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或成为2015年中国经济的主基调。
作为最重要的经济会议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照惯例将在12月上旬召开。该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届时决策层将讨论明年的宏观政策基调、经济增长目标以及重点推进的改革措施等。
与往年各界对于经济目标的争议不同, 今年多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国内外经济学家预计,除了CPI目标外,其他目标可能都会被下调, 2015 年 GDP 增速目标可能定在 7%。作为 “新常态”确立后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确定改革实施的新目标、新策略和新方法。
7%成为多数共识
调低经济目标几乎已成共识。
“今年保7.5%的目标难度较大,因而预计明年GDP增速目标可能略低于今年。”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多数目标可能比今年弱化,经济可能出现小幅下降,定为7%比较合适。”
不仅外资投行专家预测明年GDP增速目标可能定为7%,国内受访经济界专家预测与之类似。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主任刘霞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经济放缓,明年预计会调低点,实现7%的目标可能性较大,现在监管层已在货币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年底可能还会出台政策。”
判断的主要根据还是来自目前经济基本面呈现弱势。11月,制造业呈现继续走弱迹象,中采和汇丰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整体偏弱。其中,中采PMI指数从10月的50.8%下滑0.5个百分点至11月的50.3%;汇丰PMI终值从10月的50.4%下滑0.4个百分点至50%的枯荣线上。汇丰PMI和中采PMI指数走势趋同,被业界视为这显示在不同口径下制造业均呈现趋弱的态势。
为了“托底”经济,国家发改委加快基建项目审批。 国家发改委12月4日发布最新消息,批复关于新建山东省日照民用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投资13.64亿元。自10月份以来,几乎每周国家发改委都有铁路或机场项目批复。 据发改委网站披露的数据:10月16日起的48天以来,发改委先后8次集中批复36个基建项目,其中包括28个铁路项目、7个机场项目、1个深水港项目,总投资9774.69亿元。
央行则在11月22日实施了两年半以来的首次降息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这类刺激经济发展的举措是否会继续出台,也成为部分市场分析者对于经济发展前景预测的判断依据。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因为尽管经济再平衡仍在持续,但基本的增长推动因素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着变化,他预计2015年的全年GDP增速为7.2%。
“预计2015 年一季度房地产建设活动将再现颓势,届时决策层可能将再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瑞银特约经济学家汪涛预计决策层将把 2015 年 GDP 增速目标定在 7%,并相应下调 M2 增速目标。但她维持明年 GDP 增速放缓至 6.8%、2016 年进一步放缓至 6.5%的预测。
然而,即便是7%,这在全球也已经是处于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
“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为7.25%,明年则是7%,这也是一个合理的水平。”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首席经济师欧思濂对记者称,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像以前那样的增长速度,即使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7%的增长也相当于韩国经济增速的两倍。
在经济目标中,就业一直是最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在过去两年间,中国的GDP增速从8%缓步下降至7.4%左右,劳动力市场仍保持大体平稳。
“未来两年6%~7%的GDP增速足以维持就业稳定。因为我们估算,2015年6.5%的GDP增速便足以创造1100多万城镇新增就业,从而能够支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平稳转移,维持整体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汪涛表示。
宏观经济目标走向多元化
经济增速目标并不是调整的唯一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近期在“2014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也表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肯定是积极稳健搭配,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加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一个国情不会发生变化。但是从细节来看,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宏观经济目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高培勇进一步解释称,2008年到2010年,那时保增长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但如今宏观经济的政策的目标不可能是单一的,当前中国政府所面对的宏观经济目标起码有如下7项: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调结构、稳物价、惠民生、促改革。
“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资源必须分别配置到7个领域中去,因此资源配置格局就会分散,这是新常态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格局的一个突出变化,也可以叫做宏观经济工作思路的新常态。”高培勇称。
目前数部涉农法律的立法、修法程序启动,完善涉农法律步伐加快;36次国务院常务会议17次提及为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题;酝酿经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制度和上市企业注册制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这些变化都成为本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前重要的铺垫。
在受访经济学家看来,明年的政策基调仍将兼顾保增长、防风险、调结构和促改革,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延续。
汪涛预计,决策层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预算赤字率可能将小幅扩大和“稳健” 或“中性”的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上,汪涛预计央行将积极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包括在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时降准,以及放松贷存比、并进一步降息,以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防止金融条件被动收紧。
对于明年的政策基调,刘霞辉对记者表示,可能本届政策都不会变,都将延续积极财政与稳健货币政策。但不排除经济下行明显时,相关部门会出台扶持基建与降息降准等举措。
改革还将继续推进
明年如果GDP增速目标定为7%,财税改革、价格改革以及进一步放松行政管制等改革措施或进入改革“攻坚期”。
价格改革首当其冲。
“我们预计明年决策层将进一步放松对能源、交通、公用事业价格的调控,同时可能减少或取消对公共服务定价的管制。”汪涛持类似观点。
刘霞辉认为,这两年物价稳定,可能会推进相关领域的价格改革,包括公交、水电气等领域。
其次,财税改革上。“‘营改增’改革可能加快速度。”刘霞辉对记者称。汪涛则预计,决策层可能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公开的现代预算制度,包括新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框架;同时扩大“营改增”,推进消费、资源和环境税改革,加快房地产税立法。
朱海斌表示,中国政府最近宣布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在已经公布的各项措施中,至关重要的是有关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新规定。这应有助于遏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
重要文件包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4年8月31日)、《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也称为43号文,2014年10月2日)和《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务院,2014年10月8日)。
“财政改革侧重于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以及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大领域。”朱海斌预测大部分财政改革应该在2016年之前完成。
再次,放松行政管制。有受访经济学家预计明年将进一步放松行政管制。汪涛也预计明年会进一步简政放权。
汪涛同时指出,随着政府系统性地推进“以法治国”、房地产下滑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未来一年改革的空间和压力都将增大。她预计决策层将加快推进有利于增长的改革,包括放松服务业和户籍管制,并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以促进服务业消费和投资。
但在金融改革上,有受访专家称,虽然利率可能还会下调,但利率市场化推进的难度仍较大。 但汪涛则乐观地认为金融改革步伐预计将重新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已公开征求意见,我们预计2015 年将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出台银行破产退出机制; 鼓励成立更多民营银行以及推进利率市场化。”汪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