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央企兼并重组的逻辑和路径

2015-05-06 09:25:04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12年来,央企兼并重组的传言从没有如此多过。在南北车合并后,关于央企强强联合的传言甚嚣尘上,惹得有关的各大央企赶紧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传闻。央企重组的背景是真的,动因是真的,只是有些媒体曝料的信息常常是不准确的。央企重组虽然有动因,但应该理性分析,不能抱有过早、过高的希望。央企合并重组将以分类为基础,目前分类方案还没有出台,大规模的重组可能不会马上出现。

  大规模重组不会马上出现 须从央企地位与使命来考虑

  4月27日,媒体发出关于“中央企业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数量或减至40家”的报道。受此消息影响,当天A股“中国”概念股集体涨停,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电建等,股市骤然升到4500点。国务院国资委当日傍晚发布声明称,经查,该消息未向国资委进行过采访或核实。

  由此来看,因为现时没有计划,也没有“40家”的说法,意味着重组的高潮以及减至40家现在是没有可能的。然而,这并没有否认央企重组这个事情,更没有否定央企兼并重组的方向。

  确实,国务院国资委成立12年来,央企兼并重组的传言从没有如此多过。在南北车合并后,关于央企强强联合的传言甚嚣尘上,惹得有关的各大央企赶紧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传闻。央企重组的背景是真的,动因是真的,只是有些媒体曝料的信息常常是不准确的。央企重组虽然有动因,但应该理性分析,不能抱有过早、过高的希望。央企合并重组将以分类为基础,目前分类方案还没有出台,大规模的重组可能不会马上出现。

  历史地看,大企业宜合宜分,都与全球经济形势、产业演进阶段、国家政经战略、企业竞争对手变化、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央企之间的兼并重组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其中牵扯很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缺少国家层面的推动,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当然,央企合并有内部和外部的力量推动,要讲国家意志,更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自愿原则。

  央企是“国家队”,央企的兼并重组必须从其地位与使命来考虑,综合来看,要从是否有利于以下六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国力增强,二是国际竞争,三是国际安全,四是国家活力,五是国家稳定,六是国资增值。

  是否有利于国力增强。在一些关键性行业,中国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偏低,而中国要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则需要具有相当实力的大企业来获得研发和销售优势。从此轮央企合并重组的特点看,无论是南北车的合并重组,还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合并重组,都是具有战略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这样的强强合并,有助于减少中国企业之间的内耗,避免恶性竞争,带动中国整体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品牌效应。

  是否有利于国际竞争。在中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背景下,央企应通过强强联合重组,增强国际竞争力。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也是重新构筑国际分工格局的过程。从目前情况来看,本轮央企合并重组的瞄准对象并非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企业,而是对具有战略重要性行业中的巨头央企同类之间进行强强联合。反之,暂时不会排到日程上去的。因此,“一带一路”上的交通运输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能源建设相关产业、商贸与文化旅游产业、信息产业都可能成为热点。

  是否有利于国际安全。从积极意义说,经济危机带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洗牌。这是大企业抄底的好时候,强强联合抵御风浪也是一种选择。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以压低价格为主要方式的低层次无序竞争,相互倾轧,因此整合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利益必须符合国家利益。

  是否有利于国家活力。在非垄断行业,要提高其竞争力,例如电信运营商的市场目前还是在国内,还需要竞争,越是这样的竞争,越有利于民生,对国内垄断容易失去活力。像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这样的央企,如果合并之后对国内垄断,很可能推高价格,对于这样的央企,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竞争,不应该合。目前石油、电力行业的合并重组几率非常小。从长期看,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化,传统产业的调整也会伴随一系列的企业重组,以争取行业活力。

  是否有利于国家稳定。央企重组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程,没有两三年是合并不起来的。眼下,对央企而言,是保增长、国资改革和反腐败三大主题的交合期。假如大规模无序地进行兼并重组,容易扰乱改革节奏。

  是否有利于国资增值。判断企业兼并重组是否成功的标志,不是兼并重组工作最后是否完成,而是能否形成协同效应发挥体系性优势,是保值增值。如果追求一蹴而就,超级公司未能在短期能协同,强强联合反而会适得其反。

  显然,中国企业正在迎来与全球企业接轨的重组潮,兼并、分立、剥离等各类重组动作的频率都会升高。因此央企重组潮是可期的,央企将在未来的一段时期,由内而外地革新以做大做强做优。但是,这个时期是有条件的,不是马上就来的。目前,一些股民疯狂进入央企合并概念股,有被套的危险,应予以警惕。

  需要注意的是,强强联合与兼并重组是有区别的,它仅仅是企业扩张性重组中的一种现象。从方式上来看,央企兼并重组路径预计可以作如下设计:

  第一条路径是“合并同类”。按业务相近、优势互补、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比较优势最大化的方向。这一层面的重组是紧紧围绕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做大企业规模、做强企业优势。

  第二条路径是采取“混合所有制”。国家将列出“负面清单”,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包括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等行业和关键领域,底线需要守住,发挥国有经济在其中的控制作用。除此之外的企业则逐步退出或进行重组,其路径是开放管理服务外包、开放特许经营权、开放新建项目产权、开放垄断企业存量格局等。

  第三条路径是企业集团内部的纵向集结。纵向联合方式目前主要在两个层面进行:一是类似于中石油、中石化内部上市公司的整合,二是央企某个行业上下游的整合。许多大型央企在原有业务重叠、多级法人体制的低效率弊端下,又增添严重的主业重叠和关联交易,与国际资本市场规则相冲突。因此,集团内部的整合成为做强做大的必要前提。

  第四条路径是合资重组和跨国并购。随着“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企业境外投资新政策的实行,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机遇和并购效率都在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重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就是要加大合资重组的力度,推动有条件的大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真正实现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中国企业2013年进行海外并购的规模超过600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海外投资国,这个势头也越来越强劲。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1-10-26 17:43:54

中联水泥的成立与发展,每个阶段都注定与使命相伴,与责任同行。从她一开始,就承载了集团发展水泥业务的使命,承载了我们国家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使命,而且在改革与发展的许多关键节点,中联水泥都一马当先冲在前面。

2019-06-28 10:56:26

中国联合水泥是如何在二十年间取得如此成绩?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曹江林,中国联合水泥董事长、党委书记崔星太和中国联合水泥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孙建成在接受中国水泥网专访时都给出了答案,现在让我们跟着他们的步伐一起回首中国联合水泥的过去,展望她的未来。

2019-06-28 09:08:39

2018年是混凝土电杆行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行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以混凝土电杆市场招投标政策转向为契机,有效遏制过剩产能的增长,行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取得了新的进展。

2019-02-13 10:55:00

2016年8月26日,两材重组一时成为行业内外,乃至国内外热议并高度关注的重大新闻。当时中国建材报对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进行了专访,发表了题为《是巨龙就要腾飞》的报道。

2017-08-24 17:21:14

7月14日,中国建材集团召开2017年上半年工作视频电话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交流会和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培训班精神,系统总结了中国建材集团上半年工作,表彰了第一阶段压减工作先进企业,全面安排了下半年工作。

2017-07-15 00:38:51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表示,2017年是充满了希望与机遇的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回顾已经取得的成绩、着手正在推进的改革、展望将要实现的目标,这些厚实的积累,赋予我们更加坚定的信心,给予我们迎难而上的力量。

2017-01-01 00:28:3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2016年会长全体会上的讲话

2016-09-01 12:06:12

8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出席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重组大会暨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听取重组情况报告,并作重要讲话。

2016-08-28 09:16:33

8月26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重组大会,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标志着我国建材行业开启大企业重组模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迈入新的阶段。

2016-08-27 08:26:05

7月29日,中国建材集团召开2016年上半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培训班的会议精神,系统总结了中国建材集团上半年工作,全面安排了下半年工作。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作重要讲话,副董事长姚燕主持会议,总经理曹江林作半年工作报告。

2016-08-01 10:32:36

重重危机之下,水泥行业承压巨大,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否则难以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压力。换而言之,化解产能过剩,转型阵痛之下成为水泥业“向死而生”的供给侧改革。

2016-03-31 10:29:35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12年来,央企兼并重组的传言从没有如此多过。在南北车合并后,关于央企强强联合的传言甚嚣尘上,惹得有关的各大央企赶紧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传闻。央企重组的背景是真的,动因是真的,只是有些媒体曝料的信息常常是不准确的。央企重组虽然有动因,但应该理性分析,不能抱有过早、过高的希望。央企合并重组将以分类为基础,目前分类方案还没有出台,大规模的重组可能不会马上出现。

2015-05-06 09:25:04

2014,风起云涌。兼并重组、协同处置、国企改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水泥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2015-02-02 09:50:18

2014年转眼过去。这一年里,我们延续着2013年的良好开局,也遭遇了市场持续走低的困境,但总体来说,这一年我们将迎来圆满的收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今年11月,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696亿元,同比增长5.49%,全年利润总额有望超过2013年,实现历史高位。

2014-12-31 11:06:18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from China Cement Market Data Center, the demand in Northwest China is weak, the demand in Guanzhong of Shaanxi has reached the peak, but the enterprises have stabilized the price to support the market, and the pressure of dark drop is looming; the price depression in Ningxia continues to impact the market in Gansu and Shaanxi; the situation of maintaining stability in Xinjiang is remark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