危机后转而高度依赖投资,2009年、2010年GDP增长中来自投资的贡献分别高达86.5%和66.3%,但随后几年平均值降到50%以下,消费的贡献率上升,需求结构处于改善之中。

2017-02-27 09:40:17

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的5年时间,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这5年发生的事情更加微妙!经济增长肯定不能停,但此时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内需)里,只有围绕一个“内需”去做文章了。

2017-02-11 06:24:50

美国大选的“黑天鹅事件”事件令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遭遇不确定性,全球经济面临更多挑战,中国经济也未能独善其身。在外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国内GDP增速预期不断调低、房地产泡沫涌现、地方政府债务愈加严重,是否都预示着中国经济在2017年仍将承受高压?

2017-02-02 10:45:18

对于2017中国经济走势,经济学界出现了严重分歧。在GDP增速、通胀问题、汇率、房价、股市、金融市场和税改等方面,经济学家们都发表了不同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2017年是风险年,但也不必过于悲观。

2017-02-02 08:45:49

英文版《彭博商业周刊》(2017年1月30日-2月5日)刊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英文署名文章。杂志于2017年1月27日出版。

2017-01-29 09:47:34

6.5%以上的增长对中国来讲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能不能比2010年翻一番。这对世界来讲也非常重要。

2016-12-21 09:12:18

2016年,全国水泥价格经历了筑底回升的过程,价格一度跌至历史低点,随后价格出现强势反弹,在8月份超过去年同期水平,11月份达到了2014年同期水平。8-11月份的全国水泥均价走势图给出了近几年最漂亮的上升曲线,12月初价格仍保持上升走势。下半年以来的水泥价格大幅上涨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2017年这种上升势头是否还能延续呢?

2016-12-20 09:55:28

当前国内对明年经济运行普遍比较乐观,但从今年经济的回顾来看,有很多超出年初预判的情况。

2016-12-05 09:21:27

中国经济明年能否探底回升、调控政策将何去何从、人民币汇率会不会继续贬值、中国股市的“吃饭行情”能不能持续、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会不会下跌、美联储加息为啥总是吓人?这些问题是投资者的关注,也是我们的关心。

2016-11-28 10:46:25

石家庄暂时停止了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为此,市政府以公开信方式“向广大市民表示深深的歉意”,这深刻揭示了这座城市进退两难的尴尬与无奈:要消除雾霾,那就得以损害经济增长为代价。

2016-11-24 15:15:3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集成性创新,与以萨伊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只是强调供给决定需求,单纯依靠市场是不能有效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强调通过调整结构建立供需匹配的新经济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升级。

2016-11-03 09:33:49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10月21日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预计,2016年经济增长水平将维持在6.7%左右,但M1与M2增速“剪刀差”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可能面临“流动性陷阱”威胁。

2016-10-24 09:00:49

冲动投资问题严重产能过剩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痼疾。产能利用情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即为产能利用率 (capacity utilization) ,被定义为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与最佳生产能力之间的差异。

2016-10-22 08:32:28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7.6%。

2016-10-19 10:21:06

最新数据显示,8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攀升至19.5%,创下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作为经济滞后指标,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进一步印证了经济企稳向好。

2016-09-28 09:00:17

许多国家的产业政策失败,但是尚未见不用产业政策而成功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之所以需要,是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既要有企业家的个人努力,也需要有政府帮助企业家解决企业家自身所难以克服的外部性和相应软硬基础设施完善的协调问题。

2016-09-18 10:06:14

当前去产能工作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下一步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啃掉”去产能这块“硬骨头”?市场化路径化解过剩产能有哪些探索和经验?

2016-09-11 09:22:56

国家统计局近期将陆续发布8月经济数据。业内人士预计,8月CPI同比增速将比上月小幅回落,在1.7%左右,PPI跌幅有望继续收窄。

2016-09-05 14:46:57

创新发展方式,正成为国内外经济界人士解读中国改革发展的新角度。创新发展方式将巩固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动能,结构性改革将助力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发展质量,经济贸易领域的开放合作将进一步促成共赢格局。

2016-09-05 09:59:08

回顾过往,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动力,更多的是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而现在一些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长期大量资本和资源投入导致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利润下降,金融和系统性风险上升。

2016-08-25 09:19:50

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危机与我们自己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会使我们的经济增长减速。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有结构性的因素。但是,很少有人提及周期性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国家是有经济周期的,而我们目前处在一个经济的下行期。

2016-08-05 10:20:16

应对分化走势,要加快转型发展。记者近日赴全国多地调研深刻感受到,不论地方、行业还是企业,凡能主动适应新常态、调整结构动手早,更加注重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一些转型滞后、体制机制僵化的,则面临巨大压力,甚至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2016-07-31 08:47:39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何时触底取决于高投资触底、去产能到位和新动力形成三个条件。

2016-07-26 09:51:29

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深刻的结构性矛盾和运行中的风险与挑战,总体呈现出在加速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的格局。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6.7%,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微企稳”的特点开始形成并逐步强化。但错综复杂既是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的高度概括,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形势稳定的现实隐忧。

2016-07-25 09:11:17

从上海到华盛顿,再到成都。作为今年G20杭州峰会前的最后一次成员国会议,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于7月23日至24日在成都召开。这也是此项全球财金盛会诞生17年来首度移师中国西部。

2016-07-25 09:08:46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以及铁路总公司日前联合印发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中国高铁网正式由“四纵四横”升级为“八纵八横”。同时,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将不低于2.3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2.8万亿元人民币。

2016-07-21 09:24:46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016-07-15 10:11:58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释放出稳投资的积极信号。业内人士表示,展望下半年,在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可能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将持续担负投资主力重任,增速有望在20%以上。

2016-06-24 09:04:56

不同观察者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观念出发来看中国经济,有时甚至思考问题的层次都不一样。思维所站的层次越高,越能透视中国经济的实质。CF40·青年论坛会员、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是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础。

2016-06-23 10:17:43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什么样重要的发展特点呢?最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是,恐怕未来十年增长的格局是前低后高。

2016-06-17 09:22:47

冀东集团曾经历多次联合重组均无果而终,此次金隅冀东股权加资产的高效快速重组,立刻引发建材业界、媒体界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各界均高度关切这起重组的缘起,关切横空出世的“北方水泥巨无霸”如何作为。

2016-06-15 14:38:48

如果没有特别的措施,未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长期沿着L型滑行20年左右的时间,2036年能否东山再起,主要还是取决于2016年以后人口生育和增长的势头。

2016-06-13 09:37:20

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赶超起来非常慢,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要忘记,正因为是大国经济,所以我们内部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016-06-13 09:27:35

海绵城市从抽象化的概念,逐渐具象化至建设方针、规划设计细则、实施方案、技术规范、配套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国家层面的政策不断落地,海绵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

2016-06-13 08:47:54

有一批学者,他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判断,与流行的声音有所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很有名望的著名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与流行观点的分歧主要包括如何认识产能过剩、2004年就提出并证明提法有误的产能过剩(当时也叫过度投资、重复建设)至今究竟有多严重、 如果存在产能过剩,除了关停并转还有没有更好得能促进经济走出恶性循环的办法等方面。

2016-06-10 09:00:14

未来五年,根据“十三五”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抑制经济的下滑,而且能够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不抓住目前的投资机会,中国可能错过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或许又是一次“弯道超车”的佳期。

2016-06-08 14:39:30

6.7%、6.3%、6.1%、5.9%,这是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对2016年中国经济季度增速的预测,而2015年的四个季度经济增速分别是:7.0%、7.0%、6.9%、6.8%。

2016-06-07 10:16:55

“中国经济的触底将来应该是大L型。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来讲,触底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大L型的底部会有一些小的W型,很可能出现一些反复甚至一些大波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中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底部,目前最重要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2016-06-06 10:45:31

Polk并非完全乐观:他预估中国未来4、5年的经济增长率恐降到3.5%左右,担忧没有抑制债务攀升的长远计划。他说,美联储本月可能升息,对新兴市场普遍风险很大,尤其是中国。Polk今年2月加入Medley公司,之前在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和美国财政部工作。

2016-06-04 09:15:20

Municip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partments timely publicize and interpr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efficient and ineffective pollution control facilities an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s for enterprises within their jurisdiction, and organize enterprises to complete self-examination by the end of October 2024.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self-examination, enterprises should formulate rectification measures and actively promote rec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