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水泥,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有汽车驶过尘土飞扬的画面,加之工作人员事前给每位前来采访的记者发放帽子,记者们可谓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采访团来到芜湖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却感受了另一番惊喜,蓝天白云映衬下,红色的厂房宛如庄园,使人心旷神怡。
12月8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安徽,近距离揭秘世界500强企业海螺集团的成功秘诀。
“在全国3373家水泥企业中,如何做强龙头企业?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表示,水泥行业的终极目标是走向环保产业,生产环节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
从原宁国水泥厂1978年组建,海螺集团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快速成长之路,创建了富有特色的海螺发展模式。先后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国产化示范线、第一套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系统,第一个水泥窑二氧化碳捕集纯化项目,第一个全流程智能化水泥工厂等,成为我国水泥行业的领头羊、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排头兵。
“这是世界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项目(CCS),年产二氧化碳产品5万吨。”白马山水泥厂副厂长刘宏伟介绍,水泥窑烟气经过水洗降温、脱硫、二次水洗,去除气体中粉尘等杂质后,在吸收塔内被吸收剂吸收形成富液,加热解析出95%纯度的二氧化碳,再压缩精制纯化,加工精馏后达到99.9%工业级纯度和99.99%食品级纯度的二氧化碳产品,可实现碳“变废为宝”。
据了解,该项目由海螺集团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研发,投资5500余万元,于2018年10月22日开始运营。项目首开捕集工业二氧化碳之先河,对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做出重要贡献,对推进我国乃至世界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发挥出了引领示范作用。目前,白马山水泥厂正在积极谋划二氧化碳产品转化,年产3000吨的干冰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建成后能够大大提高二氧化碳产品附加值,为CCS项目的全面推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海螺首创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获得联合国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奖“蓝天奖”,目前已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成功推广106个环保类项目,已建成36个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和固危废处置项目,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处理生活垃圾1062万吨、固危废443万吨的处置规模。
随后,记者团来到海螺集团矿车无人驾驶项目控制中心。“你们看到的都是矿山原有的材料,我们就地取材,一边开发一边保护。”矿山分厂厂长杨海舰介绍屏幕上实时传来的作业情况,矿车无人化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不间断作业,大幅提高车辆运力与工艺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员安全风险、减少矿卡设备配置。系统的驾驶行为经持续的大数据学习而不断优化,从而达到最低能耗和胎耗,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生产流程做到先进,企业就可以做到先进。” 高登榜表示,未来,海螺会一如既往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高端优质水泥,解决当前产能过剩、资源浪费、有害气体等遗留问题,从而做大做强绿色经济。
资料显示,海螺集团已连续15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019年海螺以284.9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跻身世界500强第441位,成为安徽首批进入世界500强的本土企业,名列2019安徽省百强企业榜单首位。在2019年11月30日揭晓的第十三届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上,“海螺”以865.6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50位。预计到2019年底,集团总资产将达2233亿元,营业收入将达2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