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0日召开的“2021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上,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郑建辉以《水泥企业布局骨料:现状与未来》为题作精彩汇报。他对近年来水泥企业发展砂石骨料板块的历史、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
一、水泥企业产业链延伸背景
郑建辉首先分析了水泥企业产业链延伸有其历史和必然,从行业历史发展的背景看,建国以后,他认为水泥行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7年属于水泥的计划经济时期,水泥消耗量5亿吨;人均60公斤以下。1977年,水泥企业数量3400家左右。
第二阶段:1978~1995年属于小水泥发展时期,水泥消耗量35.8亿吨;人均消费400公斤以下;1995年底,水泥企业数量8435家。
第三阶段:1996~2014年是高速发展的19年。水泥消耗量237.6亿吨;人均消费超过1.8吨;2014年底,水泥企业数量达到3539家。1996年,建材工业首次与建筑业一起被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并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国以来,国内水泥长期供不应求,直到1995年开始逆转。水泥工业从数量上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从此告别了长达45 年之久水泥供不应求的历史。
第四阶段:2015~2025年为需求平台期。水泥需求维持在20亿吨以上,2019年12月底,水泥企业数量保持在2800家左右;熟料总产能在18亿吨上下。
他表示水泥行业的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着紧密的联系哦。1995年至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经历了三轮下行期,每个下行期内都给水泥行业带来巨大变化。
1、第一轮下行期(九五时期):淘汰小水泥、淘汰落后工艺(湿法窑);
2、第二轮下行期(2004~2006):国家出台政策抑制行业投资(提高门槛等),2004年水泥行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2005、2006负增长,企业尝试产业链延伸;
3、第三轮下行期(2010~至今):淘汰落后产能、供给侧改革、环保倒逼技改提升、产业链延伸。
水泥企业产业链延伸路径
从近年行业发展来看,水泥企业正在逐步走出单一发展水泥产业的模式,加快产业链延伸的步伐。
郑建辉在演讲中介绍到,水泥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大致可以分三大方向:向下游发展混凝土板块、向上游发展骨料板块以及延伸至环保业务领域。其中,骨料和环保业务毛利率较高,也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每个方向的延伸都隐含着企业自身战略布局的意图。
发展混凝土业务:控制水泥销售渠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但多数企业发展的并不好,海螺直到2017年才进军商混。
发展骨料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
发展环保业务:替代燃料,规避错峰生产,打造新的增长点,社会责任。
二、水泥企业骨料业务发展现状与特征
对于水泥企业近年发展骨料业务的情况,郑建辉表示,无论是从资源,还是行业现状来看,水泥企业发展骨料业务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他指出骨料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展现状
1、从寻找新增长点到顺势而为、做大做强。
2009~2016年:水泥企业发展骨料业务主要目的为探索新的增长点。
(1)水泥企业发展骨料业务是大势所趋:骨料、商混、水泥三位一体发展是国际大型水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2)水泥企业发展骨料业务有经验、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天然优势。
2017年~至今,水泥企业发展骨料业务则是为了顺势而为、做大做强。
(1)传统砂石骨料企业迅速减少:2017~2018关闭砂石矿山近3万家。
(2)砂石骨料行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进入门槛提升。
低集中度下,四家水泥企业进入TOP10,且规模靠前
郑建辉表示,总体来看,骨料行业相较于水泥行业集中度非常低,TOP10产能不足5亿吨,占骨料需求不到3%(水泥行业产能集中度50%)。国内2000万吨骨料可以排进前20名。欧洲领先水泥企业骨料市场份额的占比为3~5%。而我国四家水泥企业进入TOP10,产能之和超过另外六家(进入规模第一梯队)。全部水泥企业的骨料总产能不足5亿吨。
主要原因:
(1)骨料的区域性更强,运距更短(运费相对高)。
(2)过去进入门槛低,远低于水泥行业。
郑建辉还介绍了目前水泥企业发展骨料业务的特征,并分别对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发展特征
1、大企业引领 围绕水泥核心市场
大企业引领:2019年,千吨骨料产能水泥集团8家,基本是央企、国企。
地方龙头业务延伸:西部水泥、山水集团、亚泰集团、亚洲水泥、上峰水泥、万年青。
围绕核心市场:围绕水泥生产基地所在核心市场进行骨料业务扩张。
从目前水泥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水泥企业骨料产能分布24余省,山东、河南超5000万吨。
2、项目平均规模大 平均在200万吨以上
单个项目平均规模普遍在200万吨以上;平均产能利用率:华新水泥55%;海螺水泥67%;中国建材66%;砂石行业平均规模很低,矿山平均不足30万吨年产能,而砂石骨料行业六成左右矿山年产能不到100万吨,平均规模不到20万吨。
3、骨料与商砼协同发展
骨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的强度、水灰比以及骨料的种类。这其中,骨料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质量问题(骨料种类多、质量指标多)。
水泥企业不少将骨料与商砼业务一同管理。如,海螺水泥成立了混凝土骨料事业部,华新成立了骨料混凝土事业部。
典型企业:
中国建材2012年投产首个砂石骨料项目。2014~2016、2018~2020年加速扩张,其中2018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3亿吨的目标(下属南方水泥2022年实现骨料产能2.8亿吨)。
海螺水泥2011年投产首个砂石骨料项目,2014、2018~2019年加速扩张,其中2017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1亿吨的目标,十四五实现3亿吨。2019年成立骨料混凝土事业部。
华新水泥2008年签约首个砂石骨料项目。2016~2019年加速扩张,其中2018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前实现1亿吨的目标。
三、水泥企业布局骨料的未来趋势
郑建辉从水泥行业利润率角度来阐述水泥企业布局骨料的未来趋势。他表示,目前水泥行业销售利率已经达到了18%,远超工业销售利润率。然而,经过供给侧改革,涨价驱动的业绩增长或告一段落。“十四五”期间,水泥行业利润率提升进入瓶颈期。
骨料行业是水泥企业进行扩张的重点方向(围绕水泥、砂石、骨料、装配式、环保等建材产业园项目出现发展苗头)。此外,主管部门也鼓励水泥企业发力产业链延伸。工信部等十部委《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年产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到40%。鼓励发展砂石、水泥、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一体化的产业园区。
拟建项目规模:湖北、江西、广西,“十四五”轻松实现翻倍
分地区看,郑建辉介绍目前水泥企业拟建砂石骨料项目主要集中在湖北、江西和广西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北方较少。总产能也将在“十四五”:期间轻松实现翻倍式增长。主要还是大企业参与:中国建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华润水泥。
郑建辉还对水泥企业发展骨料业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表示未来,水泥企业发展骨料业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优质水泥灰岩作为砂石骨料原材料,部分省份已明确作出约束。
(2)水泥企业骨料以普料为主,高端料目前缺乏,贴近高端市场需求,充分研究技术工艺。
(3)矿权获取成本与骨料业务发展区域的谨慎考量与选择,警惕盲目投资,尤其是华东地区。
(4)注重环保、智能化投入。
水泥企业会对砂石行业造成冲击吗?郑建辉表示水泥企业发展砂石骨料不是洪水猛兽,砂石行业不应该担心。
(1)水泥企业骨料产能十四五将超10亿吨,占比依然小(而且成长性面临挑战:矿权价格攀高、砂石价格重心下移)。
(2)更强的区域性决定了虽然企业平均规模大,但依然不会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水泥企业的布局不会脱离所在区域;砂石骨料行业存在着很多水运、铁运不方便的地区;水泥企业发展砂石骨料有利于促进行业产品质量提升。
此外,郑建辉认为水泥企业发展砂石骨料有利于促进行业产品质量提升。
(1)水泥企业进入利于出清缺乏优势的企业,具备技术、市场、资金等实力的企业反而因此受益;
(2)水泥企业的进入利于平衡市场供需,稳定市场价格。
(3)水泥企业通过骨料、商砼、水泥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四、砂石行业的未来——从价值回归到进一步整合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和变化,砂石行业未来将呈现怎样的新变化?郑建辉结合多年的深入研究认为,砂石行业将出现的价值回归以及进一步整合的趋势。具体来看:
价值回归:
矿山整顿关闭高峰已过;大型矿权投放,供需关系趋缓;砂石骨料价格重心下移(-4.17%)。
进一步整合:
砂石骨料的短腿性注定全国市场分散化,沿江沿海布局的争夺战(仓储物流资源、矿山码头资源),未来将出现矿权价格上行叠加砂石骨料价格重心下移,带来的部分企业竞争力不足,退出市场。最终,高品质骨料、机制砂的推广带来新的机会,优质企业将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