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广东罗定发生民众打砸警车事件,抗议华润水泥厂建垃圾焚烧厂,4月7日下午,罗定市政府发出《给朗塘人民的一封信》,宣布取消华润水泥(罗定)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项目。
10月10日,广东阳春市再次发生抗议事件,据广东阳春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0月10日,阳春市果断处置一起冲击厂区、损坏汽车的非法滋事事件,依法处置涉事人员11名。
10月22日,当地媒体《阳江日报》以文章“无害化处理为群众解决‘垃圾围城’的苦恼”发声(中国水泥网转载“阳春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取得‘出生证’”),从垃圾围村的现状、阳春海螺协同处置项目的审批、协同处置的工艺以及24小时在线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进而破解群众的疑惑。
鉴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仅行业内人士了解颇多,民众对其了解存在不少盲区,9月17日至19日,春湾镇还特地组织了阳春海螺周边村的村民代表和镇领导、环保部门人员、后勤人员等共19人,到安徽铜陵实地参观海螺垃圾焚烧处理项目,亲身感受水泥窑垃圾处理现场的状况。参观人员看到,垃圾焚烧处理厂里外都非常干净,在厂内,可以一边看垃圾处理过程一边喝咖啡,厂外周边有宾馆、饭店、小商铺,也有农田、菜地,农作物长势很好,没有任何受污染的迹象。
鉴于民众对该项目审批的质疑,阳江日报记者调查显示,该水泥窑协同处理城镇生活垃圾配套项目是经过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新能源项目,与二期生产线同步配套建设,项目在建期间,根据国家要求,2014年9月通过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阳春市发改局局长蔡敏也表示,这个项目已经完成备案,并且取得了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证,在取得这个备案证之前已经完成了项目的规划、土地报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相关手续。
上述材料均表明,阳春海螺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是取得了“出生证”的。
不得不说,海螺水泥的公关非常及时且有效。事实上,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在我国水泥工业已探索研究试验了10余年,至今已有20余条生产示范线,都正常运行了2到5年,铜陵海螺就是其中代表之一。这套垃圾无害化焚烧系统,由铜陵市和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采用世界首创的新型干法水泥窑技术建成,每天能消化掉垃圾600吨。在这里垃圾不仅被处理成“无害”,而且还变得“有用”,分解出来的气体和残渣还可以变废为宝,成为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能源和材料。
而关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标准规范也日益完善。工信部联合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 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会同环保部等部门制定的《协同处置污染物控制标准》、《水泥窑工程改造规范》等文件,都在做好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政策标准规范,从源头上防止无序发展方面做了努力。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2年下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指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是城镇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求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应优先采用焚烧等资源化处理技术。
国务院在2013年下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对建材工业要求之一是,推进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鼓励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厂污泥、危险废物、废塑料等废弃物,替代部分原料、燃料,推进水泥行业与相关行业、社会系统的循环链接。并提出,到2015年,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比例达10%。
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从已建成的20多条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项目看,得到了当地的认可,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各地政府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可选择先进适用技术之一。
而对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而言,应该因势利导,以最大的诚意,扩大参与,听取民意,在兼顾各方利益、“求取最大公约数”的前提下,扎实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建设。老百姓对环境的深切关心、热情参与,与政府规划项目的初衷和目标本来就是一致的,这也正是互信和沟通的坚固基础。政府和公众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没能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则是公共问题难以得到正常处理的主要原因,也容易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
这类事件应该让企业和政府注意到,在类似项目建设初期对周边居民进行科普和沟通的重要性,任何一丝一毫的不透明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不信任和后期高昂的处置成本。
世界上本来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希望阳春海螺协同处置项目不会面临和华润罗定同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