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一重”带给我的感动和思考

2019-03-07 09:22:41

应一重集团明忠董事长邀请,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走访中国的“乌拉尔”一重集团。

  应一重集团明忠董事长邀请,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走访中国的“乌拉尔”一重集团,随笔记下自己的感悟。
  全文如下:
  春节过后不久,应明忠董事长邀请,我第一次来到丹顶鹤的故乡齐齐哈尔,第一次走进中国的“乌拉尔”一重集团。

  那天我们穿过弥漫的轻雾,看到一排排红砖楼房和厂房,还有远远矗立的毛主席塑像,立即被一重浓浓的历史文化深深感染了。参观了工厂、倾听了讲述更是被一重的发展、一重人的责任和情怀深深感动和震撼。

  毛主席的感慨掷地有声

  一重集团的前身是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是由苏联援建的国家一类保密工厂。1950年2月19日,毛主席在与斯大林会面结束后,回国途中,与周总理一起专程到苏联乌拉尔重机厂参观。看到苏联的大型设备,毛主席感慨道,有朝一日,中国人民也要建立自己的“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回国后中央政府决定建立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并列为我国一五计划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工厂建设得到举国上下支援,从确定产品方向、厂址到建厂过程的重大问题,都由党中央、国务院过问,国家计委审定,一机部和建工部共同组织施工,中共黑龙江省委更是当作大事来抓,真正是全国人民支援重机厂的建设。1962年6月,周总理视察一重时说,你们这个厂可是“国宝”啊!为了建设它,我国人民每人投资一元,它可是咱们的命根子啊!从此一重也有了“国宝”美誉。

  1960年6月国家对富拉尔基重机厂建设工程验收,批准工厂建成投产,不久首台12500吨水压机和1150初轧机两大重点产品基本完成。几年后,一重人突破苏联技术封锁,凭借自己的技术力量,独立完成2800铝板冷、热轧机和30000吨模锻水压机的设计制造任务,质量均达到国际水平,标志着一重形成了独立承担大型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产品设计与制造由仿造向独立自主发展过渡,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成套重型机器产品的历史。可见一重在我国工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习总书记的指示意味深长

  201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一重”富拉尔基制造基地,并作重要指示。习总书记说,一重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立过功的,一重是中国制造业的第一重地。

  习总书记在视察过程中指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中国是有着近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粮食要靠自己,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习总书记意味深长的指示不仅是对一重,也是对全国的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业的期望和鞭策,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对中国重工业怎样成为世界一流、成为怎样的世界一流有了新的思考。

  从“以一为重”想到的又一种世界一流

  一重作为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肩负着保障国家国防安全、重大装备安全的神圣责任。经过60多年发展,可以说一重已经基本成为国际、国内各行业提供精良工业装备和优质现代服务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在某些领域的产品已达到世界极端制造标准。

  建厂至今,一重人始终不渝秉持着“以一为重,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开发研制新产品400多项,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00多项。一重按照“构思一代、研发一代、试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技术创新思路,逐步构建了以“基础科学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研究、批量化研究”于一体研发驱动型科技创新体系。拥有国家级首批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型机械行业唯一的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一个设计研究院和三个专业研究所,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120余项,展厅中可数到的中国第一或世界之最就有几十个,比如世界最重的2044吨煤直接液化反应器、世界首台万吨双柱斜置式油压机、新一代世界级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中国首套CAP1400反应堆压力容器等等。我看到的一重就是一座制造工厂的工厂,集智慧和力量于一身!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央企也应该有一种像一重这样的世界一流企业。不一定有特别大的营业收入,也没有特别高的经济效益,但是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国家利益大于企业效益;同时还是非常专业的,能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的,这是其他任何企业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级的重型装备集团还要积极争取国家资本金支持,加大研发力度,成立国家高端装备实验室,跟踪世界先进水平。这类企业的世界一流标准应该是,不唯规模而唯水平,不唯帐面利润而唯国家利益,不唯多元发展而唯专业一流。这种另类的世界一流,也是我们国家不可或缺的、必须应该有的。这种一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巩固的。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6月3日至6日,吉林省白山市委书记张志军率白山市经贸代表团赴京对接知名央企、拜访国家部委,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破解发展难题,为白山市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激发生机、注入活力。

2019-06-12 17:37:56

光阴如梭。明年就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后年中国将进入“十四五”。“十四五”靠什么发展?主线仍会是高质量发展。而作为这一切基础的,还是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是其中重要的课题

2019-05-08 09:10:22

应一重集团明忠董事长邀请,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走访中国的“乌拉尔”一重集团。

2019-03-07 09:22:41

近日,中国水泥网通过业内人士偶然机会获得了世界水泥协会(WCA)主席、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今年6月份给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的一封信。宋志平在信中与乔龙德集中讨论了关于取消32.5水泥、异地产能置换等行业热点问题。本文未经宋志平、乔龙德的同意,但因内容不仅涉及行业热点问题,也有行业政策决策,本着服务行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还是决定刊发出来,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的唯一标准!希望与行业百万从业同仁一起讨论思考。

2018-12-10 10:45:33

7月2日下午,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应邀率团对CRH在丹麦的预制混凝土业进行了考察,CRH CEO孟耐天等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2018-07-04 22:27:29

中国建材上市后,决定做大水泥业务,但水泥到底怎么做呢?是一个工厂一个工厂地建,还是联合重组?我认为应该是联合重组。

2018-06-07 09:40:18

7月5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一行访问北京金隅,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德义,总经理曾劲等领导在北京环球贸易中心公司总部与宋志平一行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助推水泥等建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亲切会谈。

2017-07-13 09:33:07

2017年伊始,各大水泥企业也陆续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在回顾和总结2016年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对2017年的工作有了一个新的部署和规划。这些企业2017年又有什么新动向?对企业的发展规划又有什么要求呢?为此,小编将各大水泥集团的年度工作会议做了一个整理。

2017-02-03 10:18:54

9月9日,由中国水泥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国际水泥峰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等行业领导及各地方水泥协会会长、秘书长,全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等280余人参加会议。

2016-09-09 20:26:26

新疆水泥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全国水泥行业一样严峻。截止2015年底,拥有各类水泥熟料生产线100条,水泥产能已由2005年的1700万吨发展到1.1亿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近100%。但“十二五”中后期以来,受需求大幅下降、新增产能大幅增加双重作用,新疆水泥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渐暴露,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突出,企业困难加剧。

2016-07-14 10:22:30

错峰生产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北方采暖区冬季雾霾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但随着错峰生产的不断实践,其意义与影响也向着纵深延展。不仅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水泥企业也有了错峰的决心与实践。

2016-03-15 10:19:23

3月9日,正值 “两会”召开之际,中国水泥协会在珠海召开了“2016年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C12+3峰会)”。本次会议主题: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

2016-03-10 13:24:04

在11月3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建材业年度经济论坛上,来自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建材企业、科研院所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良策,围绕“2015—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从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打造协同平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践行“一带一路”及“中国制造2025”、两化融合、“互联网+”等多角度切入,梳理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和目标,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

2015-11-03 21:28:43

新常态下,水泥企业更应该及时转变发展思路,通过淘汰落后、限制新增、联合重组、市场竞合、自律限产、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围绕“供给”多管齐下,保持供给与需求、销量与价格的动态平衡,争取良好的效益,进而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5-04-28 09:39:43

2014年转眼过去。这一年里,我们延续着2013年的良好开局,也遭遇了市场持续走低的困境,但总体来说,这一年我们将迎来圆满的收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今年11月,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696亿元,同比增长5.49%,全年利润总额有望超过2013年,实现历史高位。

2014-12-31 11:06:18

10月14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主持召开了遏制违规新增水泥产能专题座谈。黑龙江省水泥协会会长赵君认为水泥行业需要避免冲动和浮躁。

2014-11-05 09:32:11

回顾2014年上半年,我们看到淘汰落后、严控新增、并购重组、环保增压等主题依旧是行业运行的主线。面对产能过剩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市场环境,企业开始日益重视内部精细化管理的提升和外部新市场的开拓,无论是产业链延伸,还是进军海外市场,水泥企业在探索的道路上越来越胸有成竹。

2014-08-14 09:30:49

尽管2013年中国建材业绩不俗,但宋志平始终很清醒。他反复告诫干部员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作为大企业,一定要时时警惕,防微杜渐,一旦染上大企业病,今天的成绩就会付诸东流。他表示,在通往“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道路上,中国建材今后要投诸全力精耕细作,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深度整合,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4-04-25 1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