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料控销时代这一趋势在安徽江北海中建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海中建材”)成立后愈加明显。
根据“天眼查”数据平台显示,海中建材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地为芜湖。主要经营范围为水泥、熟料、砂石骨料、金属材料(除贵金属)、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化工产品及原料(除危险化学品)销售。股东信息则显示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两者出资比例分别是51%和49%。
有业内人士分析,海中建材成立初衷可能是两大龙头企业为了控制区域内的熟料外销。如果确实如此,联合公司未来极有可能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进而将华新等企业纳入联合公司体系,从而控制整个长江流域的熟料外销,最终形成较强的控制力。
海中建材目前运行情况如何尚不得知,但从参与双方如此大力度推进来看,正式全面运营后影响力不容小觑。“对于参与企业来说此举会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也能相应降低错峰停窑对于企业的影响。”上述人士认为。
在谈到水泥企业成立联合公司,不得不提的就是成立于2017年初的全国首个水泥管理公司——淄博联和水泥。在其介绍中,可以看出该公司是一个交易平台,使平台内的水泥企业间实现统一销售、统一供应、统一物流等。“淄博联合水泥更多是对区域内水泥销售进行控制,海中建材则是直接从水泥的源头熟料进行控制。”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早些时间,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郑建辉提出的熟料销售控销时代。郑建辉在文中表示伴随着熟料企业集中度的提升、错峰生产对熟料生产的阶段性压减以及环保对行业的倒逼,大企业减少熟料外销的迹象变得越来越明显。
对于控制熟料的原因,一方面正如郑建辉所说与错峰生产有关。错峰生产对熟料生产的阶段性压减,企业库存压力大减。在此背景下,错峰生产执行期熟料产量出现大幅下行。熟料的库存减少,大企业必然需要优先保障自用的熟料,进而减少了熟料的外销。另一方面则是海螺等大型水泥企业正在加紧增加自身体系内的粉磨站产能。
控制熟料共识一旦形成,受打击最大的莫过于下游无熟料产能的粉磨站。2017年不少地区的熟料价格与水泥价格发生了倒挂现象(即熟料价格高于水泥价格)就是最有效的例证,尤其华东地区的企业更为明显,粉磨站生产空间越来越小。“社会粉磨站正逐步退出,两家企业不排除未来收购粉磨站。”文章开头所提及的业内人士说。
“无论是对于熟料外销的控制,还是提高自身的粉磨能力,打压社会粉磨站最终目的可能都是为了让水泥价格更可控。虽然粉磨站在过去一直承担着水泥熟料企业和需求之间的桥梁,但是在水泥需求逐步减少,市场竞争恶化的情况下。粉磨站出于自身的考虑,更容易低价竞争,破坏市场稳定。”另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2017年水泥价格长期维持高位,除了错峰生产造成的供需不平衡,与行业之间良好的自律也有很大关系。控制熟料的外销进一步提高了大企业对于市场的把控能力,特别是减小社会粉磨站价格战等因素的干扰后,水泥价格越来越可控。
水泥价格可控对于水泥企业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但对于下游商混、管桩企业来说未必如此。曾有管桩企业表示由于行业特征,管桩企业与工程项目之间的合同并不能随着水泥价格上调而灵活调整,混凝土企业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