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与积极并举 新形势下水泥行业如何健康发展?

2020-04-08 10:36:27

对于行业今后将面对的新形势,笔者也有一些拙见,望借中国水泥网平台供业界同仁参考,欢迎指正。

近几日,中国水泥网“50强访谈”的系列报道吸引了行业关注。众多行业大佬普遍对行业前景保持乐观,这对处于疫情影响阶段的行业来说,犹如一剂强心剂,让对行业前途不明的同仁重新点燃希望。作为一名从业者,笔者倍感振奋。

但与此同时,产能过剩依然是制约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羁绊,如何破解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险阻依旧值得全行业深思。对于行业今后将面对的新形势,笔者也有一些拙见,望借中国水泥网平台供业界同仁参考,欢迎指正。

新一轮“基建潮”来袭?

作为应对经济波动,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投资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为保证国内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水泥行业今日的规模也与之不无关系。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加速实现经济恢复投资同样被国内外委以重任。

果不其然,伴随着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重振国民经济建设被党和国家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这其中,发力最猛、多点开花的莫属各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公布。据有关媒体统计,截至3月10日,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未来的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9.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7.6万亿元。大基建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高水泥需求,近50万亿的投资规模,无疑将有利于水泥行业未来的稳定发展。

多位行业领导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所在区域内各级政府陆续公布了数量可观,颇具规模的投资项目,对于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运营,保持效益有利,

截至3月10日,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未来的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9.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7.6万亿元。在中泰证券近期的报告中,他们也认为2020年部分省市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其实只是一个“计划”项目规模,并不会在2020年一年内全部落地,很多需要未来多年建设。

实际上落到2020年内的投资计划总规模仅有7.6万亿元。如果按照总计划规模进行比较,今年公布的计划项目规模不仅没有增加,甚至有所减少。

新基建拉动水泥需求有限

新基建同样是业界需要注意和关注的。相较于传统集中于“铁公基”的传统基础设施项目,新基建则重在“新”。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其中,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与水泥需求有较大关系。其他新基建项目规模体量即使庞大,但其水泥需用量相对较小。

中银国际表示,2019年底,全国共40座城市开通城轨线路,累计通车里程达到6,730.27公里。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城轨基建投资作为稳经济的利器之一,有望持续加码。地方政府专项债和PPP项目提供增量资金来源,在3月17日召开的国家发改委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刘世虎表示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抓紧准备专项债券项目,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全球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与动辄上万亿的传统基建项目相比,“新基建”规模太小,对拉动上百万亿元的经济体的增速来说杯水车薪。目前,新基建更多是未来投资结构的雏形,尽管目前规模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这一点是水泥行业需要清晰认识的,不应该被当下的高占比基建投资所迷惑,而是抓住今下的机遇,积极调整发展结构和策略,探索借助“新基建”的发展之力,实现跳跃。

此外,相较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中国,当下我国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近日介绍,消费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2019年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已经连续六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引擎。

劳动力结构方面,建筑施工行业所需要的农民工数量在2012年快速下降,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快速增长,新增就业的主力人群过渡到学生。在稳就业的大前提下,发展第三和高新技术产业更符合当前的劳动力结构。

在对行业充满信心的同时,业界同仁也应该谨慎看待所存在的问题。正如近期一位行业领导所言,总体上水泥还是产能过剩行业,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变,长期看,水泥行业需求将呈现下行趋势”,该人士强调“不能过于乐观,不能走大幅新增产能、加剧供求矛盾、破环市场秩序的老路。”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预计,各地需求继续恢复,企业涨价意愿强烈,近期水泥价格仍将稳中偏强运行。

2023-03-08 09:04:17

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无疑将对水泥需求产生最直接的拉动。

2023-02-21 09:19:26

中国水泥制造工业的发展是一部自主创新攻坚、从追赶到超越的奋斗史,更加深刻认识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基础建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2-06-13 10:14:51

一季度业绩已经承压的水泥企业,能否在二季度寻找到突破?

2022-06-07 09:28:37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宏观经济数据,2022年1-2月水泥产量19933万吨,同比减少17.8%,水泥产量下降幅度大幅超预期,水泥行业陷入谷底了吗?在笔者看来,水泥产量下降主要由以下三点原因引起......

2022-03-16 09:16:09

总体来看,部分地区企业上调水泥价格,但当前市场并未完全启动,需求处在缓慢恢复阶段,价格能否落实到位还有待观察。

2022-02-19 13:11:58

房地产税试点渐进,水泥行业需求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2021-11-02 09:08:26

“2021年水泥行业供需格局预计整体平稳,基建项目开工将拉动水泥需求回归,错峰常态化将促使水泥供给端表现稳定。”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魏瑜分析说。

2021-03-01 09:07:33

牛年实现“开门红”后,水泥行业市场情况是否能被持续看好?

2021-02-23 13:07:56

8月当月水泥产量共2.25亿吨,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6.6%。1-8月水泥累计产量为14.42亿吨,同比下降2.1%,降幅较1-7月收窄1.4个百分点。

2020-09-16 09:29:15

下半年,建筑行业旺季来临,各地重大基建项目也在加速施工,叠加上半年延后的施工需求,对水泥需求产生了非常强的支撑。

2020-08-25 13:41:11

对于未来的水泥价格走势,分析师认为,从8月份开始,价格会呈现逐步上涨的趋势,后续要看秋冬季复工生产方面会有多大的影响。

2020-08-22 13:15:53

需求方面,入秋之后需求进入旺季,南方地区的气温不会很低,施工活动比较集中。供给方面,水泥生产行业每年11月中旬进入冬季错峰生产期,水泥企业集中停产,出现供需缺口,这是每年年底水泥价格冲到高点的一个主要原因。

2020-08-21 09:57:55

记者从中国水泥网了解到,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从7月31日的135.95,上涨至8月19日的138.26,涨幅约1.7%。

2020-08-21 09:34:41

受此影响,印度2020-2021财年水泥需求将下降22-25%;预期市区水泥需求下跌幅度较大,偏远地区住房及基础设施项目将继续拉动水泥需求。

2020-07-28 17:05:30

5月专项债发行继续提速,基建开工速度加快,基建投资继续修复

2020-06-08 09:27:23

4月底,全国近百家水泥企业宣布涨价。自春节后开工以来,20多个省份上百家水泥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涉及企业几乎包含了国内水泥产能前100强企业。

2020-06-03 09:09:22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推迟春节后的复工复产时间。从国家到省市纷纷出台了大量打动经济复苏的措施。当经济下行时,财政政策、基建先行的措施是不二选择。

2020-05-28 09:42:36

近期全国的水泥发货率迅速拉升,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发货率超过100%。

2020-05-11 15:22:00

根据历年基础建设投资对GDP的占比,以及政府的刺激政策,预计今年全年基建总投资或达22万亿元至26万亿元。

2020-04-20 09:22:05

除了挖掘机销量,水泥行业出货率环比也在继续回升。数据显示,水泥全国范围出货率80.3%,环比上升。

2020-04-15 10:14:21

对于行业今后将面对的新形势,笔者也有一些拙见,望借中国水泥网平台供业界同仁参考,欢迎指正。

2020-04-08 10:36:27

许多业内人士均认为随着各地基建项目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大,会极大带动水泥行业的需求释放,特别是下半年水泥需求将会集中爆发。

2020-02-25 15:27:06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