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在成都召开2018年水泥行业50强企业参加的论坛会议,乔龙德会长发表了意见。乔会长在讲话中有很大篇幅讲到了提升排放标准,并将此列为创新提升标准重点。(见《中国建材报》报道)乔在会上提出,靠标准创新提升带动行业升级,带动行业提高发展质量,靠标准提升使一部分相对落后的产能退出市场,这样结构优化才有支撑。在按新标准(指现行标准)达标的同时马上进一步制订新的排放标准,新的标准如果有一半企业能够达标就可以大胆推开。
乔会长表示,河南、江苏等省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排放标准,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下一步新的排放标准要朝着烟尘排放小于10毫克,二氧化硫排放小于50毫克,氮氧化物排放小于100毫克,我们都应该形成并达到这样“10、50、100”的排放标准,只有这样水泥行业才能在社会上站立,在经济发展中挺立,否则将无法立足。让水泥行业得到人们的尊敬才能称得起是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行业。
对于水泥生产过程造成对环境的影响乔会长有如此清晰认识,还真得赞一个。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现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出台前,环保部多次给出了将会是史上最严的标准讯息。但到底能严到什么程度,一时众说纷纭。当时,也有少部分地区提出了严于当时国标的地方标准,有(氮氧化物)下降幅度四成的,有更厉害的高达八成的。不可否认的是协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水泥企业“叫苦”,对推行SNCR工艺脱硝质疑也不少。
现在,有江苏、河南两省提出了地方排放标准,氮氧化物比现行国家标准下降幅度高达七成五。只在火电行业实现的超低排放在水泥行业也将成为事实。近河北省也公布了征求意见稿,要求在2020年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稍有不同的是氮氧化物排放小于150毫克)。
这次协会对地方推行更严(称为严之有严更为恰当)的排放标准态度很明确,乔会长要求向他们学习。进而提出,水泥行业不仅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要(在建材行业)率先实现,而且要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净化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率先以最新、最高的标准达标。并将此列入2018年工作要实现突破之一,提出要立即动手制定更高的排放标准。还十分清楚向50家大企业“喊话”,要向“10、50、100”排放标准看齐。50 家能达“10、50、100”标准的话,新标准还有什么不能推开的呢?
地方推行水泥行业超低排放已经起步,水泥协会态度积极支持,跟进标准修订工作。环保部每年发表一版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水泥产品一直列为高污染产品(GHW)。在污染物排放上,平板玻璃中SO2、NOx、烟尘比重污染工艺减少 50%的浮法工艺,因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列入不宜予以限制的生产工艺,即浮法工艺可从平板玻璃高污染产品(GHW)中除外。同理,当水泥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降低了一半还多,达到了超低排放,届时,新型干法工艺生产的水泥也应从水泥高污染产品(GHW)中除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