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信部、环保部也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各地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引导水泥错峰生产平稳有序开展,并明确了长江以北十五个省区市错峰生产的计划。这个错峰指的是雾霾之峰,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错峰也契合了广大北方地区冬季是需求淡季,熟料储存易变质,其他季节又生产过剩,产量足够全年使用的现实。所以水泥企业都积极响应政府要求,执行了错峰生产。
到目前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已经连续执行四年了,也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打法。各区域根据需求的淡旺季、不同的季节,合理制定不同阶段的错峰生产计划,一方面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能缓解过剩、稳定市场。得益于这个办法,2015年水泥行业是个低点,大家都没赚到钱。2016年企业日子好些了,2017年行业有了正常利润,2018年取得了更好的成绩,2019年更不用说了。
目前水泥价格虽然创出了历史新高。实际上从全国来看,从全季节来看,水泥还是远远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水泥的价格就基本没涨过,而煤炭、钢铁的价格翻了好几番。二三十年前,水泥价格是煤炭的两倍;美日欧非等地区,水泥和钢铁的比价都差不多是1:3,我们现在则是1:9。我国房价涨了这么多,房地产中每平方米中水泥的成本才70元左右。
虽然水泥用量在不停地增加,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1亿吨到现在的22亿吨,但因为供应量一直比用量增加得还快,这就使得水泥的价格非常低,企业还一直打价格战。这两年价格有所恢复,也是正常的。
第一,我国是水泥大国,水泥产量占全球水泥产量60%以上,水泥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石灰石等自然资源,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就应该当结构调整和环保的推动者,应该多创造一些财富,多给国家交一些税收,所以必须有一定的盈利。
第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水泥大国中价格较低的。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水泥价格基本都是100美元以上,而中国还远不到100美元,中国煤炭的价格都已经与国际接轨了,而天然具有垄断属性的水泥,价格难道就不能向国际靠拢?而且未来水泥行业淘汰过剩产能、去产能任务艰巨,企业的环保投入将继续加大,如果水泥行业要可持续发展,承受的成本就要用合理的价格和更高的利润来支撑。
有人会说,水泥如果涨价太猛,国家势必会出台控价政策,价格涨不上去的,果真如此吗?国家对水泥的控价早不是第一天了,属于市场的,终归要还给市场,贵州茅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家的控价,反而给茅台未来几年净利的两位数以上增长亮了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