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黑龙江水泥价格普遍上涨30-40元/吨。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大项目都在赶工期,水泥需求稍有提振,水泥价格目前也基本稳定下来;但赶工期结束后需求会有较大程度的下滑,到时价格也未可知。
可见,需求的提升是受特殊时段影响的短期变动,“金九银十”不能当作长期的指望,需求不足仍将是常态;全国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黑龙江自然也不能免俗。在可见的未来中,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的水泥行业或许将越来越困难。
一是产需矛盾严重。
比如,2022中国水泥熟料产能百强榜显示,黑龙江熟料产能为2011.9万吨。按1吨熟料磨出1.3吨水泥来算,假设黑龙江熟料产能全力开动,2011.9万吨熟料就可磨成两千六百多万吨水泥,而黑龙江年水泥需求应该也不过一千七八百万吨左右,这中间差了将近一千万吨。当然,产需矛盾并不是黑龙江或东北独有的,而是一个全国范围的普遍性问题。
为应对产需矛盾的困境,错峰生产在过去几年起到了比较显著的作用,但这是基于过去几年每年的需求相对稳定甚至增长,当前的错峰生产效果已经远不如过去;并且错峰生产还给了许多本应被淘汰掉的落后产能“喘息”的空间,部分落后产能通过产能置换“借尸还魂”,也使得当前产需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是人口负增长,加大了需求下行压力。
一切的投资和建设都要以人为基础,一个地区没有人便没有投资和建设的价值。东北作为老工业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等问题,人口处于净流出状态。
据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九千八百多万人,比十年前减少了一千一百万人左右,负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人口总量下降的情况下,伴随而来的城镇化减缓、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出生率下降等问题也导致经济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
如以低房价闻名全国的鹤岗,人口太少、环境较差、需求不足,房子“贱如白菜”,房地产支撑水泥需求已是“有心无力”。并且,东北过去十数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称得上是“寅吃卯粮”,高铁、公路、机场等交通项目大都已比较完备,基建后续发挥空间较小。房地产、基建双双“拉闸”,东北未来的水泥需求难言乐观。
三是敌不过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
近期全国各地房市政策暖风频吹,9月已经有天津、南京、青岛、苏州、厦门、武汉、广州、西安等城市取消或者调整放松原来的住房限购政策,南京、武汉、济南、合肥等城市完全取消了限购政策,基本都是实力较强的二线城市。并且可以预见的是,限购松绑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扩大。
过去由于限购的存在,再加之发展水平低的城市不动产价值低,所以部分三四线城市经济实力较好的居民的投资性购房需求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限购逐步放开,有着实质性投资价值的二线城市,自然会成为异地居民购房的“香饽饽”。
另外,当消费的选择扩大,住房的所在的地区成为更加关键的要素。教育、医疗等资源比三四线城市更加丰富的二线城市,本就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人才吸引力较强;限购松绑后,二线城市的外地务工人群更容易就地居留,其后代可能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这将进一步加速人口由相对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弱者愈弱、强者愈强。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吉林,将更难抵挡强二线城市的虹吸效应,人口向东部沿海等发展势头正劲的地区流动基本是必然趋势。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会由于新需求的产生有所提振,进而支撑水泥需求;城市更新和发展的建设需求会更加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受虹吸效应的加持,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发达地区的水泥需求会更加稳定。
反观东北,人口流失、经济增长动能有限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水泥行情或许只有“江河日下”。就如上文所述,“一切的投资和建设都要以人为基础,一个地区没有人便没有投资和建设的价值”。尽管东北的产能在全国看来并不算大,但本就不大的市场面临继续萎缩的情境,恐怕也很难继续容纳当前全部的产能。
东北的水泥企业,此刻应当积极转型,寻求水泥以外的盈利业务;又或者继续节能降本增效提质,在残酷的行业洗牌中“杀将出来”,最终站稳脚跟。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卖厂退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然而,在市场不佳的现状下,又有谁愿意去接盘呢?
不过,东北的前途并非一片迷茫。今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并强调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扬长补短,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党中央、政府的重视下,东北的转型进程必将加快,终将摆脱“泥淖”并实现产业振兴。届时,东北水泥市场或许也将再度迎来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