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为配套建设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三三〇水泥厂正式落户荆楚大地,用高品质水泥承载万千葛洲坝人“水电报国”理想。
栉风沐雨五十年,从充满温馨的房子到通向远方的道路,从积蓄能源的电站到绿色清新的家园,无论是发展水泥主业,还是涉足垃圾处理、固废处置、新材料研发、海绵城市建设等新兴业务,葛洲坝水泥始终坚持初心不改、使命不变,矢志环保领跑,用水泥联结美好未来,让梦想的实现更加可能。
长江之子 大坝粮仓
1993年,为满足三峡工程建设需要,葛洲坝集团公司及时呈报国家水利部、能源部,请示扩建葛洲坝水泥厂3号窑,把水泥厂建成三峡工程水泥生产基地。
1993年4月7至1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朱镕基、邹家华分别审阅国家计委呈送的《能源部报来关于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水泥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14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3号窑工程立项,明确扩建规模为一条日产2000吨熟料窑外分解干法生产线,年产水泥82万吨,其中大坝专用中、低热水泥产量占比达76%。
建设中的荆门水泥厂3号窑
“3号窑扩建工程作为国家‘八五’计划的增补项目,全体干部职工高度重视、通力配合,从奠基到点火试生产,仅用时21个月,建设速度与建设质量成功创下了当时全国同类型工艺线建设中速度最快记录,为三峡大坝施工高峰期的水泥供应奠定了物质基础。”时任水泥厂厂长潘德富自豪地说。
荆门水泥厂3号窑投产仪式
1994年10月12日由水泥厂与荆门万里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沙市石油钢管厂、沙市轮船公司组成的三峡工程水泥供应联合体,在三峡大坝一期工程水泥供应招标中,以实力最强、方案最优力挫群雄,一举中标。一个月后,首批采用20辆大型集装箱运输车运输的400吨优质水泥,从水泥厂出发,驶向荆沙石油钢管厂的长江码头,再经水路运抵三峡工程工地,正式拉开服务三峡工程的序幕。
时至2012年7月4日,三峡水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投产。装机总容量达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在这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之中,80%的水泥都是由“三峡”牌水泥凝结而成,也让“‘三峡’牌水泥,三峡工程作证”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
乘势而上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一五”初期,我国水泥行业开始酝酿施行“限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集中度”政策,水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做强做优是唯一选择。葛洲坝水泥审时度势,变产业政策调整的压力为自身谋求发展的动力,积极担负起湖北省水泥行业资源整合排头兵的重任,确定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并举”的发展思路,用产能规模赢得市场话语权,用科学布局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从2007到2012,在短短5年时间里,葛洲坝水泥先后与湖北省内地方水泥生产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一条条新建的现代化水泥生产线在荆楚大地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荆门、老河口、当阳、宜城、嘉鱼、兴山、松滋、潜江、汉川,点点相连成线,线线相连成面,勾勒出一幅区域集中发展的宏伟蓝图。5年内,葛洲坝水泥产能规模增加了5倍,创造了“一年再建一个葛洲坝水泥”的发展奇迹。
公司部分所属单位实景
2016年,国家出台行业“十三五”期间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葛洲坝水泥紧跟政策导向,在国内率先启动去产能工作。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间,总计淘汰落后产能425.7万吨,成为湖北省水泥行业去产能最多的企业。
公司积极淘汰相对落后产能
另一方面,葛洲坝水泥主动走出湖北走向世界,以“高、新、特、优”为产品导向,走“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对湖南石门特种水泥相关资产和业务进行重组,成立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并先后与中国建材院、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自主投资建设水泥·混凝土研究所,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专项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巩固全国最大特种水泥研发和生产基地地位。
所属石门特种水泥公司生产区
目前,葛洲坝水泥特种水泥产品涵盖了当今国际国内的主要品种,类别高达28种,主导产品油井水泥、抗硫酸盐水泥、中(低)热水泥、道路水泥、超细灌浆水泥、核电水泥、海工水泥等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中型水利水电大坝、高速高铁、桥梁、油田、机场、海洋及码头等工程领域,销售足迹遍布国内20余省份及东南亚国家,成功实现了主营业务从单一传统工业材料向高新技术产品多元化发展的华丽转身。
“未来,我们将持续拓展特种水泥应用领域,以核工业需要的核废料固结料、铁路工程需要的速凝膨胀性喷射材料、火箭导弹工程需要的耐高温特种水泥等为研发方向,着力让企业的‘特’点更特。”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公司负责人李昌清介绍说。
所属哈萨克斯坦西里水泥项目航拍
如今,葛洲坝特种水泥的品牌已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在遥远的中亚大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9年10月18日,葛洲坝水泥首个海外水泥项目——哈萨克斯坦日产2500吨熟料水泥项目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1.78亿美元,年设计产能100万吨,其主要产品为通用高性能水泥和油井水泥,其中油井水泥填补了哈萨克斯坦国内产业空白,结束了该国油井水泥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同时,该项目还能够有效带动当地居民就业,促进中哈文化交流,被誉为中哈产能合作的典范,成功获评哈萨克斯坦第五届年度“杰出投资贡献奖”。
用水泥雕琢绿色之花
面对水泥行业供需矛盾愈加突出、产能过剩严重、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的艰巨挑战。葛洲坝水泥践行央企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致力于打造水泥行业环保领跑者。
在这一愿景的指引下,葛洲坝水泥以节能减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为方向,吸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染土壤、市政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以及危险废物等新兴业务,将环保业务打造成为公司发展的另一增长极,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水泥行业向绿色环保水泥集团的转型。
2015年10月,葛洲坝水泥第一个环保工程项目——老河口市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500t/d生活垃圾示范线正式投产,在“吃干榨净”的生活垃圾处置工艺帮助下,属地及周边乡镇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改善。2017年12月获评中国水泥工业水泥窑协同处置示范工程,于2019年6月获评“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
所属老河口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项目实景
随后的五年时间里,葛洲坝水泥先后在松滋、宜城、当阳、嘉鱼、钟祥投资建成了协同处置污染土壤、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项目,总固体废物处置能力达60万吨/年,新兴业务和传统水泥业务形成良好互补,为公司从传统水泥企业向绿色环保水泥集团转型,搭建了坚实的物质平台。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项目内景
“项目‘落地生根’后,便有了生长发展的可能,也为项目属地周边县市,提供了一片‘绿荫’。”葛洲坝洁新科技公司负责人蔡正说:“我们以三个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为依托,联合属地政府先后成功申报国家专项资金补贴约5000万元,专项用于地方政府配套建立、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使项目完美融入城市之中,成为城市基础环保设施的一部分,同城市携手同行、绿色发展。”
目前,除了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基本功能以外,葛洲坝水泥通过技术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协同处置业务范围已扩展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重金属污染土壤、市政污泥等方面,承接着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清废行动”督办治理、城市化工企业场地污染治理等终端处置业务,以实际行动展示着成为水泥行业环保领跑者的信心与决心,点燃了绿色发展的全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