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氮氧化物的排放问题,水泥厂和政策制定部门一直饱受困扰,到底是应不应该实行超低排放,到底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标准定为150mg/m³、100mg/m³、还是50mg/m³最合理,众说纷纭!目前大众普遍接受的标准都是建立在技术所能达到的合理范围内。
在技术尚未成熟时,超低排放约束下,部分水泥厂通过SNCR技术加大氨水用量控制氮氧化物排放,但此举也会造成另一个污染物排放的困扰—氨泄漏!然而近日有学者向中国水泥网反映“据了解,过去认为SNCR技术并不能有效控制氮氧化物,是因为关于氨水用量带来的矛盾,但目前根据现有的情况显示,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发出质疑的是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教授齐砚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烧成系统脱硫脱硝技术,其学术成果多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在同中国水泥网的交流中,齐教授告诉我们“已有水泥生产线,通过分解炉改造,在氨水用量与国内其他生产线持平的情况下,排放浓度达到50mg/m³.”
同时,齐教授也指出除此之外,现阶段并没有严谨测量氨逃逸的检测工具,这也是目前存在疑点的地方。对此齐砚勇表示将亲自去水泥厂进行调研,通过最原始的方法:采用溶液吸收法,测定排放口烟气NH3浓度,掌握氨逃逸一手资料。
另外,齐教授补充到,目前大众混淆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根源,事实上氮氧化物产生的源头是在分解炉内,而远非大众认为的回转窑!了解源头对于研究如何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近200多条生产线的数据支撑下,齐教授告诉我们,在高温条件下,回转窑内的氮氧化物实际上是可控的,烟室烟气中可以达到零排放!“当做到回转窑氮氧化物排放为0时,但分解炉氮氧化物排放依然会很高!因此实际上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分解炉内!”
齐教授认为业内对于氮氧化物排放的源头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源在窑内的高温影响,“温度高氮氧化物排放并不一定会高,过去认为温度高时氮氧化物含量就会高,这种说法其实并无严谨的科学依据!原因在于化学反应同时需要氧气!在生产作业时,通过控制氧气含量,便可以控制回转窑内的氮氧化物排放!”
同理,根据温度和氧气,齐教授也解答了中国水泥网关于氮氧化物成因的困惑“目前,在氮氧化物排放的根源上,热力型氮氧化物排放可以通过温度和氧气进行控制!所以目前主要是燃料型污染排放占主导地位!”
此外,齐教授告诉记者,为了有更多的数据支撑,他将继续深入一线水泥厂进行实地调研测查,并将带着自己从实践中得到的数据成果参加中国水泥网于5月30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2019中国水泥行业超洁净排放技术交流大会”。届时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