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意见要求,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同时,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在我国政府报告总要求中提到,要进行生态进一步改善,强化工业基础、工业创新发展。要求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技术创新,拓展“智能+”。水泥行业一直是传统工业的巨头之一,是工业的基础,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智能+”的目的都是运用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力,减少生产成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那么在我国几百年水泥行业发展历程中,也进行过很多的尝试改进。从我们水泥工业的刚刚起步摸索到水泥工艺品的发展,以及引进的新型干法水泥,近年来涌现出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都是一步步的尝试。
然而,仅仅如此显然不够,水泥行业要是想更高层次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就是需要进行智能化的探索。目前,我国水泥工业智能制造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新的观点,新的技术层出不穷。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推进,加之环保的限制,市场的需求,传统水泥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智能化升级也将越发迫切。
目前,水泥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高居不下且逐年上升、技术型人才常年缺少、生产线及水泥质量稳定性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智能化,可以解决劳动力的成本,形成完整的智能生产线,并且减少失误率,提高精确度。当然,智能制造对于水泥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生产技术的提升,更在于通过智能化的生产模式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未来的水泥厂应该是一个全自动化工厂,水泥厂本身也将更像一个巨型机器人,具有自我纠错、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对历史生产经营数据的分析,做出最科学、最高效的决策。
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水泥行业面临的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就需要水泥企业进行积极的创新改造,加快智能化升级步伐,挖掘技术性人才,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潮流,引领行业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