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难以看懂的中国碳交易市场

2014-05-19 09:22:44

随着全球最大的欧盟碳市场的价格陷入低迷,加上澳大利亚放弃征收碳排放税,环保主义者抓住了中国碳市场这根稻草,以之证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还远未失败。然而,试水近一年后,这些试点计划却让那些努力适应有中国特色碳市场的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困惑和挫折。

据英国金融时报5月15日文章称,北京环境交易所是中国试水碳市场的一个核心机构,中国的这一努力备受瞩目,但进展得并不热烈。

这家交易所的碳交易中心主任王阳说:“现在每天大概有两三笔交易。”

这还是从去年11月每周两三笔交易的基础上涨起来的,当时北京在去年6月启动的五市两省碳排放交易试点系统中,成为第三个试点。

随着更多计划即将出台,专家表示中国很快就能调控10亿吨左右二氧化碳的排放,占其年碳排放量的近10%。中国目前的碳排放量已使之成为世界最大的碳污染国。

随着全球最大的欧盟碳市场的价格陷入低迷,加上澳大利亚放弃征收碳排放税,环保主义者抓住了中国碳市场这根稻草,以之证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还远未失败。

然而,试水近一年后,这些试点计划却让那些努力适应有中国特色碳市场的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困惑和挫折。

“这是个黑洞。”一位国际碳交易专家评论道,他解释说由于官员习惯性排斥信息发布,外界很难理解市场价格是如何设定的。

碳市场也叫总量管制和交易体系,或排放交易体系,旨在为二氧化碳(令大气升温的主要人造温室气体)的排放定价,激励工厂减排,促进更环保的投资。

政府在运行这类市场时,先是计算出其管辖范围内每年有多少吨二氧化碳排放,然后设定一个排放总量,或限额。

然后他们制定配额(也称碳排放许可和碳信用),每份配额等于1吨二氧化碳,全部加起来就得到了排放总量,总量要向社会公示。配额通过拍卖或分配的方式分给那些必须遵守该计划的公司。各公司每年必须提供等于其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碳排放许可,其排放量也要公之于众。

配额不足的公司可从配额有余的公司购买,或在公开市场购买,这意味着配额价格的升降应取决于市场是否认为企业拥有足够的碳排放许可。

最起码在理论上是这样。当欧盟在2005年启动碳市场时,是根据各公司估计的历史排放量来分配配额,结果这些评估值被证明过度夸大。碳价从30欧元左右一路暴跌,到2007年跌到零附近。

中国官员公布了多数市场的整体总量,但不会总是披露总量所依据的历史排放数据,更别提配额分配的精确数值。就连得到配额的公司的名称,外界有时也无从得知,使人难以理解到底什么在拉动价格。

汤森路透碳点的碳市场分析师柴洪亮说:“没有公开信息,价格机制是相当不透明的。”

中国东南部城市深圳的碳价一度高达130元人民币,而湖北省的碳价才在20元人民币左右,北京碳价大约为50元人民币,这些市场的交易量通常也非常小。

国际排放交易协会国际政策主管杰夫斯沃茨(Jeff Swartz)认为,除非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行情,否则流动量不太可能增加。

他还说:“现在中国的排放交易市场还无法提供行情信息,但市场要想成熟,市场参与者就需要了解供需的基本面。”

不过,中国碳市场专家呼吁人们以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北京咨询公司中创碳投、的战略总监钱国强说:“大家要有耐心。”他说在其他国家,各公司必须上报数年的排放数据,这让它们的排放上限较易计算,但中国并没有这方面数据。

钱国强补充说:“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试点市场已经启动了,它们正在前进。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是意义非凡的。”

中国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该计划是中国创造低碳经济行动的重要环节。发改委是一个强大的经济计划权力部门,推动着碳市场的发展。

他说:“到2020年,我们将努力建立起全国碳市场。”

这可能会是全世界最大的碳市场,但就像在中国常发生的,它也可能变成谁也没见过的样子。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On October 24, the "2024 China Cement Double Carbon Conference and the 12th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xchange Conference" was held in Wuhu, Anhui Province. Gao Dengbang, President of China Cement Association, Zhu Shengli, General Manager of Anhui Conch Group Co., Ltd., Lv Zhijian, President of Xinjiang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y Association, Ma Weiping, Chairman of OCC, Jiang Dehong,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Engineer of Tianshan Materials Co., Ltd., Li Jian, Associate Research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an Yueming, Professor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ge Wenda, Chairman of Leishan Cement Co., Ltd., Century Xinfeng, Hubei, Yan Haochun, Technical Director of China National Inspection and Testing Holding Group and General Manager of Cer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Center.

2024-10-24 16:55:38

4月19日,河北省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3-04-20 11:55:24

2月7日,《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2023-02-08 09:35:22

近日,华新水泥发布了《2020年华新水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小编将陆续为大家介绍该报告的相关内容。

2021-03-30 10:06:46

若湖南年需求量下降1000万吨至2000万吨,协同难度将大幅增加。

2020-10-09 16:43:17

“十三五”是我国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转折性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期。

2017-06-06 14:02:54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联合发布《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明确提出我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的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2016-03-14 15:01:0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5-09-22 09:25:35

记者获悉,近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向媒体透露:我国将在2016年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这被业界视为高达1000亿元新市场的开启。记者了解到,全国碳交易市场初步将纳入5+1个行业(电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和航空服务业)的年排放量在2.6万吨以上的企业,碳排放交易量可能涉及30亿~40亿吨。

2015-04-20 13:50:34

2014,风起云涌。兼并重组、协同处置、国企改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水泥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2015-02-02 09:50:18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正制定一项全国碳交易制度,但试点市场免费排放许可的泛滥,可能导致其重蹈欧洲碳交易的覆辙。

2014-08-21 17:15:20

随着全球最大的欧盟碳市场的价格陷入低迷,加上澳大利亚放弃征收碳排放税,环保主义者抓住了中国碳市场这根稻草,以之证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还远未失败。然而,试水近一年后,这些试点计划却让那些努力适应有中国特色碳市场的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困惑和挫折。

2014-05-19 09: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