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集团董事长辜成允(右二)和与会嘉宾共同展示微藻生物提取成果
肉眼看不见的微藻,却可以捕捉二氧化碳、制造生物燃料,还能提炼出珍贵的虾红素,变身为生物“金矿”。台泥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今日签署新阶段研发计划合约,台泥将投入超过新台币2500万元的研发经费与工研院合作,共同运用由工研院能源科技研发的微藻能源与固碳专利技术,扩建微藻养殖示范系统及研发中心,并在未来规划设置20公顷的大型户外微藻养殖场进行微藻固碳及高附加值应用,一年不仅预计为台泥贡献4800吨的减碳量,还可进一步投入高价虾红素原料生产,快速转入绿色循环经济市场。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李世光表示,微藻生物能源技术是全球积极发展的第三代生物燃料,在创能、固碳之外,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应用更是潜力无限。政府也希望工研院通过与台泥的合作,能扮演产业火车头,带动整体价值链,打造绿能产业明日之星。
台泥负碳虾红素面膜和水凝霜实物图
工研院院长刘仲明表示,全球将微藻生物能源利用视为中长期的再生能源技术,台湾土地及天然资源有限,以1公斤微藻可吸取1.83公斤二氧化碳的高固碳效率,加上生长快速、含油脂量高、可生产高附价值化学品等优势,工研院打造的“碳循环再利用生物合成平台”正是台湾减碳创能的重要项目。工研院与台泥已经成功建立由水泥厂回收二氧化碳再利用的机制,本次合作签约的目标则是以微藻能源与固碳的关键专利技术协助台泥扩大产能,最后步入生物产业价值链中高单价虾红素的开发,完成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
台泥集团董事长辜成允表示,台泥已经转型成环保服务型企业,致力在每一个经营环节中落实节能、减碳、环境保育的理念。和平水泥厂与电厂就是以循环经济的概念设计,把废弃物全都变成能源与原料。过去五年,台泥除了参与工研院钙回路碳捕获技术的开发,获得国际奖项的肯定之外,还与工研院共同投入微藻固碳技术,在固碳效益及虾红素的提炼技术上均有斩获。以红球藻粉市价每公斤新台币2万元计算,养殖场每公顷、每一年的产值约可达新台币四亿元。加工制成美妆产品、保健食品,甚至复方药品的产值更是潜力可期。未来台泥将持续投入新台币2500万元以上的研发经费与工研院合作,并规划在和平厂区扩建微藻生产设施,短期预计投资将超过2亿元,每年预计为台泥贡献新台币四亿元的高附加产值之外,以微藻提炼出的高单价虾红素原料也即将在本月21日举办的2016台湾生物科技大展问世。微藻固碳、能源利用加上高值化应用,将成为台泥进军生技保养品产业的生物金矿。
关于碳循环再利用生物合成平台:
碳是构成地球上生命与物质的重要基本元素,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大自然中各种变化的过程。工研院运用生物能源与固碳技术,将工业排碳的二氧化碳捕获后,用来养殖微藻或微生物,进而从微藻中提炼出生物燃料、高附加值产品、化学品或饵饲料等产品,提供能源、民生、工业、农业使用,完成碳循环。
关于台湾水泥:
台泥创立于1946年,为台泥企业团之领头事业,主要营业范围包含水泥、水泥制品之生产与销售,以及预拌混凝土之产销。2015年在大中华地区的总产能约为6,000万吨,在全中国排名第七(引用中国水泥网统计资料)。台泥为全球主要外销厂商之一,其高品质在国际间颇负盛誉,先后获得包括美国加州洛杉矶市政府水泥认证、欧盟水泥CE 认证在内的多项证书。
目前,台泥分别于广东、广西、江苏、辽宁、贵州、四川、重庆、湖南、云南、台湾和平、苏澳及花莲设有水泥厂;于安徽朱家桥、广西柳州及福建福州投资设立粉磨站。
为贯彻“环保是责任,不是成本”的环保理念,善尽社会公民责任,台泥陆续涉足发电、废弃物处理等事业,成为一个立足“水泥、发电、环保”三大核心的真正环保企业。台泥位于桃园的研发中心,则为产品及制程的创新发展不断投注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