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五年的设计规划、三年的施工建设,2023年11月15日,由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西藏美术馆正式开馆!这是全区首个自治区级的,美术馆,也是全国唯一采用工业遗迹改造而成的省级美术馆。
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力推的西藏文化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项目,西藏天路将工业遗址元素巧妙融入设计,将具有西藏红色工业象征的拉萨水泥厂“修旧如旧”,变身拉萨新地标——西藏美术馆。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32825平米,主要建设内容分为ABCD四个区。美术馆以“喜马拉雅的钥匙”为理念,保留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老水泥厂的工业氛围,建构从北向南的艺术长廊、由西向东层层递进的主展馆及串联四方的环形展廊,创造出群体空间丰富、具有西藏特色的美术馆空间。
现代工业的回忆
拉萨水泥厂是西藏当代工业重要遗存,在它基础上改造修建西藏工业博物馆,既是工业价值的再生利用,也能帮助更多人感受西藏现代化的脚步。拉萨水泥厂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1960至1961年,土立窑建成并投产;1967年,湿法回转窑建成并投产;2004年8月,新型干法窑投入使用;而到了2011年,机立窑正式停产。从湿法回转窑到新型干法窑,从“拉萨水泥厂”摇身一变到如今人们口中的“拉萨地标”。历经岁月风霜,这座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泥厂,作为西藏工业文明的象征,见证着由机械代替人工,见证着产能逐渐提高,更见证着西藏工业的成长。
虽然现代工业的升级和转型已经淘汰了许多落后的工厂,但是“大国工业”精神和“老西藏”精神等传统工业精神将被永远缅怀和记录。这些精神将继续激励新一代中国工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工业氛围十足的美术馆
西藏经济文化发展,都离不开西藏工业的贡献。以下是改进后的文本: 在旧西藏时期,由于缺乏现代工业,广大农奴的生产生活物质极度匮乏。然而,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藏现代化建设,西藏的建材、交通、电网、通信、网络、纺织和食品加工等现代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这极大地改善了西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革命前辈们不畏艰苦的自然环境,带领西藏人民群众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创建并完善了西藏的交通网络、电力网络和通信网络。这不仅实现了西藏与祖国大家庭的互联互通,还带领西藏人民构建了现代工业体系。这使得西藏人民能够与全国人民一道享受发展成果。
为了使美术馆更好的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展示西藏工业记忆,自治区主要领导强调充分利用老水泥厂原有设施和条件,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原貌,该加固的加固,该维修的维修,切实保持好原有特色风貌……要把西藏美术馆作为拉萨地标建筑来建设,作为艺术殿堂来打造,作为交流窗口来利用,作为历史建筑来建造。
西藏美术馆不仅记录了西藏现代工业从无到有,再到如今推动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也填补了西藏没有省级美术馆的空白,是西藏自治区精神文明领域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这里有沧桑历史,也有美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