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城市的风骨,水泥是建筑的血肉。从诞生之日起,水泥就带着唯一且不可替代的使命,助力铺设一条条康庄大道,拔地而起一幢幢高楼大厦。然而,在水泥产业不断助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争议也从未间断。
譬如,对于要不要取消复合32.5水泥,业内已经针锋相对地争论了多年。时至今日,在取消复合32.5水泥后,如何更好地让水泥履行好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才应是业内关注的重点。
近日,中国水泥网到访中国建材集团总部,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星太向中国水泥网分享了他对水泥行业发展现状、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等相关问题的看法。崔星太表示,水泥行业转型升级、产品品质提升是个持续性的工作,也关乎着下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水泥产品应在持续提升建筑安全和寿命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业内人士认为,复合32.5水泥是不合格产品,所以要将其淘汰,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崔星太表示,水泥产品是有国家标准的,只要符合产品标准相关规定,它就是合格的产品。但在水泥发展过程中,淘汰复合32.5水泥的确是十分必要的。原因在于:
一.复合32.5水泥带来的建筑隐患相对更大
一方面,水泥行业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而导致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生产32.5等级复合水泥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水泥粉磨能力建设,而同等数量熟料产能因高掺比又形成了更大规模水泥产能,也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
另一方面,在生产复合32.5水泥过程中,混合材品种和掺加量相对比较混乱,产品质量管理难度大。由于混合材品种复杂和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手段,生产复合水泥不能有效控制混合材中的有害化学成分,难以保障水泥产品质量,对建筑物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
此外,越是高层建筑,每立方米混凝土里所含水泥量越少,减少水泥用量主要为了减少用水量,防止水泥用量过多造成孔隙增多,影响建筑寿命。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标号水泥更能符合建筑对质量稳定性和强度的要求。
二.国外都在大力推广低标号水泥?错!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在,国外低标号水泥的占比是不断降低的。目前整个欧洲32.5级水泥平均占比在15%左右,西欧国家32.5级水泥的比例基本上不到10%,日本类似于32.5级的低标号水泥占比不到3%。
而反观中国,复合32.5水泥产量最多时曾一度占到全部水泥产量的70%以上,直至2019年,这个比例才降到40%以下。
崔星太指出,中国的低标号水泥产量大概占了全世界的90%左右。
三.低标号水泥就是低碳水泥?错!
熟料生产过程是水泥全生产系统中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环节,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低标号水泥可以多掺加混合材,熟料用量更少,也就更低碳。但实际上,混凝土才是整个产业链的最终产品,混合材在水泥生产环节掺加量的增加,势必导致在混凝土制备环节掺和量的减少,因此,低标号水泥带来的低碳效应,反映到混凝土生产环节就未必低碳。
关于M32.5水泥:质量没问题,但问题出在使用
与此同时,在取消复合32.5水泥后,市面上M32.5水泥大行其道的现象,崔星太也表示,质量没问题,但问题出在使用。
他认为,M32.5,包括其他32.5等级水泥都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在市面上流通是正常合理的。但需要注意的是,M32.5只能用于砌筑和抹面砂浆、垫层混凝土,不能用作结构混凝土。“部分水泥企业没有及时向消费者宣贯M32.5与原来复合32.5水泥之间的差异,由此产生了许多滥用M32.5水泥的事件,这给建筑质量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崔星太强调。
中国水泥网曾报道,今年初浙江杭州仁和街道村民在建房过程中,出现建筑强度不达标问题,浇筑的混凝土一捏就碎,原因可能是因为该村民用了M32.5水泥代替以往市面上常见的P.C32.5R水泥之故。(相关链接:M32.5砌筑水泥一捏就碎!村民维权遭企业不断推托)
换言之,M32.5水泥基本符合P.C32.5R等级水泥的各项性能要求,但并不是所有M32.5水泥都能达到P.C32.5R水泥的性能要求,即企业M32.5内控标准可能达到P.C32.5R水泥的要求,但不具有普遍性。若企业强调M32.5水泥在配方与性能方面与P.C32.5R保持一致,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崔星太呼吁,水泥企业作为生产和销售方,应该在销售过程中明确告知消费者M32.5水泥适用范围,以避免滥用M32.5水泥导致建筑安全隐患的事件发生。
水泥如何建造百年建筑?
在水泥没有产生之前,世界出现过不少用石头、黏土、木材等为原材料的千年建筑。而水泥诞生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却很少出现百年甚至更长寿命的建筑,颇令人遗憾的。
水泥以它资源丰富、施工便利、价廉物美的特质,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水泥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稳定性,为延长建筑物寿命、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做出更大贡献?这值得所有业内人士不断去探索和研究。崔星太认为,水泥行业转型升级、产品品质提升是个持续性的工作,也关乎着下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水泥产品应在持续提升建筑安全和寿命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水泥行业复合32.5水泥的过去已去,或许未来才是水泥行业开创自己传奇时代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