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从零起步到世界水泥大王的传奇

2014-04-25 15:10:01

尽管2013年中国建材业绩不俗,但宋志平始终很清醒。他反复告诫干部员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作为大企业,一定要时时警惕,防微杜渐,一旦染上大企业病,今天的成绩就会付诸东流。他表示,在通往“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道路上,中国建材今后要投诸全力精耕细作,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深度整合,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刚刚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选择了中美两位企业家作为2013年度商人。他们分别是宋志平和埃隆·穆斯克。穆斯克以善于创新而着称,有“新乔布斯”的美誉。宋志平则因在传统的建材和医药领域整合出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而备受关注。尤其是宋志平2006年3月中国建材香港上市开始,风卷残云般重组了900多家水泥企业,成为坐拥4.5亿吨产能的世界水泥大王。他的行业整合改变了水泥行业的格局和生态,也启迪了其他产业的企业家。

  中国建材靠什么成就了水泥传奇?后来者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本文将尽可能解答这一问题。

  对于中国建材来说,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1月16日,《国企》杂志从中国建材集团2014年工作年会上获悉,尽管2013年全国经济形势并未根本好转,但中国建材集团实现了2570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23亿元的利润,分别增长18%和10%。

  事实上,就在2013年上半年,中国建材还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甚至有国资委领导担心:多年“顺风顺水”的宋志平会不会遭遇挫折?

  事实证明,中国建材下半年不仅挽回了上半年的局面,而且圆满地完成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各项指标要求。实际上,面对困难局面实现逆势大反转,已经成为中国建材多年来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特色。

  如今,中国建材已经成为以水泥业务为主业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水泥产能达到4.5亿吨,成为毫无争议的世界水泥大王。

  如果人们把目光投向10年前,就会发现彼时的中国建材几乎没有水泥业务。包括董事长宋志平在内,中国建材当时也没有几个熟悉水泥业务的人才。

  从零起步到世界水泥大王,分析中国建材成功的原因时,人们会发现一种正在被大力提倡的模式—混合所有制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经济进入升级版时代,改革进入新阶段的今天,回顾中国建材这一探索经历,或许能回答很多基于现实的疑问。

  市场倒逼出来的选择

  中国建材的发展战略和成长道路的选择,都没有所谓先见之明,甚至于是被迫的,是倒逼出来的

  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建材集团总资产达到3500亿元。但如果人们翻看这家公司的净资产,实际只有650亿元,其中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占了440亿元,国有资本210亿元,即七三开的比例。除上市公司的混合之外,中国建材重组的绝大多数水泥企业还为原来的所有者保留了30%的股份。

  在央企层面,像中国建材这样以如此之少的国有资本带动十几倍资产的案例并不多见。中国建材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混合所有制的先行者。

  不过,先行者并非有先见之明,只是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做出了正确选择”。中国水泥行业小企业多、民营企业多,中国建材要想联合重组,就必须面对与民企分享利益、协调关系的现实问题。

  由此伸发开去,中国建材之所以有今天,都可以说是在各种困难倒逼之下,一次次找到正确答案的结果。

  逆境倒逼找到定海神针

  197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宋志平从北京德胜门坐了一个半小时长途车,抵达了自己的分配单位—北京西三旗一片玉米地包围中的北新建材。这家如今的中国新型建材龙头企业,当时还只是国家建材局下属的一家新型建材“试验厂”,虽然有“邓小平亲自指示创办”的名头,但条件很艰苦。

  斗转星移,宋志平由一名车间技术员一路成长,1993年春天成为这家企业的厂长。这位时年36岁的年轻厂长,面临的是企业资金短缺、员工士气低沉和跨国公司竞争的压力。这些竞争者甚至把产品摆到北新建材的大门口公开叫板。

  当年春节过年回家,宋志平几乎五六天不发一言,总是凌晨四五点就醒来,思考着企业的发展出路。看着日渐憔悴的儿子,心中不忍的老母亲劝他别当厂长了。

  如今回忆起当年那段岁月,宋志平充满了感激之情:“正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捧过金饭碗,在进入市场初期曾经有过那么一段落魄的日子,才让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们除了勇敢迈向市场外没有其他出路。”

  经历了上市和一系列内部改革之后,北新建材在周边国企一家家倒闭的时候逐渐壮大起来。刚刚松了一口气的宋志平,被放到了更艰苦的位置。2002年,他被任命为中新集团(中国建材集团的前身)总经理。

  中新集团是建材行业的管理公司,也是北新建材的上级单位,旗下有一批石膏板、岩棉、塑料地板、壁纸、卫生洁具等新型建材企业。

  在中国工业领域,新型建材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由于这个行业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因此行业中的国企和民企几乎是同时起步,竞争异常激烈。相对于灵活机动的民企,国企经常败下阵来。中新集团就这样在市场中狠狠地摔了一跤。

  宋志平上任后,收到的第一份“大礼”就是法院的传票。因为欠债过多,信达公司要求冻结中新集团的资产。当时,中新集团营业规模只有20多亿元,账面上却有32亿元的逾期贷款。

  宋志平至今还记得当时的窘境:财务室已经被法院贴了封条,财务部门员工晚上偷偷溜进去办公,出来时再把封条粘回原样。原来的汽车被债权人拉走了,即便买辆公车也不敢挂在集团的名下。

  经历过困难开局的宋志平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反而四处奔波,跑银行、跑机构。他还把在北新建材期间的做法带到了中新集团:银行本金不欠、利息不拖。通过重组和清理债务,重塑信用,中新集团终于在一年后甩掉了债务包袱,企业得以轻装上阵。[Page]

   可是,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北新建材的经验告诉我,除了市场我们别无出路。”宋志平毅然决定,带领打了败仗的中新集团继续迈向市场。

  当时是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刚刚成立。按照国资委的要求,不能做到行业前三名的央企将被清除出列。当时中新集团主要是新型建材企业,宋志平觉得,不改变的话,这家企业在央企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与业界专家、领导的频繁接触中,宋志平认识到,要想在建材行业立住脚必须回归建材主流产品。在主流建材领域,水泥的分量最重,占行业GDP比重超过70%。不过,与新型建材一样,这也是一个竞争激烈、多小散乱的行业。

  看起来温和的宋志平,有一颗坚定的心。在他看来,大家当时更多关注的是过去和现实,而忽略了未来。“战略目标的制定一定要有领先性。只要弄清楚需要什么,然后才是缺什么找什么。”

  一年后,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大型水泥企业的兼并、重组与联合。宋志平和中国建材抢在了政策的前边。

  毫无疑问,这是被形势和市场逼出来的一条路。事实证明,这也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多年来,水泥在中国建材收入、利润中的比重一直超过90%,成为中国建材发展的定海神针。

  投资者倒逼步步登高

  联合重组需要大量资金,对于底子薄、资本金少的中国建材而言,从哪里筹集这些资金呢?

  宋志平对此苦苦思索,可一时也没有好办法。一天,他正在办公室里翻阅报纸,忽然看到一则短讯:一家公司把A股打包起来,去香港H股上市。宋志平眼前一亮,把报纸丢下,一下子站起身来,激动地在办公室走来走去。

  按照这一理念,中国建材把旗下的优质资产,包括北新建材A股的股份、中国玻纤A股的股份,以及尚未成型的中联水泥打了个包,成立了中国建材股份公司,准备在香港上市。

  上市过程并不顺畅,甚至还出现了中介机构半路溜号的意外状况。不少人劝宋志平放弃,但宋志平认为,除此之外中国建材别无他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3月23日,中国建材(3323.HK)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中国建材登陆香港股市后,募集资金20多亿港元。之后,中国建材迅速进行了三次增发配售,从资本市场共融资110亿港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建材推动水泥联合重组的资金压力。

  为了推动企业成功上市,作为董事长的宋志平先后带队进行了四次路演,与450家机构投资者见面。“这其间我穿坏了两双皮鞋。”宋志平回忆说。

  上市成功后,中国建材更加重视与投资人的沟通。两年时间里,中国建材进行了10次路演,每次宋志平都亲自参加。他先后大概见了1000位华尔街经理,被称为华尔街跑得最勤快的中国董事长。

  在与香港那些相对更加成熟的投资者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建材这家初经市场风浪的公司也在加速成长。

  在全球路演过程中,宋志平惊奇地发现,投资者的关注点并不是当时中国建材所宣传的新型建材和新材料。他们苦苦追问的几乎都是水泥。“水泥、水泥、水泥!规模、规模、规模!”的呼喊一直萦绕在路演团队的耳畔,更加坚定了中国建材通过大规模重组发展水泥产业的决心。几年前,当中国建材提出要做到3亿吨规模的时候,不少投资者击节赞叹:“这才是中国建材。”

  就这样,在投资者的关注和鞭策下,中国建材步步前行,直到形成如今4.5亿吨的水泥生产规模。

  宋志平认为:“投资者给了我们很多从未想过的概念,教会了我们很多经营知识。”因此,直到今天,他依旧坚持参加每年举行的定期路演,力求“讲好、讲通、讲准确”。

  水泥大王横空出世

  “竞争同归于尽,重组皆大欢喜。”宋志平在水泥行业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连续谱写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水泥传奇

  对于白手起家的中国建材而言,进军水泥行业并不是一条坦途。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产能过剩。以水泥行业为例,2013年全世界水泥产销量是40亿吨,中国水泥产量超过23亿吨,水泥总产能更是高达31亿吨。因此,水泥一直被政府视为严重过剩产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解决水泥产能过剩同样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宋志平认为,市场简单自发的优胜劣汰,会导致恶性竞争、资源浪费、银行坏账、员工失业、税收减少等一系列社会与经济问题。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肩负影响政策、健全市场、管理工厂的历史任务,对行业负有更大的责任。“解决过剩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大企业作用,由大企业整合市场,增加行业集中度,从做工厂、做产量,到做市场、做系统,兼顾好各种资源和各方利益,做到退而有序。大企业整合,是市场竞争的高级方法。”

  在中国之前,日本也曾遭遇过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困扰。后来日本通过系列重组,只剩下3家大型水泥企业,总产能不到4000万吨,即不到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不少工厂在重组过程中被关停了。但据了解,2013年日本水泥每吨价格超过100美元,几乎是中国水泥价格的两倍,日本水泥企业整体盈利情况很好。“因为大企业能够保持盈利,关闭工厂不影响总体运转。如果关闭独立的小厂,就业、呆坏账、资源浪费等问题就会很突出。”宋志平对《国企》记者解释道。

  因此,宋志平决定带领行业摒弃过去那种你死我活的无序恶性竞争,积极倡导共生多赢的包容性竞合模式。“作为央企,中国建材不仅要考虑自己赚钱,而且要引导市场良性运行。大企业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你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你自己。”

  于是,中国建材确立了推动水泥行业联合重组,成为一家全球性公司的发展路径。[Page]

  徐州战役底定中联水泥

  如今,中国建材已是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商。然而,这一水泥王国的起点,仅仅是一家年产能130万吨的小水泥厂。

  1999年,中国联合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到了2005年年底,通过一系列资产重组,中联水泥产能约为1000万吨,主要生产基地有三个:山东鲁南、河南南阳与安阳、徐州淮海。

  2006年,海螺水泥(16.53, 0.05, 0.30%)开始进军徐州。狭路相逢,两家企业开始了激烈竞争。当时,海螺水泥拥有中国首条万吨生产线。相较之下,中国建材5000吨和3700吨的两条生产线则有些相形见绌。

  尽管如此,白热化的竞争最终让两家企业谁都不挣钱。打到最激烈时,两家企业甚至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对外销售。

  中联水泥是中国建材水泥梦想最初的载体。退还是守,竞争还是竞合?在认真思考并做了实地调研之后,宋志平决定亲自出马,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实际上,海螺水泥也很想早日结束这种恶性竞争局面。

  经过十多次谈判,中联水泥上演“蛇吞象”,成功地把徐州海螺万吨线收入囊中,作价9.611亿元。这相当于中国建材上市第一次融资金额的一半。

  在中国水泥乃至任何一个行业的并购历史上,这一次并购都值得人们铭记。

  徐州海螺的万吨线进入中国建材后,通过统一采购,整合营销,成为当时全球七条万吨线中经济技术指标最好的一条线。重组后的第一年,中联水泥就挣回3亿元的利润,海螺水泥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国资委亦认为,此次重组有效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实现了技术升级,避免了恶性竞争。

  应该说,这是宋志平所讲的水泥行业协同效应,或者说是“竞争同归于尽,重组皆大欢喜”的理念首次被事实验证无误。这进一步激发了宋志平通过联合重组而不是新建工厂的方式来做大水泥行业的信心和决心。

  “三盘牛肉”成就南方水泥

  汪庄茶局如今已是中国并购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但那次会面略带些偶然因素。

  中联水泥在淮海经济区纵横捭阖的同时,宋志平又把目光投向了竞争同样激烈的浙江。最开始,中国建材选定的重组目标只是光宇集团旗下的浙江水泥有限公司。然而,实地考察的结果让宋志平萌生了一个更大的想法:“干脆搞一个南方水泥,把浙江、江西几省的企业联合起来。”

  这个想法正中张剑星的下怀。

  张剑星是虎山水泥的董事长。虎山水泥原来是一家国企,后来在张剑星的推动下改制为民企。与之前相比,改制之后的虎山水泥发展速度很快,几年间产能增长了10倍,并有了十几家分子公司。然而,困扰张剑星的几大难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首先是恶性竞争愈演愈烈。自虎山水泥开始,浙江水泥企业普遍上马了更为先进的干法水泥生产线,但产能的扩张仍然导致了全行业的亏损。“经常是围绕一个石灰石矿,前后左右都是水泥厂,竞相压价。”其次是民营企业发展始终受到各方面限制,“比如资金、地位、平台,做得很累”。

  在浙江水泥行业,像虎山水泥这样由国企改制为民企的企业数不胜数,和张剑星类似的企业家也是数量众多。

  作为宋志平的老朋友,张剑星很快响应了宋志平的号召。在组建南方水泥这一近乎冒险的想法还在萌芽阶段时,张剑星就决定投入真金白银。

  2007年的初春时节,一场由宋志平、张剑星、杜自弘、姚季鑫,以及浙江省水泥协会领导等共同参与的茶局在杭州汪庄上演。与张剑星一样,其余几个名字在浙江水泥行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个名字后边都是一家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水泥企业。

  宋志平知道,眼前的每一位老板都找到了各自的战略合作伙伴,多数是外资背景。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过去打仗的是你们,现在你们准备引入4个新的战略伙伴,相当于聘请了4个雇佣军继续打,浙江的局面仍然不会好转。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达到市场协同的目的。”

  宋志平陆续端上了三盘牛肉。

  第一盘,公平合理定价,按国际惯例的定价原则做资产评估。作为一个产业人,宋志平理解民营企业家对自己辛苦撑持工厂的深厚感情。带着合作善意远道而来的中国建材,本就逢低入手,当然更不能乘人之危。因此,谈到价格的时候,宋志平总是强调公允,并在公允价格的基础上给予适当溢价。“老母鸡还能下蛋,我们就算多给他一两个月的鸡蛋钱,过两个月不就都是我们的了吗?”这就是他的“老母鸡理论”。

  第二盘,为民企老板保留部分股权。这就把中国建材的利益与民企老板的利益结合了起来,双方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以前我有全部股权,可是不见得赚钱。现在我有30%的股权,却赚了不少钱。”张剑星说。

  第三盘,就是把民企老总聘为职业经理人,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继续发挥作用。宋志平认为:“民营企业家带着股份加入,可以实现所有者的真正到位,增加内部的天然监督,从根本上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落实。”宋志平不仅善待民营企业家,而且对他们的员工不是简单的扫地出门。凡是愿意继续做的,中国建材都让大家留下来。“这些人做了一辈子水泥,不大会做别的,你把他弄到哪儿去呢?”

  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宋志平在西子湖畔端出的“三盘牛肉”很有文章,分别解决了企业关系、产权制度和职业经理人三个产权关系的核心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央企和民企的共赢共进。“‘三盘牛肉’创造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的成功经验,为公有制资本与非公有制资本实现共同发展探索了新的思路。”

  2007年9月,以中国建材为第一大股东、民资注册的邦达集团为第二大股东发起的南方水泥正式成立,覆盖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市。短短五年,这家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产能达到了1.4亿吨。而此前,中国建材在此区域没有一吨水泥。[Page]

  挥师北方

  中国建材集团联合重组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中国建材市值大幅缩水。

  当时,中国建材的股票从每股38.05港元,一路下跌到最低点1.46港元。如果跌到1港元以下,就会成为垃圾股。回忆起那段时间,中国建材集团董事、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江林至今记忆犹新:“我的头发一下子白了很多。”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计划只得搁浅,可大批已签订的收购合同等着付钱。

  内外交困之下,宋志平认为,要把困难当成苦练内功的动力。此时,中国建材在全集团开展了以绩效为核心的管理整合,通过推进“市场营销集中、采购集中、财务集中、技术集中、投资决策集中”等一体化管理,降本增效。

  中国建材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一些银行及时伸出援手,中国建材获得了巨额重组资金,渡过了难关。

  有了资金扶持的中国建材,又把触角伸向了东北。

  在东北,张传军所领导的辽源金刚水泥年产熟料500多万吨,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之一。意欲北上的中国建材首先找到了张传军,而对南方水泥模式闻名已久的张传军态度明朗。他后来这样评价:“中国建材主导的混合所有制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企业生产力,把央企和民企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二十年。”

  有了张传军的支持,事情推进得很顺利。2009年3月23日,北方水泥宣布成立。不过,与之前不同,这一回中国建材没有坚持绝对控股,而是与辽源金刚各出资4.5亿元,各占45%的股份,同时引进了与中国建材曾有过良好合作的弘毅投资占据10%的股份,实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合作。

  “解放”大西南

  汶川大地震后,基建项目猛增,西南地区的水泥价格也达到历史高点。市场的拉动和随后国家4万亿元投资的刺激,让西南地区投资水泥厂的热情极度高涨,项目四处开花。

  受益于此,龚雷海创办不到3年的泰安水泥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先后拥有了位于贵州兴义和惠水的两个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520万吨,成为贵州当地的水泥龙头企业。

  到了2010年,随着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和灾后重建任务的逐渐结束,水泥行情一跌再跌。每吨水泥从最高点的800元跌到190元,整体亏损的阴影笼罩了西南水泥市场。水泥企业主苦不堪言,纷纷嘀咕:“怎么中国建材还不来解放我们?”

  龚雷海也嘀咕过。在资金和市场压力下,他有心寻找一家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上门来的水泥巨头不少,包括台泥、海螺和中国建材。一次次谈判先后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展开,博弈的核心除收购价格外,还包括创业团队安置、品牌处理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建材开的价不是最高的,台泥开价要高出中国建材8000万元。不过,中国建材股份CEO曹江林给出了三个不变的承诺:原有人员及其工资待遇不变;现有运作机制不变,按照原来的方式开展市场经营、产品推广和渠道网络建设;设定一个3~5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维持原厂牌商标不变。口头上答应的龚雷海心底还有一丝忧虑:中国建材会不会“开门迎客,关门翻脸”?

  见到宋志平之后,龚雷海向他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在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龚雷海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宋志平站起身,将自己衣领上那枚印有公司标志的司徽取下,亲手戴在龚雷海的身上。

  那一瞬间,龚雷海下定了决心,带着家当加入中国建材。

  2011年12月12日,中国建材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此后,西南水泥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在云贵川渝三省一市展开了大规模重组整合,先后与近150家企业签订重组协议,累计熟料产能1.5亿吨,占西南地区总体水泥产能的48%,成为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型水泥集团。

  至此,中国建材在全国水泥市场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在淮海地区、东南经济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别组建了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四家大型水泥集团,水泥总产能达4.5亿吨,成为世界水泥大王。

  思想照亮前程

  市场的力量,为企业注入了活力的源泉;思想的解放,给企业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一个无名小卒,如行云流水般行子布局,完美收官,进而改变世界行业格局。中国建材水泥大王的故事,怎么听都像是天方夜谭。但一切绝非偶然。

  在“中国建材速度”的背后,人们看到,重组的战车虽然隆隆作响,车辙却始终清晰有序——依靠资本市场融资,用市场化方式联合重组,按市场原则管理整合,在市场驱动下集成创新,以包容发展赢得市场。归根结底,中国建材是在沿着市场化道路一路向前!

  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宋志平这位以善思着称的企业家,且行且思,充分运用市场规则谋篇布局,一系列崭新的改革思想和管理思想应运而生,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成为引领企业巨轮远航的明灯。

  所以,如果说中国建材当年是被硬“推”下了海踏上了重组征程,那么,真正的脱胎换骨实则得益于海底自救的深刻思想和大量的开创性实践。

  “央企市营”成就改革先锋

  水泥是个高度竞争的市场领域,原本就是民营企业的天下。所以,在中国建材水泥战役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身上的国家队标签却引来了各种质疑,甚至是责难。[Page]

  2008年,一份题为《中建材是不是疯了?》的材料送到了国资委高层的案头。撰写这份材料的市场人士坦陈了他对中国建材高速扩张的忧虑,并对央企大规模扩张的动因进行了颇为偏激的推论。

  中国建材,这家意气风发的水泥新贵,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考问。

  不过,背负沉重压力的宋志平并没有因此乱了阵脚。相反,他不声张、不争辩、不减速、不放弃的“四不原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位儒将温和之外的冷静、理性和刚毅。

  也正是在那一年,一个名为“央企市营”的思想体系第一次公开出现在媒体上,对央企的市场化改革路径做出系统的阐述。这个思想体系的提出者正是宋志平。

  这个全新的概念前无古人,以至于美国学者关注到它的时候,还在为如何翻译而发愁。

  什么叫“央企市营”?顾名思义,就是中央企业要走市场化道路,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随着这一思想的逐步完善和清晰,外界的喧嚣慢慢平静下来。

  按照宋志平的概括,“央企市营”包含五个核心内容:多元化股份制、规范的公司制和法人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制度、内部机制市场化、依照市场规律开展企业运营。

  放到今天来看,这五大核心内容完全契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所有要素。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些做法无疑穿越了混合所有制的表层,进一步触碰到其内核,成为中国建材实现企业和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央企市营”的基础上,宋志平进一步提炼出一个广为流传的融合公式:“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

  这个等式看似简单,但在很多人眼里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事实是,经历了30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很多央企像中国建材一样,在市场化改造中涅重生,活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而民企经过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也逐渐走向成熟,早已不是当年的个体户概念。

  中国建材对于旗下的四大水泥公司,基本没有派去一兵一卒,完全是属地化管理。宋志平的解释是:“我们重组的民企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都是散兵游勇,长袍马褂,长短枪搭配,像一群土豪。事实上,民企也有英雄。很多民企老板出身的职业经理人都是从市场中拼杀出来的,年富力强,非常优秀。”

  央企有资源资金、人才技术、品牌价值和管理优势,民企有活力、激励机制和职业化精神,二者的优势为什么不能有效结合起来呢?

  “改革首要的就是解放思想。此央企已非彼央企,此民企也非彼民企。只有两者放下成见,才能拾起信任,才能真正实现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宋志平以一杯茶水为喻:水可能是国企的,茶可能是民企的,可变成了茶水谁还能分清哪是国哪是民呢?分不开了,也没必要分开。

  实践永远先于理论。先行者注定要承受风险和压力,但是路走对了就会赢得先发优势。在迈向市场的过程中,正因为中国建材较早地跳出了思想的桎梏,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从而形成了先进机制,成为央企里的改革先锋。

  所以,当一些人还在为谁进谁退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中国建材早已整装出发,在国民融合、国民共进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年。

  回顾多年来的改革历程,中国建材一路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从被质疑到被观望再到被广泛认可的过程。有国资委高层领导表示,中国建材的水泥重组开始有不同意见,但现在看来这件事做对了。

  宋志平非常欣赏英国学者赫胥黎的一句话:“真理因伟大而能取胜,但真理的取胜要经过漫长的过程”。中国建材的重组与改革实践恰恰与之暗合。[Page]

  企业管理的“武林秘籍”

  数百个小舢板捆绑在一起能不能变成航空母舰?大象能不能跳得了舞?怎么才能蹄疾而步稳?从徐州海螺一役打响的那一刻起,一系列管理问题接踵而来。

  企业大了未必就有规模效应。如果管理不过关,大好局面就会瞬间葬送。做工厂出身的宋志平,深知其中险峻。

  怎么办?牵牛要牵牛鼻子。对于重组企业而言,必须抓好集团管控与管理整合两个核心。

  关于管控,宋志平认为,这个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在于解决“二乱”。一是行权乱,不知道该听谁的,不能令行禁止;二是投资乱,子子孙孙的公司都在投资,母子公司职能缺位。

  为此,他研究了一套“格子化”管控方法,包括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业务平台化、管理精细化、文化一体化。通过精准管控,将企业的职能分工、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都固定在相应的格子里,确保了数百家重组企业行权顺畅、经营有序。这如同盒子里的巧克力,用塑料打着格子,才不至于粘在一起。

  关于管理整合,宋志平总结了“八大工法”,即五集中(市场营销集中、采购集中、财务集中、技术集中、投资决策集中)、KPI(关键经营指标)、零库存、价本利、对标优化、核心利润区、市场竞合和辅导员制。

  这“八大工法”堪称中国建材的管理秘籍,不仅以简驭繁、朴素实用,而且与竞争对手相比,这套管理组合拳,实现了外抓市场与内控成本的结合,确保了联合重组的成功,真正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例如,在内控成本方面,KPI和对标优化都是用数字说话。年初制定的KPI,月月对标,按季滚动,逐步优化。这样一来,各个层级的管理者都有了压力和动力,大家你追我赶,唯恐指标落后,因为经营指标不好看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所以,在对标会上,不少企业负责人感叹“脸比钱更重要”。

  当然,有时候不少民企出身的职业经理人也会抱怨:“以前我们自己干,愿意歇会儿就歇会儿。加入了中国建材,一天到晚搞对标,弄得我们起早贪黑,比自己做老板时还要辛苦。”但对标的结果是,成员企业之间实现了良性竞争,企业营利能力不断增强。

  再如,在市场盈利方面,核心利润区与价本利双管齐下。核心利润区,是指像下围棋一样在一个个地级市周围画圈,提高市场话语权。目前,中国建材的45个核心利润区的利润贡献率已经超过了80%。价本利,指的是在过剩经济下不能围绕量做文章,而是要以销定产,避免库存和过剩,然后再通过精细管理降低成本获取经济效益。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国建材不仅自身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而且推动了行业价值体系的合理重构。中国建材旗下的四大水泥公司,甚至海螺等竞合对手,都从中收获颇丰。

  除了格子化和八大工法,伴随着中国建材的快速成长,防范大企业病的问题被逐渐提上了日程。“怎样让一个拥有上千家企业、18万名员工的巨型集团实现基业长青呢?这是我现在想得最多的问题。”宋志平向《国企》记者坦陈。

  宋志平敏锐地意识到,水泥行业大有可为。

  从行业趋势上看,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的状况,扶植大企业成为实现这一构想的最重要手段。作为国家队的中新集团,可以通过扮演行业整合者来壮大自己,优化行业。

  2003年4月,中新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产业方向是生根大行业、大产业,在兼顾新型材料的同时,回归水泥等建材行业主流。

  在当时,这一决定并不为人所理解。因为中国建材以前没做过水泥,宋志平本人和他的团队又多数出身于新型建材领域,几乎是水泥行业的门外汉。

  为此,经过反复的推敲完善,他提炼总结出“6+6”框架即看齐好企业的六个标准,防范大企业的六大弊病。其中,好企业的标准是业绩良好、管理精细、环保一流、品牌知名、先进简约、安全稳定。大企业病的特征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士气低迷、效率低下、投资混乱、管理失控。

  在防治大企业病的过程中,宋志平把他擅长的布道式管理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国建材每年1月都是繁忙的会议月。集团的年会、办公会、全国各地的重要子企业年会,他都要挨个参加并讲话。这种频繁的奔波很辛苦,但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大家统一了思想,集团上上下下对战略文化的理解就更加透彻。

  就这样,原本的生产经营淡季变成了思想交流的旺季,宋志平把这形象地称为企业管理的“思想震荡法”。

  因此,尽管2013年中国建材业绩不俗,但宋志平始终很清醒。他反复告诫干部员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作为大企业,一定要时时警惕,防微杜渐,一旦染上大企业病,今天的成绩就会付诸东流。

  他表示,在通往“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道路上,中国建材今后要投诸全力精耕细作,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深度整合,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年春华秋实,谁也无法想象,中国联合水泥的产能从年产130万吨,发展到今天的1.2亿吨,与世界水泥巨头产能过亿用了160年相比,不能不说是书写了中国水泥事业的一个传奇。

2019-06-28 11:09:16

中联水泥的成立与发展,每个阶段都注定与使命相伴,与责任同行。从她一开始,就承载了集团发展水泥业务的使命,承载了我们国家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使命,而且在改革与发展的许多关键节点,中联水泥都一马当先冲在前面。

2019-06-28 10:56:26

中国联合水泥是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摇篮,也是中国建材整体经营业绩的压舱石。中国建材的5.3亿吨水泥产能正是从中国联合水泥最初的130万吨水泥发展起来的。

2019-06-28 10:52:13

宋志平认为,企业家是新时代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中坚力量,在这其中,那些能够创新、能够坚守、能够承担起责任的国有企业家,更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缺资源。

2018-04-07 10:41:48

12月22日,由首都企业家俱乐部举办主题为“首都经济圈企业家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017首都企业家论坛”在京举行,首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发表演讲。他表示,改变企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中国建材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7-12-24 07:40:30

“近几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上,时而有人提‘国进民退’。近来,又有这样的说法传出,但实际数据表明,民企发展得很快,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60%。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和民企也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近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国进民退”的说法没有依据,“国民共进”才是事实。

2017-12-23 13:26:51

5月15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凯盛科技与哈萨克斯坦奥尔达玻璃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日熔化600吨浮法玻璃项目合同签字仪式。

2017-05-27 11:42:05

对于雄安新区建设,中央企业肩负着重要责任。作为建材央企和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有哪些部署?怎样主动担当,汇聚资源,提供服务?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2017-04-10 12:58:09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表示,企业整合最重要的整合之后,要有清晰的战略。不是为了简单大而大,把大家混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胖子,一头虚胖的大象。而是希望形成一条巨龙,能够腾飞。

2016-09-08 10:29:33

8月26日,随着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揭牌,一家全球建材行业的巨无霸企业横空出世。新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两材重组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重组后的中国建材集团将致力于做强做优做大,成为一条腾飞的巨龙。

2016-08-31 11:55:54

经过十来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的水泥工业已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状态。特别是近年来,整个水泥市场几乎完全无序竞争,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行业发展已到岌岌可危的边沿。中央的供给侧改革政策也对水泥行业提出了相应要求。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星太就水泥行业发展等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2016-06-01 11:11:32

2006年至2016年,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10年发展关键词,字字铿锵,能量激荡;10年企业成长的路程和轨迹,将我国建材行业转型发展生动折射开来。

2016-03-24 09:31:39

宋志平表示,“十三五”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段难得的市场平台过渡期,也是一段黄金转型期。“十三五”期间,有效需求不是主要矛盾,主要问题是如何做好有效供给,如何在供给端做好均衡、有序、高质量的供给,同时大力抓好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5-12-07 13:10:1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于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企业来说,新常态下,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经营压力剧增。

2015-08-13 09:55:42

宋志平表示,“大企业应该成为领袖企业。不光是自己赚钱,你还要引导市场良性运行。大企业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你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你自己。没办法,因为你是行业老大。”

2015-07-20 09:28:23

中国建材行业领袖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的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和传统制造业行业中的一面大胆改革创新的旗帜,这些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在创新方面的经验。

2015-06-25 09:34:16

宋志平认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对全球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全新探索,恰逢其时,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他从三个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

2015-05-21 09:27:29

近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发表内部讲话表示,中国建材集团18万人,如果平均每人每天读一小时书,那我们这个公司真的会很厉害。他列举了三个原因,其中一点是读书可以培养人的精神,把心静下来,认认真真地思考,做企业也同样需要这种专注。

2015-05-21 09:06:41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认为,要缓解过剩矛盾和潜在压力,既需要政府严把审批关,杜绝盲目上项目,同时行业与企业也要增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智慧和魄力,全面辩证地、对立统一地思考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

2015-03-23 14:25:03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好习惯如跑步、游泳等我没有,坏习惯如吸烟、喝酒等我也没有,我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这么多年来,我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和思考上,数十年如一日。我对自己的总结就是:平生无过人之处,只好读书。

2015-02-26 10:08:40

宋志平把“忙的蜜蜂没有悲哀的时间”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他笑称,喜爱这句话,倒不是因为有什么可悲哀的,而是相比结果和目的,他更看重奋斗的过程,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理解忙碌的意义。

2015-02-15 10:48:57

企业领导人不能只想着“鸡生蛋、蛋生鸡”式的发展,还应想清楚怎样防范风险,以及发生风险后该怎样处置。

2015-02-06 09:05:09

什么叫企业家?从某个角度说,企业家,就是要以企业为家,要做好企业的家长。做企业需要包容,做企业的家长首先要有包容之心,勤于修身,修炼好包容的精神,以博大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事情。

2015-02-05 09:10:22

企业不比机关,归根结底要把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结合起来,把资本要素和劳动者要素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干部、员工多劳多得,还要让他们享有企业的资产性收益,这才是真正的“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2015-02-04 09:18:39

做企业这些年,我琢磨最多的事情就是谋篇布局,思考企业战略。因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战略正确了,自然瓜熟蒂落;战略错误了,种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咽。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这一点,我有着切身的体会。

2015-02-03 13:57:44

近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其新著《我的企业观》由中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受到业界高度评价。

2015-01-22 11:00:19

这位中国最特殊的国企领导人——在今年4月卸任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一职之前,宋的肩膀上挑着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两家央企董事长的职务——一度需要管理将近26万名职工。

2015-01-06 10:15:45

宋志平表示,从做实业的角度,看怎么和互联网结合,这是现在的一个命题。我们其实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也搞一个互联网公司,而是把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到我们企业里边来。

2014-12-11 10:40:55

姚燕,建材行业里的精英人物,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她的头衔很多:中国建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等,是建材行业科技领域名副其实的“千里马”。

2014-11-01 07:38:51

曾带领国药和中国建材进入世界500强的宋志平,刚刚完成履职、圆满卸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之职。他说,今后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将自己从业多年所形成的思想进行梳理,并继续在思想上升华,成为一个“为企业眺望远方的人”。

2014-05-02 01:09:16

尽管2013年中国建材业绩不俗,但宋志平始终很清醒。他反复告诫干部员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作为大企业,一定要时时警惕,防微杜渐,一旦染上大企业病,今天的成绩就会付诸东流。他表示,在通往“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道路上,中国建材今后要投诸全力精耕细作,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深度整合,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4-04-25 15:10:01

两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却有同一位董事长:57岁的宋志平。宋志平一人执掌两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总计管理着607亿美元的资产和24万的员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志平毫无悬念地当选《财富》(中文版)2013年年度商人。宋志平透露说全国有50多个城市在建地铁。他认为2014年水泥行业很有可能重演2011年的高价位行情。

2014-01-10 14:41:57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