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海螺水泥海外发展之旅

2015-02-28 13:43:09

2015年2月7日,安徽芜湖,海螺水泥与老挝湖南建材公司成功签署了老挝琅勃拉邦水泥项目合作协议,距离1月28日,与吉达蓬集团在老挝万象签署的万象水泥项目合作协议,仅仅过去10天,又一次展示了“海螺速度”,彰显了海螺海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5年2月7日,安徽芜湖,海螺水泥与老挝湖南建材公司成功签署了老挝琅勃拉邦水泥项目合作协议,距离1月28日,与吉达蓬集团在老挝万象签署的万象水泥项目合作协议,仅仅过去10天,又一次展示了“海螺速度”,彰显了海螺海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从2011年海螺在印尼南加建立第一个根据地起,4年的时间里,海螺人豪情满怀,披荆斩棘,不断征战海外市场,踏遍大半个东南亚,从南加到马诺斯,从印尼到缅甸,从缅甸到老挝、柬埔寨,快速完成了市场布局。特别是2014年12月18日南加海螺建成投产,首战告捷,拉开了海螺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序幕。

响应号召 海外追梦

  时间回溯到2011年,海螺集团成立15周年。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和无数风雨的洗礼,海螺从安徽开始立足,巩固华东,拓展华南,开发西部,走向全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此时的国内水泥市场却不乐观,经过多年的低门槛进入,水泥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早在2009年,国家就出台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继续保持海螺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必须“走出去”,在国外站稳脚跟,占领市场。而且通过长期的国内发展实践,公司在水泥项目设计、装备成套及制造、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水泥项目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再加上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才储备梯队建设,万事已经具备,海螺“走出去”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

  2011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尼,提出要扩大和深化双边在基础设施、水泥项目等经贸领域的合作,为海螺提供了“走出去”的东风。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眼光瞄向印尼,与竞争对手争时间、比速度,先后三次组团对印尼进行了现场考察和项目洽谈,为下一步在印尼投资抓取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公司领导带队考察项目选址

  仅仅2个月后,海螺集团就与印尼工业部、安徽省国资委、香港昌兴集团在雅加达印尼工业部会议室共同签署了水泥项目合作备忘录。随后,公司多次召开印尼项目专题会议,深入研讨印尼水泥工业市场前景和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海外项目管理等,组建班子成员,成立印尼项目办公室,鼓舞大家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拓展海外,在国际水泥舞台上展示海螺的风采。

签署水泥项目合作备忘录

  海螺人,由此迈开了进军海外的步伐。

落子印尼 首战告捷

  2011年9月,南加项目的先遣者们,带着全体海螺人的梦想,肩负“海外再建一个新海螺”使命,从芜湖飞广州,从广州飞雅加达,从雅加达飞班加马新,从班加马新到TABANLONG县城,历经2天时间,终于到达了项目所在地——丹戎。

  当最初踏入异国他乡的兴奋慢慢褪去,舟车劳顿、风尘仆仆的他们刚下车就遭遇到了各种困难:四周全是茂密的丛林,人烟稀少,只有几户土着散落在周围,进厂道路既泥泞又坎坷,没有可供居住的宿舍,没有电,没有可口的饭菜,一切都是空白,从零开始。

  创业艰难百战多,身处异国他乡,先遣队伍迸发出让人惊叹的力量,他们克服了语言、文化、气候、习惯、孤独等困难,以大无畏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项目建设中,开始了真正的海外战斗历程。可以这么说,从报批、征地、自营到建设、安装、试生产、投产,每个节点的背后都充满了艰辛和曲折,凝结着项目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没有路,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要在短期内开辟出一条原始森林道路谈何容易!在进厂主干道砍树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问题。那是2012年5月17日,与施工单位约定早上8:30开始砍树,项目部的小伙子们早早就到了,但是一直等到上午10点都没见到施工方的人影,多轮催促后只换来“还需继续等”的答复,小伙子们想到当天任务都急了,商量后决定使用自有的一把电锯,用不熟练的技术轮流开始作业,当天上午就砍掉了15棵树。刚下过雨的地面满是泥泞,年轻人的鞋上全是厚厚的泥巴,但是他们却很兴奋,心中充满着将不毛之地建设成现代化工厂的豪情。

进厂道路开拓

  气候差,他们细排计划,赶超进度。南加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一年9个月的雨季,3个月的旱季,有4个月的时间降雨最频繁,两天一场大雨,一天一场小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增添了施工难度,大量的降水造成难以克服的饱和土壤及泥泞地表,物资材料进场困难,自营土方设备车辆无法通行,部分天然地基子项不能正常组织施工,许多通行道路不得不安排重复休整。为此,公司积极做好道路场平排水、挡水、防水工作,做到室外工程小雨不间断施工,大雨期间暂停施工,大雨过后立即施工,暴雨过后不影响施工,对不适宜雨季施工的工程提前或暂缓安排,对土方工程等雨季不能间断施工的,调集人力组织快速施工,全力保证工程进度。

泥泞的施工现场

[Page]

  征地难,他们逐户拜访,艰苦谈判。印尼土地私有化,征地协调难度非常大,特别是矿山征地,先后经过了征地踏勘边界、地主调研、费用洽谈、协议草拟及签订等多个阶段,共历时6个多月。为确保征地过程受控,项目组抽调专人与BTI律师一起,全程跟踪参与征地工作中,组织多次踏勘,逐门逐户拜访地主,艰苦谈判,达成协议。2012年9月27日,当地村民无故反悔,没有按照协议约定支持公司工作,反而频频阻碍南加海螺测量和勘察单位工作的开展,连续寄来村民联名签署的征地反对信。公司积极寻找问题解决方案,增派人手跟踪矿山征地工作,对收集的各类信息分析后,对各地主逐户拜访,牵头组织各地主重新踏看边界并在现场签订确认书,解决小地主对HBT土地测量结果的怀疑,赢得他们的信任,问题妥善解决。

现场签订边界确认书

  融洽难,他们加强协调,融入当地。海外建厂和运营,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一把双刃剑,南加海螺秉承“共融、共享、共赢、共荣”理念,通过与当地警察、军队建立良好关系,在村内建立舆论网络,主动奖励对公司有帮助的村民以及适时给予附近村民的孤儿、学校捐赠部分公司自行制作的体育器材等方式,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扭转了被动的厂村关系,并适时参加当地政府、宗教组织开展的各类民族文化活动,较好的展示了“使命、价值、责任、友谊”的海螺公司形象,为公司建设和发展解决了外围障碍。

积极参与当地活动

  人才缺,他们拓展渠道,加强培训。由于项目所处地方偏僻,经济相对落后,人员招聘比较困难,他们提前策划招聘方案,采用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在印尼爪哇岛万隆、日惹等主要城市高等院校开展大型招聘会,完成项目人员准备工作。同时通过县劳工局及各类报刊、杂志等,扩大招聘面,拓展招聘渠道,先后引进多名懂中文的印尼籍员工充实到现场岗位。在积极利用外部有利条件的同时,更多的挖掘现有资源,加强员工的培训管理,定期组织两国员工开展印尼语和中文培训,解决沟通障碍。对印尼籍新进人员,通过专项培训会、现场工作实践、维修技能考评、班组长竞聘等方式,不断提升队伍技能,调动积极性,完成印尼籍员工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参加招聘专场会

  条件苦,他们自己动手,美化家园。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积极发动员工,自己动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利用砍伐原木,建设具有异域风情的木屋作为员工宿舍;利用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在木制房屋土质较好的空旷地带,发动员工除草、松土,并买来各色蔬菜种子,在房前屋后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菜园子;在厂前区修建了人工湖,辅以廊桥栈道架设其间,美化环境;设置洗衣房、足球场、篮球场等场地,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远在异国辛勤开拓的海螺人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自己动手建设家园

  抓安全,他们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印尼籍新进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安全意识淡薄,操作过程中易引发安全事故,为及时堵塞安全管理漏洞,树立安全操作行为准则和规范,公司结合印尼当地实情和安全管理惯例,搜集印尼当地安全环保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相关内容进行翻译,制定下发了符合公司要求的《安全教育管理办法》、《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等,研讨通过了《安全奖惩制度》。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现场安全CIS体系建设,设计制作2000余块厂区示意图、各类印尼语安全标示牌、警示牌,悬挂到现场各作业点;设置安全专项资金,购置各类冰冻饮料和防暑降温药品,在分厂建立医疗急救小药箱,在主要的地段区域搭建临时帐篷作为临时休息点,确保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条件下重点人群防暑降温工作的落实。

双语安全标识牌

  人心齐,泰山移。在南加海螺的建设现场,不分级别,不分肤色,所有员工同心同力,全力以赴,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让海螺在南加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2012年12月20日,A线窑尾第一根桩基顺利开钻,标志着熟料生产线A标区工程建设正式开始;2013年8月3日,窑尾预热器第一根立柱顺利吊装成功,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2014年2月9日,熟料线4.3×64m回转窑顺利合龙;6月18日,矿山石灰石破碎提前28天完成交安;8月23日,自备电站1#锅炉点火烘炉;10月28日,自备电站1#汽轮机组顺利并网发电;11月3日,石灰石破碎7.2公里长皮带顺利下料生产;11月18日,熟料生产线点火投运;11月27日,一期熟料生产线顺利达产达标;11月27日,首台水泥磨成功试运行;11月30日,首批水泥包装上栈台;12月30日,三台水泥磨全部投产。

南加海螺点火投运

  从2011年6月签署备忘录,到2014年11月18日点火投运,南加海螺共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如果从2013年3月施工单位搅拌站具备出混凝土算起,实际建设过程仅仅用了21个月。在海螺之前,外资投资建设一条水泥生产线通常需要5-8年时间,可以说,海螺创造了印尼同类工程建设的奇迹,刷新了外资企业在印尼国建设实体工厂的记录。

  目前,西巴、孔雀港项目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巴鲁、马诺斯项目前期报批报建工作稳步开展。

  海螺人用事实宣告,海外战略旗开得胜,首战告捷!

[Page]

挺进缅甸 再创佳绩

  印尼项目后,为进一步加快海外发展步伐,集团公司积极寻找合适的海外项目,经济活力日益体现的缅甸进入了公司视野,成为海螺国际化战略举措的第二站。

  2013年6月,缅甸工业部工业事业部下属的皎施水泥厂,受技术和电力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工厂生产一直不正常,缅甸工业部决定对该厂进行出让并组织国际招标。皎施水泥厂位于曼德勒省皎施县,拥有1条日产500吨生产线和18万吨粉磨能力,矿山储量7000万吨,另有后备矿山1亿吨,发展潜力较大,2013年7月,海螺决定与缅甸MIG公司组成投标联合体参与竞标,将之作为在缅甸的第一个项目载体。

  2013年9月2-8日,郭文叁董事长率团考察缅甸,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实地考察了缅甸工业部拟招标出让的皎施水泥厂,对拟选水泥项目妙勒、巴安的资源情况、市场前景、区位交通、原燃材料供应等建厂条件及项目可行性进行了深入调研。2014年5月上旬,郭董事长第二次率队到缅甸调研考察,与MYINT公司签署了曼德勒水泥项目、仰光粉磨站项目、曼德勒码头项目3个合作框架协议。

与MYINT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经过数月的多轮竞标和谈判后,海螺从全球近30家投标企业中脱颖而出,取得中标资格。2014年3月31日,海螺水泥会同MYINT公司与缅甸第三重工集团签署《皎施项目过渡期间协议》,4月1日,公司安排交接工作组进驻现场,7月8日,皎施项目400t/d生产线恢复性技改正式开工,迈出了实质性建设的第一步。改造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厂房认真梳理,实施了124项整改计划,逐步解决问题。8月1日皎施水泥正式恢复生产,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海螺履行协议合约的良好信誉。

皎施水泥恢复性技改

  2014年11月13日,缅甸海螺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BOT项目正式签约,此后,为尽快取得项目正式的经营许可证,对33项申报内容进行了汇编及多次修订,2015年1月5日,顺利通过缅甸投资管理委员会首次评审会议审查。

缅甸海螺5000吨生产线BOT项目签约

  目前,缅甸皎施项目新建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正式开工,老线技改效果显着、产销衔接有序;曼德勒水泥工厂、码头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花开遍地 捷报频传

  2013年9-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路一带”。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各成员国领导人就建设“一路一带”、加快互联互通、加强经贸合作达成共识。

  APEC会议刚刚结束,2014年11-12月,海螺就积极响应会议关于加强东南亚市场合作的号召,率团对柬埔寨、老挝进行考察,实地了解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水泥工业现状及市场情况,重点考察拟选项目的石灰石矿山,收集了较为详细的项目资料,分别与老挝湖南建材、老挝吉达蓬集团签署了水泥项目合作协议,与柬埔寨徐氏太平洋集团签署了框架协议,快速完成了东南亚市场的战略布局。

老挝琅勃拉邦水泥项目合作协议签订

  在海外投资新建水泥项目的同时,海螺发挥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优质的服务,积极承包国际水泥公司的海外生产线建设,出口余热发电技术装备和耐火材料等产品至巴基斯坦、土耳其、巴西、缅甸等国家,在国外客户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海螺海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赢得了机会。

  2014年10月22日下午,历时6个月3轮激烈竞标角逐和15天的艰苦谈判后,海螺正式与泰国SCG水泥集团签订老挝5000吨熟料生产线及配套9MW余热发电EP工程总承包合同。在此之前,集团公司陆续承接并成功实施了SCG集团3项余热发电EPC项目、2项CK450立磨技改EP项目,印尼SBI 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EP项目和缅甸MCL1水泥生产线自备2*20MW燃煤电站EPC项目,合作成立了耐火材料公司。

签署EP总承包工程合同

后 记

  从印尼到缅甸、老挝、柬埔寨,综览海螺的海外发展之路,我们发现,海螺的海外发展战略完全契合国家“一路一带”的部署,完全符合国家的战略规划,用行动响应了国家结构调整的号召,充分展示了公司决策层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东南亚的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完成,未来会紧跟国家‘一路一带’的发展大势,向俄罗斯、南非这样的国家扩展。”郭文叁董事长指明了海螺下一步的海外发展方向,我们相信,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海外市场一定会赋予海螺更大的成长空间,海螺也必将真正成为世界的海螺。让我们拭目以待!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目前海螺已在东南亚、欧洲、北美、非洲等地区拥有38家公司、41个项目,海外员工达3200多人。其中,海螺在印度尼西亚区域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规划布局优势逐步显现。

2019-07-05 09:18:57

这一年来,海螺集团以“一强三冠”和“一带一路”目标为引领,集团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奋力拼搏,迸发出了势不可挡的前进力量。

2019-01-02 09:31:46

1997年10月21日,随着香港交易所开市锣声的响起,羽翼初丰的海螺水泥在香港挂牌上市,开创了中国水泥企业境外上市的先河,开启了历史性航程。

2017-10-22 00:02:44

截止目前,集团形成熟料总产能2.44亿吨,水泥总产能3.13亿吨,发电装机容量1318兆瓦,型材产能76万吨。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201亿元,资产负债率27.26%,最大限度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17-10-17 13:36:39

今年7月由《国际水泥评论 International Cement Review》杂志主编出版的《全球水泥报告 THE GLOBAL CEMENT REPORT TWELFTH EDITION》发布了2016年度的世界七大水泥公司的榜单,其中我国安徽海螺集团首次“金榜题名”。

2017-07-31 11:16:59

5月的印尼正值旱季,气温居高不下。印尼首都雅加达,美加达商圈房地产工程现场热火朝天,印有“海螺水泥-建设美好印尼(Semen Conch-Membangun Indonesia Indah)”字样的散装水泥罐车,将一车车水泥运到搅拌站。

2017-06-09 14:25:32

5月26日上午,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登榜率队在柬合作方徐氏太平洋集团董事长符金川、马德望海螺董事黄华等陪同下,驱车赶往柬埔寨马德望海螺项目现场,检查指导项目建设工作。

2017-06-02 09:20:33

2017年3月17日,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赵振华在省办公厅、省商务厅、省外办、合肥市外办等有关领导陪同下,到缅甸海螺考察指导工作。缅甸海螺常务副总经理夏贤清和公司班子及二级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了赵副秘书长一行。

2017-03-21 09:19:50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2017年2月,马德望海螺正式取得柬埔寨矿产资源部核发的《石灰石采矿许可证》。至此,马德望海螺公司项目前期关键权证批文已全部取得,公司上下正在围绕12月28日点火投产目标全力推进。

2017-03-12 09:31:34

伏尔加海螺水泥项目位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该州与安徽省属友好合作省州,位于伏尔加河流域经济带,距莫斯科约900公里,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河横穿境内,铁路、公路和水运等交通条件便利。乌州是俄罗斯重要的航空和机械工业基地,是俄罗斯航空工业领域中心。2015年被世界银行评为俄罗斯最具商业潜力的城市,投资环境位列俄罗斯第二位。

2017-01-03 09:15:28

应柬埔寨马德望海螺水泥项目合作方邀请,10月中旬,海螺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任勇率团赴柬埔寨访问考察。访问期间,任勇总经理到马德望海螺项目现场实地考察指导项目建设工作,并就柬埔寨市场、资源等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

2016-10-20 09:35:44

2011年上半年,海螺集团先后4次派遣考察组赴印尼考察,2011年6月30日,海螺集团与印尼工业部、安徽省国资委在雅加达共同签署了水泥项目合作备忘录,拟在印尼南加里曼丹省、东加里曼丹省等地投资建设水泥厂。

2016-08-24 09:43:48

2015年12月17日,安徽省副省长花建慧带领省商务厅厅长张箭、合肥海关副关长贾江等一行到海螺集团调研指导工作。海螺集团董事长高登榜率公司领导任勇、齐生立、王建超、吴斌、丁锋和有关部室负责人热情接待了花副省长一行。

2015-12-23 09:36:32

2015年12月3日,由西班牙埃菲通讯社、美国彭博新闻社、新加坡联合早报、欧洲新闻图片社、法国《论坛报》、日本朝日新闻、韩国《朝鲜日报》、东盟财经社、澳门商报网、中国日报社等媒体组成的大型境外记者团20余人,走进安徽海螺集团,聚焦海螺在新常态下的新作为以及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海外布局发展情况。

2015-12-07 14:14:54

据报道,中国水泥行业领军企业——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布局东南亚市场,利用优势产能走国际化合作的路子,在国际市场资源配置竞争中博得先机,赢得发展新机遇。

2015-12-04 14:04:22

这是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来,海螺集团顺利建成的第一个海外大型EPC总承包项目。该项目的顺利成功点火投产,并达产稳定运行,对集团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抓住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带动国产水泥装备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015-09-23 13:25:10

7月31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重工")在洛阳举办新闻发布会,联合老挝Phonesack集团、巴基斯坦先锋水泥公司、海螺水泥等国内外产业巨头,宣布全面贯彻和实施国际标准与国际规范,携手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2015-07-31 12:14:28

4月2日下午,安徽省副省长花建慧率省外办主任王信、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本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安徽分公司总经理马卫星等一行来海螺集团总部调研公司“走出去”战略实施情况,现场协调解决企业“走出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15-04-09 09:11:22

云南区域各子公司克服距总部较远、人力资源相对缺乏等不足,立足自身实际,通过建机制,带队伍,抓培训,强基础,建章立制,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并积极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强化技术保障体系、加大设备点巡检力度、完善专业管理体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大延长设备运行周期。

2015-03-31 14:44:53

2015年2月7日,安徽芜湖,海螺水泥与老挝湖南建材公司成功签署了老挝琅勃拉邦水泥项目合作协议,距离1月28日,与吉达蓬集团在老挝万象签署的万象水泥项目合作协议,仅仅过去10天,又一次展示了“海螺速度”,彰显了海螺海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5-02-28 13:43:09

2014年,是海螺集团成立18周年的喜庆之年。18年来,海螺励精图治,奋进雄起,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快速崛起之路,创造了我国水泥工业一个又一个奇迹,构建了一座又一座丰碑。海螺的发展之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海螺这几年的发展方式、发展道路,就是我们讲的怎么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15-01-06 10:58:20

2013年3月26日上午,海螺水泥在香港万豪酒店举行2012年度业绩推介会议。董事长郭文叁表示,未来三到五年,公司将大力推进收购兼并的力度和步伐,公司过去主要是以新建项目为主,目前新建项目审批较难,成本较高,因此公司已将收购兼并作为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式之一。

2013-04-02 13:46:07

As of December 31, 2024, there are 87 cement clinker lines in Hebei Province. Among them, the 4000t/d cement clinker line of Baoding Zhonglian Cement Co., Ltd. and the 4000t/d cement clinker line of Laishui Jinyu Ji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eed to be supplem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