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死亡!水泥仓清库安全事故何时休?

2023-12-06 16:10:31

以机器替代人工,彻底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才是王道,切切实实做到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12月4日,河北省张家口张北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张家口恒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5·19”一般窒息事故调查报告。

报告中显示,2023年5月19日14时40分许,张家口恒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2号生产线3号水泥仓的清库作业时,发生一起窒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20万元。

清库作业是因为水泥库或其他粉料库因出料困难引起大量物料滞留库内,造成储库功能失效,不得已而采用的作业手段。一直以来,传统的人工清库是水泥企业清库作业的主要方式。在形式上多采用劳务外包作业方式。

然而,人工清库的弊端也非常明显。根据应急管理部颁发《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筒型储库人工清库作业未落实清库方案中防止高处坠落、坍塌等安全措施的情形、进入筒型储库前,未对可能意外涌入的物料等采取隔离措施,或者未落实防止高处坠落、坍塌等安全措施的情形应当判定为建材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或者未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的情形应当判定为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

调查报告认定事故原因有,现场管理层严重失职,对承包方资质、人员资质等关键资料审核不严,审批流程形同虚设,对承包单位层层转包不察,以包代管;对承包方现场作业未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未按安全规程审核承包方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措施并提出审核意见,未及时发现、制止违规清库作业行为;未落实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对外包施工队伍放任管理,未按规定执行《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审批签字制度。没有按照规程要求成立清库领导小组,未制定清库方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经企业安全生产部门和企业负责人批准,对清库作业未实行统一指挥。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不到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可以说,该水泥企业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置若罔闻,不予认真排除,终酿成悲剧发生。血的教训极其深刻。

如何从根本上采取技术手段消除清库作业重大事故隐患是摆在水泥企业面前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水泥工业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机械清库应运而生。目前机械清库技术在快速的发展,不少企业推出了有专利技术的清库技术。以海螺水泥为例,海螺水泥推出的冷态物料清堵技术可以自动识别清堵方式,通过料仓内置高频振动、料仓外置气旋、下料口清堵机器人、大块筛分等技术方案,解决料仓和下料口的结皮、结拱、鼠洞等。

对此,笔者以为,水泥企业应积极顺应智能化发展的潮流,尤其是像清库这种高危作业,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不能简单停留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等层面,要向更高层次努力,以机器替代人工,彻底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才是王道,切切实实做到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以机器替代人工,彻底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才是王道,切切实实做到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023-12-06 16:10:31

11月29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隆重召开。

2023-11-29 18:41:40

近日,新疆建材行业协会率新疆电石渣制水泥企业相关负责人赴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水泥协会、重点电石渣制水泥企业考察学习。

2023-11-09 16:40:21

对符合条件的水泥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年底前,企业熟料生产工序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对达不到超低排放标准的一律关停。

2019-07-04 09:33:48

12月28日,河南省工信厅印发《河南省水泥行业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力争到2020年实现“两减两升”,即水泥企业明显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水泥产能控制在2亿吨以内;企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0%,水泥窑配套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线5条左右。

2018-12-28 17:04:08

2018年1月9日凌晨,河北张家口市涿鹿金隅水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致6人死亡。当时,河北省安监局通报此事称,该水泥公司委托涿鹿建胜瑞休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水泥筒仓清仓作业时,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因库内上部水泥结块掉落,将作业人员掩埋,造成6人死亡。

2018-06-07 09:13:48

2025 is not only the acceptance time of the phased goal, but also the connecting year for basically building a stro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untry. With the continuous release of reform dividends and the precise implementation of macro-control policies, China's economy is expected to achieve a qualitative and effective improvement in the dynamic balance. For the cement industry, grasping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transportation country and deepen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will be the key to breaking the 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