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关于同意吉林省开展压减水泥过剩产能加快行业脱困转型发展试点的批复》,《批复》指出,鉴于吉林省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各方面对开展水泥企业联合重组压减过剩产能、推进行业脱困增效和转型发展试点的积极性很高,同意吉林省率先组织开展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试点。
《批复》对试点内容明确为,支持骨干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压减过剩产能,联合设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奖补主动退出的产能。
试点的工作重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创新业态和模式,压减过剩产能,实现产能利用率回归合理区间四个方面。并为此提出了到2018年底应力争达到的四项目标:
——压减熟料产能800万吨;
——省内前3家企业水泥熟料生产集中度达到70%以上;
——全省水泥行业实现扭亏为盈;
——-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批复》要求试点工作坚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策引导和协同推进基本原则。在试点工作中,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试点营造公平环境和良好氛围。基于社保政策兜底功能,妥善安置转岗分流职工,切实保护相关员工权益。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行业自律,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强化社会责任。
《批复》也是对各地方水泥行业如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有很明确的指导意义。
水泥行业应如何压减过剩产能,《批复》指明了方向。压减过剩产能是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重点内容,所定的目标为,到2018年年底,(吉林省)力争压减熟料产能800万吨。据协会数据,吉林省新干熟料产能在2600万吨,可见压减力度之大。即使还存在有淘汰类工艺技术与装备的产能,但毕竟量已相当有限。还有一部分则是因达不到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经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将依法关停退出,不过,这部分量也不会很大。所以,主动退出综合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产能量的占比不会太小。对于主动退出的产能专项资金应由从中受益大型骨干水泥企业“出血”联合设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这是水泥行业(有别于钢铁等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筹集原则。
《批复》将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提高到为试点营造公平环境和良好氛围的高度。对于不达标的企业经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产能应该将其归入落后产能,应予淘汰。从一些报道看出,钢铁行业在这方面抓得很紧。水泥行业则显得有些迟缓,且有 “按产能比重和市场需求进行配额生产”建议。如应淘汰的落后产能没有淘汰,公平环境和良好氛围又从何谈起。因此,在《批复》中,将压减过剩产能作为试点工作的重点有其重要意义。
对于水泥熟料生产集中度目标,本来吉林省就相当不错,当前已在全国前列,似也已超过设定目标值。
通过吉林省压减水泥过剩产能加快行业脱困转型发展试点,取得经验,将更好地推动全国压减水泥过剩产能加快行业脱困转型发展工作进行,以达到和完成《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