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印发关于严格产能管理 推动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引发行业关注。广西突然按下产能置换“暂停健”,到底意欲何为?
是暂时停止 而非终止
《征求意见稿》提出,“决定从印发本通知之日起暂停水泥行业产能置换工作”,原因是由于广西部分地区在没有做好可行性研究与统筹考虑的前提下新建水泥项目,导致缺乏规划,为了避免盲目发展导致出现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才出台了这一决定。
2018年1月,工信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两年多来,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广西地区竟有六个地级市出现了产能置换项目信息,涉及新建熟料生产线11条,熟料产能1596.5万吨,远远高于其他省份。尤其是来宾地区,占到了全省的60%。除了公开的产能置换项目信息外,加上此前在建的及计划筹建的如象州南方2×10000t/d、扶绥海螺2×10000t/d等,涉及新建熟料产能超过3300万吨,若全部投产,将使得广西熟料总产能超过1.1亿吨,熟料产能利用率由现在的90%以上下滑到75%以下。
因此,笔者认为,本次按下“暂停健”无疑是给当前过热的广西产能置换降降温,给市县一级的投资热情降降温。而此次暂停绝不是终止,《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广西有关部门正制定《广西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只要符合这一规划的布局要求,且满足在强化环保、能耗、工艺与装备、质量等标准约束,依然可以进行产能置换。在《广西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发布之后,预计此前部分产能置换项目可能将进行调整,以优化产业布局。
产能置换意义重大 广西合理规范 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
关于产能置换政策,工信部曾明确表示,“实践证明,现行的产能置换政策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既有效遏制了违规新增项目,又有序引导了资源要素合理流动配置,促进了技术进步、优胜劣汰和优化布局,行业效益稳中向好,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如何执行产能置换政策?笔者认为,既不能一拒了之,也不能一哄而上,需要合理引导、明确规范。
广西石灰石资源丰富、水路运输便捷,又面向珠三角水泥需求重地,水泥企业投资建厂条件得天独厚。如果各路企业一哄而上,显然对未来广西市场的稳定性形成巨大压力。而此次广西《征求意见稿》对水泥玻璃置换项目列出了多项指标规范要求,涉及建设规模、工厂人员、能耗及排放指标,鼓励企业向提高技术水平方向优化。对于这些指标要求,笔者认为能完全做到的必然只有那些国内有技术实力、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从目前参与产能置换项目的企业看,涉及上峰、红狮、鱼峰、虎鹰及部分民企,相对较散,不过总体仍以广西本地企业为主,随着海螺、中国建材等国内巨头的加入,以及当地的有序规范引导,未来广西总体的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这不仅可以避免无序的价格战,又很好的利用了产能置换政策,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和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