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的“两高症”(高污染、高能耗)一直为人议论,加之产能过剩带来的负担,近几年水泥行业逐步成为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众多水泥企业均在尝试通过节能减排改造、技术升级、产业转型等手段,希望借此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改变在老百姓心中的“灰色形象”。其中,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工业废弃物也是途径之一。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因其生产窑炉处置温度高,停留时间长,燃烧过程充分,焚烧状态易于稳定,生产过程中熟料能固化垃圾中的重金属离子,无废渣排放等独特的生产工艺和条件,被认为是现有垃圾处置手段之外最有力的补充。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投入使用。2013年国务院下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更是要求到2015年,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比例达10%。
而4月6日,一则《广东罗定民众打砸警车事件 抗议华润水泥厂建垃圾焚烧厂》的新闻开始在网络迅速传播。消息称,广东省罗定市部分村民为抗议华润水泥厂建设协同处置垃圾项目,前往当地市政府门口表达了抗议。抗议过程中,并一度发生了堵路、损坏公物等过激行为。相关图片连日来在网上流传,引发热议,并迅速发酵,成为不少媒体的头条。7日下午,罗定市政府发出《给朗塘人民的一封信》,宣布取消华润水泥(罗定)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项目,事件就此逐渐平息。
取消项目似乎积极回应了群众诉求,但笔者不禁疑问,当初经过合法审批的项目,说取消就取消了,这是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否定,还是暂时安抚群众的情绪?此外,如此简单的处理,是否不利于未来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的推进?
水泥窑协同处置有国家的明确支持
事实上在去年5月份,以国家发改委为首的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垃圾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水泥窑协同处置物体废弃物自此有了红头指导文件。文件要求水泥行业推进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垃圾焚烧飞灰等,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项目开展试点。加强示范引导和试点研究,加大支持投入,消除市场和制度瓶颈,扩大可利用废弃物范围,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标准,规范环境安全保障措施。文件要求通过建立各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完善鼓励政策、理顺价格体系、加大全过程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宣传推广等方法保障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工作推进。
去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三部联合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4年版)》。在新《目录》中,将水泥窑协同无害化处置成套装备列在推广类中固体废物处理10项装备第二项。从《目录》可看出,水泥窑协同无害化处置已经技术成熟,示范应用效果良好,下一步急需产业化和大规模推广的装备。
从宏观政策层面而言,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已经得到国家的明确支持。
水泥窑协同处置与保护环境不悖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其废气与重金属排放能达到怎样的排放标准?水泥中重金属的浸析是否超标,对环境安全有无影响?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高长明得到的国外权威检测数据,或许可以对该问题加以解释。
1990年~2010年,全世界水泥工业的400多台水泥窑,累计协同焚烧了各种可燃废弃物共计约2.5亿吨。水泥窑烧废弃物,其对化石燃料的热能替代率≥25%的情况下,由权威性第三方对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进行了实际检测。
共计检测次数为:二恶英/呋喃3000多次,重金属8000多次,HCl、SO2、NOx、HF、TOC、粉尘等两万多次,熟料中重金属两万多次,熟料中重金属的浸析率1.2万多次。所有的检测数据几乎100%达到欧盟标准要求。
据此,挪威科学与工业研究基金会撰写提出了《有关水泥工业POPs的监测综合报告》,即著名的SINTEF报告,并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认同。报告的主要结论如下:
1、水泥窑协同烧可燃废弃物时,其废气中的二恶英/呋喃的排放绝大多数为<0.02ngTEQ/Nm3,远低于欧盟2000/76/EC指令规定的<0.1ngTEQ/Nm3标准;
2、废弃物中可能带入水泥窑系统中的二恶英等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99.999%都被高温分解,焚毁去除;
3、废弃物中可能带入水泥窑系统中的各种重金属95%以上均被固化在熟料矿物的晶体结构中或水泥水化产物中,形成不溶解的矿物质,其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结构中的浸析率均<1.0%,可以保障环境安全。
至于水泥中重金属浸析的环境安全问题,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做了大量研究试验,证实在实际生产中垃圾带入水泥中的额外重金属极其少量,对含有8种重金属的胶砂试块进行浸析率检测后,其值均<1×10-5cm/d,浸泡180天后,其重金属固化率均>99%。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关于II类地表水的限值,不会对环境安全造成危害,结论与SINTEF报告吻合。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在我国水泥工业已探索研究试验了10余年,至今已有20余条生产示范线,都正常运行了2到5年,从未发生过扰民事件。海螺、华新等国内水泥龙头企业在从事协同处置垃圾方面也一直为近邻民众所接纳。
目前,全国668座城市年产垃圾约1.5亿吨左右,据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工学博士胡芝娟估算,若全国近1800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配套协同处置项目,理论上将解决全国50%以上的年产垃圾量,处理能力不容小觑。
华润罗定项目引发群体事件的背后
既然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在国内外都已成熟应用,华润(罗定)项目又为何引发了大规模的群体事件?笔者未曾接触现场,在此仅做几点猜测:
1、政策“正名”、扶持不够,水泥企业“脊梁骨”挺不起来。目前,政策上虽然提出鼓励的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与之相对应的落实措施。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有两个问题急需解决:一是开放垃圾处置市场,打破对垃圾的垄断;二是中央及地方财政对水泥窑烧废予以适当的经济补贴和政策扶持。
2、民众对水泥窑协同处置了解存在盲区。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仅行业内人士了解颇多,而我们的普及工作做的较少。未知的事情往往容易引发各种猜测,且易偏离真相。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并不等同于普通的垃圾焚烧项目,而且优势明显,环保出色。但是项目在“说服政府”批准其建设的同时,并没有“说服当地居民”,这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
3、水泥窑协同处置动了某些利益单位的“奶酪”,项目推广存在阻碍。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笔者想起近几年连遭抵制的国内PX项目,似乎国外PX项目不在远离人烟的荒芜地区,也没被妖魔化成科学怪物,主要原因是,从立项开始,就对外公开信息,接受民众监督。据报道,韩国的大型化工项目开工之前,企业必须向政府和居民证明,项目的建设符合环保标准。
环评的程序可谓冗繁,评价程序为:首先邀请居民代表、市民团体和相关专家,组成环评委员会;然后征求环境部和相关负责部门的意见,制定环境影响评价书草案;随后,收集居民意见并公开,同时对草案进行修改;完成评价书正本后,交由韩国环境政策评价研究院审核,研究院将实地考察;最后完成环境部批准的评价书最终版本。如果在建设途中,有居民抗议或反对,企业需停工,接受政府的监管,针对居民的疑虑作出说明、采取行动,直到达到开工的要求为止。
此外,不论是项目前期、建设期还是建成运行期,都需要加强政府与民众、企业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政府的监管力度应该更大,企业的运营过程可以对民众公开,搭建一个相对开放、流畅的沟通渠道,能让项目更稳定顺利开展。
这是不是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信息公开、接受监督、监管严格、生产合规、亲近民众、回馈社会,让好事往更好的方面发展,而不是无论好坏,都将它扼杀在摇篮之中。
欲了解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请点击:一张图读懂水泥窑协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