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苏省水泥产业运行现状分析

2017-11-24 09:54:52

本文摘录了《江苏水泥市场:群雄角逐的第一消费大省》第二部分内容:水泥产业运行现状分析。完整详细报告与数据欢迎订阅《水泥观察》。

2.1 产量连续两年萎缩,2017上半年增长3%,重回上升轨道

  2016年,江苏省水泥产量1.8亿吨,位居全国第1位,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7.5%,产量小幅萎缩0.13%,不过萎缩幅度较2015年已远远缩窄。今年上半年,江苏省水泥产量增速达3.1%,产量重新回到上升轨道,基建的回暖给江苏省水泥需求形成支撑。从人均水泥产量看,江苏省2016年人均生产水泥2.25吨,自1976年以后,江苏省人均产量持续领先全国,目前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11.15公斤,位居全国第8位。

图11:江苏上半年水泥产量重新上升轨道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生产分布上看,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水泥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7个,其中徐州产量最大,达到2755万吨,常州也超过了2000万吨,为2188万吨,盐城、无锡在1800~2000万吨之间,镇江超过1500万吨,泰州在1300万吨左右,南通达1100万吨,这七个地区合计产量占全省比重达72.28%,其余均在1000万吨以下,淮安和南京最低,分别为587万吨和683万吨。从人均水泥产量来看,镇江市人均水泥产量最大,为5吨/人,是最小的南京市的6.04倍,常州也高达4.6吨/人,徐州、无锡、泰州、盐城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图12:江苏省水泥产量分布情况(>1000万吨的地区占比72.2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各地级市的供求比散点图(供求比为估计值,为产量比重与固投比重的比值,>1为输出型,<1为输入型)看,可以明显看出,南京、苏州地区是输入最明显的地区,而常州是流出大市,徐州与宿迁、枣庄及豫北地区都有水泥的相互流动。

图13:江苏省各地级行政区供求比散点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2.2 2014年开始熟料产能持续小幅萎缩 (4000 t/d,5000 t/d]占64%

  1980年,江苏省邳州水泥厂700t/d生产线作为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进行点火投产,是在原四级旋风预热器窑的基础上技改而成;1988年徐州霸王山水泥厂也投产一条700t/d的预分解窑生产线、1990年宜兴水泥厂也投产一条700t/d生产线。但是,直到1996年,较大规模的生产线才开始出现,其中吸引外资建设的大连华能-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现为江南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投产了4000t/d的生产线,由中国水泥厂技改的2000t/d生产线也进入试生产。2003~2004年随着新线的投产,江苏新型干法出现翻倍式增长,2007~2009年年均增速也超过了15%,2011、2012年每年投放465万吨的熟料产能,2014年开始熟料产能不再增加,反而逐步下滑。截止2017年11月底,据中国水泥网统计,江苏省共有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52条,新型干法熟料总产能达6217.2万吨。

图14:2014年开始江苏新型干法熟料产能不增反降,逐年小幅萎缩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生产线规模情况看,现有新型干法生产线中(4000 t/d,5000 t/d]的生产线占据主流,产能比重达64.32%,(2000,2500]比重位列第二,占15%,另外5000t/d以上的生产线有4条(含两条万吨线),(3000,4000]的有1条,另外仍有9条2000t/d及以下的生产线(有7条是特种水泥生产线)。

图15:江苏省新型干法生产线熟料产能按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有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的分布的有7个,其中32.4%(2000万吨)位于常州市,20%位于徐州市,南京、镇江、无锡在800~1000万吨左右,盐城、苏州生产线分别有2条和1条,熟料产能在200万吨以下。

  按照苏南(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苏中(扬州、泰州、南通)、苏北(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苏中没有熟料生产线,苏南熟料产能占全省的78%,苏北占22%。

图16:江苏省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2.3 新型干法熟料利用率75% 去产能加速推进

  2010~2016年间,江苏省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熟料及磨机)2158万吨,其中磨机是1743.5万吨,占80.79%,2012年是落后产能淘汰最多的一年,达755万吨。江苏省提出,2017~2020年再计划压减水泥产能600万吨,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实现240万吨水泥产能的退出,去产能加速推进。2016年,江苏省新型干法熟料产量占熟料总产量的比重达99.8%左右,仅0.2%的熟料由两家JT窑企业生产(合计熟料产能68万吨)。

图17:2010~2016年,江苏省淘汰水泥产能(熟料及磨机)情况(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2016年,江苏省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利用率为74%(以设计产能的1.1倍计算),近两年来维持相对平稳,新型干法熟料产能过剩26%,长期以来受到外省熟料的冲击。

图18:江苏省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利用率近三年来处于高水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运转率情况看,今年一季度依然维持低位,但较2016年同期有所上升,二季度高达96.34%,三季度有所回落,前三季度整体水平与去年相差不大。2017年11月,江苏省建材协会要求,11.1~12.31期间,省内企业平均每条窑要求停20天。

图19:江苏省水泥企业今年前三季度运转率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2.4 1~10月江苏价格累计上涨超25%,淡季虽有回调但旺季攀升强劲

  2017年10月,江苏省P.O42.5散装水泥均价为348.76元/吨,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13位。今年一季度,江苏水泥价格先跌后涨,节后2月底价格上调,3月均价环比大涨7.45%,4、月份环比继续保持6.06%的强劲涨势,5月涨幅有所回落,6月止涨下行1.49%逐步进入淡季,7月下挫3.58%,8月跌幅有所收窄,20日开启下半年第一轮熟料价格上调,水泥价格随后跟进,开启旺季行情,9、10月份水泥价格完成两轮上调,进入11月价格上调加速。1~10月,江苏价格累计涨幅超过30.8%,年内涨幅位列全国第一。

图20:江苏省P.O42.5散装水泥平均价格走势(元/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2.5 近五年来,江苏省水泥行业年均利润超过56亿元

  近五年来,江苏省水泥行业年均利润超过56亿元。2014年,江苏省水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32.82亿元,创历史最高,实现利润总额66.54亿元,仅次于2011年,销售利润率达到9.08%。2015年受需求萎缩价格下跌影响,营收规模有所萎缩,但销售利润率依然维持在7.5%。2016年,受受9月以后江苏省水泥价格持续上涨推动,行业利润总额有所回升,估计在55亿元左右,销售利润里达8.4%。2017年上半年,江苏市场水泥价格继续上行,行业企业效益继续进一步提升。

图21:近五年来,江苏省水泥行业年均利润超过56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为估计值

※完整报告与数据,欢迎订阅《水泥观察》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本文摘录了《江苏水泥市场:群雄角逐的第一消费大省》第二部分内容:水泥产业运行现状分析。完整详细报告与数据欢迎订阅《水泥观察》。

2017-11-24 09:54:52

本文摘录了《安徽水泥市场:一家独大 群星环绕》第二部分内容:水泥产业运行现状分析。完整详细报告与数据欢迎订阅《水泥观察》。

2017-11-06 09:44:42

2016年河北水泥市场遭遇两件重大事件:环保督查风暴及金隅冀东合并,两件事情的重叠带来了区域水泥价格大幅上涨、企业及区域行业利润大幅提升的结果。2017年河北水泥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将如何发展呢?

2017-01-03 13:40:35

年初以来,江西市场需求超预期收缩,区域水泥行情明显趋冷。至7月底,江西省P.O 42.5散装水泥价格较年初下跌了近70元/吨。年内有不少新增产能释放,在需求已向下的背景下,这些新增产能无疑对市场形成巨大压力。为此,笔者近期深入江西各区域市场进行调研,走访区域龙头企业,摸清主要水泥生产地与消费地的市场情况,以呈现当前的区域供需格局与市场竞争态势,为行业或企业的未来发展决策作参考。

2014-08-20 08:50:25

福建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连接处,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省内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此外,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获得巨大的政策支持。多年来福建省水泥工业在拥有“地利、资源、政策”三大优势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今后在全省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以及水泥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的情形下,区域水泥市场将如何演绎?当地龙头企业又将如何顺势而为?本文在此作一简要分析,以供鉴飨。

2014-05-04 13:17:33

山西省地处华北地区,在中原地区呈长条形,东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与内蒙古毗连。自“十一五”以来,山西省经济发展呈现特有的“过山车”式增长。跟随全省经济的发展脚步,全省水泥工业在2008年进入了发展高潮,国内大型水泥企业纷纷入驻,产业结构快速调整,也推动了产能和产量的快速增长,水泥市场也上演了“过山车”式发展。

2014-03-26 10:45:00

Recently, the local weather conditions in China are not good, the recovery of market demand is insufficient, the price of concrete is mainly stable, and the local pressure is falling. From September 12 to September 18,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93 points, down 0.21% annually and 10.83%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