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超(左)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金良(右)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2015年3月11日,海螺水泥、中国银行签署《“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中国银行总行举行,此次协议签署为进一步巩固中国银行和海螺水泥双方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积极支持海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海外项目实施,探索建立新常态下全球战略银企合作伙伴关系,在双方友好合作基础上,签署的中国银行、海螺水泥《“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协议》,必将为海螺“走出去”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签约仪式现场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文叁、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景彬、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勤应、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超、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周波、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刘田田、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刘剡;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陈四清、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金良、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唐小晴、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胡兴安、中国银行总行办公室主任梅非奇、中国银行总行信用审批部总经理李常林、中国银行总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刘坚东、中国银行总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高健等双方主要领导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双方领导合影
中国银行与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多年的合作伙伴,2008 年,双方曾签署了《共同支持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金融合作协议》,并取得了诸多成效。2014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这是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海螺水泥是中国水泥行业的领军企业,具有战略、资源、技术、 装备、资金、机制等竞争优势。海螺水泥自2011年开始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目前在印尼、缅甸等国已初步形成市场布局。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工作重点也将主要集中在带一路”区域,通过在海外新建项目和并购当地工厂的形式实现国内水泥富裕产能向境外的迁移。
[Page]
走出去:海外布局,与“一带一路”战略的“不谋而合”
2014年,在APEC会议上,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海螺水泥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发展机遇。事实上,近年来海螺水泥在完善国内市场布局、加快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在积极“走出去”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海外发展步伐,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培育新的增长点,全面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海螺集团与印尼工业部、安徽省国资委、香港昌兴集团签署水泥项目合作备忘录
从2011年海螺水泥在印尼南加建立第一个根据地起,海螺水泥的海外发展布局已经逐渐展开,开始迈出世界发展的步伐。近四年来,海螺已先后完成了对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周边国家的投资考察和规划布局,可谓成绩斐然。据了解,目前,印尼南加首条生产线已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建设,西巴、南苏、北苏、孔雀港等项目已开工或开展前期工作,全部项目建成后,印尼熟料、水泥总产能将分别达到2000万吨和2500万吨。在缅甸,海螺水泥在曼德勒与工业部合作的皎施5000t/d生产线项目已经开工,巴安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全部项目建成后,缅甸水泥总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2014年底,海螺水泥先后在老挝、柬埔寨与战略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此外,海螺水泥还先后组队对俄罗斯、蒙古、南非、巴西、马来西亚、越南等国进行广泛考察……
缅甸海螺5000吨生产线BOT项目签约
纵观海螺海外布局,无论是最初的印尼,还是后来的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与国家“一带一路”的部署不谋而合。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也势必给海螺水泥的海外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中国海螺成为世界海螺提供支持。
顺应新常态:积极布局海外,在世界市场上打造“海螺”品牌
作为水泥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海螺水泥已经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并拥有熟料总产能2.2亿吨,水泥总产能2.68亿吨,余热发电装机容量990兆瓦;海螺水泥2011年名列福布斯亚太最佳上市公司第3名,2014年名列福布斯全球2000强第603位。2014年,海螺集团实现汇总营业收入1303亿元,资产总额达1066亿元。
然而,作为传统资源性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任务繁重。在此情况下,近年来,海螺在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量的增长,更关注质的提高,始终坚持推进技术创新,水泥工艺技术水平已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海螺水泥在余热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RDF替代燃料、工业固废处理等技术方面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打造“海螺”这一品牌,“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是对海螺实力的诠释。
铜陵海螺两条日产10000吨熟料生产线
[Page]
在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当下,海螺水泥更在为企业、行业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作为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表示,在新常态下,产业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将落后的产能淘汰掉,将多余的产能消化掉。海螺目前的发展就在做着这样的工作。海螺西部发展就是用先进的技术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提升,而在海外布局本身就是将国内多余的产能通过技术和资金输送到需要的国家和地区。而“一带一路”发展举措,更加贴切地引领海螺在两个市场上的发展。此外,海螺水泥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在实现更好的“走出去”同时,也将海螺的先进技术带到了国际市场,让世界水泥了解海螺、了解中国水泥。
银企合作:助力海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海外项目实施
多年来,中国银行为海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服务,促进了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转型升级,也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业务范围和规模,实现了互利共赢,成为银企合作的典范。此次,与中国银行的合作将更好的为海螺水泥紧随“一带一路”的走出去战略提供保障。
据悉,中国银行与海螺集团在长期战略合作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银企关系,2006年起,海螺成为中国银行总行级重点客户。双方先后于2008年4月22日、2008年6月3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及《共同支持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金融合作协议》。到2015年1月底,海螺水泥在中国银行贷款余额达13.44亿元,中国银行给予海螺授信280亿元。
2011年以来,随着海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国银行及其海外分支机构和海螺进行了多次洽谈和现场调研,为印尼、缅甸等海外项目投资提供了全方位优质金融服务方案。同时,实行全球客户经理制,一点接入,多方响应,为海螺提供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
因此,相信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之上,海螺水泥此次与中国银行的合作,将进一步助力海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海外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