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趋严峻的雾霾天气将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河北的产业布局,或将影响河北省的长期发展,也将制约京津冀三地联合治理雾霾天气的效果。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京津冀三地产业布局应有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河北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低端产业,优化调整空间布局,将重工业向沿海地区集中。北京和天津应加强向河北的辐射,扩散资金、技术和人才要素,转移相关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如果没有最近几年的雾霾天气,京津冀地区地产业结构调整压力或许不会骤然增加,地方政府在应对时也许能够相对从容一些。
2012年底,天津市获得2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指标,计划在2017年之前用来替代5000万吨煤炭量,但天津在落实时面临一些问题,在一些专家看来,这些问题和环保系统对未来能源需求的研究不足有关。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十二五”规划中天津计划煤炭使用量上升1500万吨,上马一批燃煤站,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要求压缩煤炭使用量,当地只能采取保留新的燃煤电厂,对老的燃煤电厂和小型燃煤锅炉进行改造的方式来减少用煤量;与此同时,过去几年里,天津市的化工产业快速发展,新上马了一批项目,短期内很难移走。
河北的情况和天津类似,过去几年里,河北省的钢铁产能不断攀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设定的压钢减煤目标同样令河北压力骤增。
姜克隽告诉本报记者,中央在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压钢减煤的目标时,经历过一轮中央与地方的讨价还价,最终出台的目标,距离中央最初的期望有一些缩水,比如在压减煤炭的总量上,中央原本希望压缩30%,但最后各地的指标都低于预期,比如河北的压缩煤炭的目标数量原本为5000万吨,最终确定的却是4000万吨;中央原计划削减河北省的钢铁产能1亿吨,但在河北省的极力争取后,最终确定河北省到2017年底,钢铁产能压缩淘汰6000万吨以上。
在肖金成看来,河北发展了很多重化工业,比如钢铁、化工和建材等都是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有一些乡镇发展了很多低端产业,普遍技术含量不高,对环境影响很大。这是京津冀地区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机动车数量过多,排放大量的废气。
河北承接产业转移有限
2013年中央出台京津冀一体化规划,面临钢铁产能调整压力的河北曾对此抱有较高期望,河北着力于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希望能够从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中寻找到一些新兴产业,但从目前河北省的各级领导在多个公开场合的表态看,河北并没有能够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找到一条转型之路。
作为全国“钢铁老大”,河北省最近几年加大了对钢铁、水泥等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力度,但地方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青黄未接”的状态却没有得到改观。
肖金成表示,目前北京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对迁至河北的动力不是很足,加之河北的一些硬件和软件条件不是很完善,产业转移的短期效果并不乐观。他认为,未来河北应改善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各种基础设施,尤其是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成本;软环境包括精干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和比较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到河北去投资,河北和北京、天津的差距才会不断缩小。
调整京津冀三地规划
受到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京津冀三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位于北京和天津附近的河北省,以发展钢铁、水泥等重工业为主导,农业和工业占比远高于京津地区,而服务业与北京天津相距甚远,也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肖金成认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京津冀各市的功能应进行分工,才能加强分工与互补。
“三地应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提升功能分工的层次。其中北京市要强化四大中心功能,即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其他的功能可以向外疏解和转移;天津是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应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要发展高端产业,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医药产业等,建设具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现代制造业企业;河北各市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产业和功能性城市,增加对相关产业的吸引力。” 肖金成说。
姜克隽认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未来区域之间的产业联动将增多,应支持河北成为配套北京、天津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省份,在淘汰当地的污染工业基础上,将一些临近北京的地区打造成北京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