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信部原材料司制订2014年建材行业工作重点总基调要狠抓化解过剩产能和发展绿色建材两大工程,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结构调整着力点。随之五项工作重点的第二项为着力化解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包含工作有,坚决贯彻中央部署,统筹防治大气污染,坚决遏制产能扩张;清理整顿违规产能;跟踪监测产能状况;大力淘汰落后;强化节能减排;规范行业准入;推进协同处置。通过上述措施达到舒缓过剩矛盾压力。
在工作重点中并没有涉及什么具体指标,但之前原材料司在南京召开化解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剩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指出化解产能过剩工作,要坚持用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从加强组织领导、抑制产能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两化融合、规范行业准入、挖掘国内需求和拓展境外市场等八个方面统筹协同展开。
会议提出了到2017年的有关目标和指标有:
在保持行业平稳运行和不增大再就业压力的前提下,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
产能规模基本合理,行业格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协调;
水泥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与2012年相比,行业粉尘、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40%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2%以上;
协同处置生产线占比达到10%;
进一步淘汰竞争乏力水泥产能3亿吨(熟料加粉磨);
行业平均利润率不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水泥行业抑制产能严重过剩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项目合规建设,行业规范准入,事中事后监管有力,市场环境公平。
会议还对当前化解产能过剩明确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各地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各省级主管部门要于3月31日前,提出本地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2013-2017年);
二是提出违规项目处理方案,各地区要于2014年6月底前,提出本地区水泥行业在建违规项目和建成违规项目的具体处理方案;
三是修订水泥行业准入条件。修订水泥产品国家标准,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标准;
四是研究调整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重点支持42.5及以上水泥、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伴生的水泥熟料产品;
五是营造有利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良好舆论氛围,强化舆论监督。
按照刚由中国建材联合会信息和经济运行部发布的数据,2013年水泥能力利用率为75.9%,2006年以来首次回升到75%以上,比上年回升2.2个百分点。根据这一数据,2017年产能利用率目标已经达到了。
根据中国水泥协会《中国水泥年鉴》的资料,2012年中国水泥工业实际大气排放值为:粉尘915mg/m3;NOx 593mg/m3。现在对现有水泥生产线从2015年7月1日起要执行新修订标准。事实上2012年粉尘实际排放值为老标准限值的18.3倍,为新标准的30.5倍~45.8倍。即使排放量下降40%以上,还是会与新标准存在巨大反差,这本需要立马从环保严格执法着手,确保标准施行过渡期结束时,企业排放达标才是当务之急,而不应是侧重于行业排放量下降百分比指标。对于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求下降40%的话,到时能达到356mg/m3,倒能符合新标准对现有生产线要求,但新标准施行时间和达到目标时间差似也需理顺为是。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从2010年的115下降到(2015年)112。会议提出到2017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与2012年比)下降12%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与“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衔接似也需理顺,让企业明确才能制订行动计划。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占比达到10%的要求是在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15年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比例达10%目标。到目前据称也就20多条新型干法生产线上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作业。按中国建材联合会信息和经济运行部提供数据2013年水泥运营新型干法生产线1586条计算,当前比例还不到2%。因此,这里既有指标的衔接问题,也有当务之急需要马上采取有力措施的问题。
另外对于水泥行业在建违规项目和建成违规项目的具体处理方案工作时间节点要求似也拖得太长,节奏有些慢,应该适当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