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生产原本是为了避免冬季采暖期污染物叠加排放而采取的限产措施,但是不得不承认,在特定时期对于缓解产能过剩、稳定行业效益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以至于后来逐步演变成常态化错峰,但将其视为解决水泥行业当前危局的唯一手段,无异于太过理想化。
1、错峰生产从来就不是为了“拯救”水泥行业。一开始提出错峰生产是为了解决污染天气多发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环保政策。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雾霾问题,18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促进构建北方四省一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水泥和采暖错峰生产协调机制的提案》,提出在秋冬季采暖期间统一停止水泥窑熟料烧成工序的生产,与供暖锅炉进行错峰防止污染物排放叠加的建议。
2014年12月,东北三省水泥行业宣布实施错峰生产,10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共4000万吨产能统一停窑。更早些时候,新疆全区、陕西关中地区即开始实施水泥企业错峰生产。
此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4省2市也积极响应主动加入了错峰生产试点,新疆自治区经信委、环保局还专门就错峰生产联合印发了文件。
有部分区域的先行先试,有其他区域的积极响应,2015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北方采暖区全面试行冬季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决定北方地区在2015~2016年采暖期全面试行水泥错峰生产。
鉴于错峰生产在提升行业盈利能力,缓解产能过剩压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该政策得到了不少水泥企业的支持和欢迎,错峰生产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水泥主产区推广开来,错峰生产步入常态化阶段,冬季错峰、夏季错峰、重污染天气错峰……不绝于耳。
错峰生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脱离了本意。
2、市场需求今时不同往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国内水泥需求加速下滑。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销售景气度偏低,土地成交和新开工延续负增长趋势,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与此同时,受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以及地方债务风险管控等因素影响,基建项目开工率不及预期,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偏弱。
需求收紧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各水泥企业执行错峰生产的“默契”不再,“面和心不和”的情况时有发生,“保份额”“抢份额”成了部分企业生存的头等大事。全国水泥价格普遍在成本线附近低位运行,水泥行业利润也被极度压缩。价格极低的情况下,水泥企业更加需要通过“走量”来维持利润。
同时随着全国市场需求持续下滑,错峰生产的“魔力”也在消失。
错峰生产从实行以来,范围上不断扩大,从东北到北方,再发展到全国;时间上不断延长,从冬季到夏季,再到如今几乎每月都错峰生产。错峰生产力度越来越大,发挥的效果却越来越差。
3、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只“错”产量,不”错“产能,将行业健康发展的希望寄希望于错峰生产 ,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水泥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真正落到实处,使水泥行业产能总量与环境承载力、市场需求、资源保障相适应,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才是正道。
长期实施限产、减产方针,可能导致市场信号失真,阻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使得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其次,错峰生产政策可能导致“平均主义”,削弱了优势产能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低效产能提供了生存空间。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落后产能,错失了化解产能过剩的“窗口”期,加剧了行业的结构性问题。
特别是,在行业享受因错峰生产带来高利润期的几年时间里,水泥新增产能急剧增加,一大批新增新建生产线“拔地而起”,让本就产能过剩的水泥行业“雪上加霜”。
4、停窑成本越来越高。停窑时间越长,企业固定摊销成本越高,今长时间控产、停产、时开时停还将带来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运营成本、员工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曾有人提出,市场竞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错峰生产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论点主要落在市场竞争无法有效清退落后产能,水泥企业无论大小在几年前都挣了不少钱,谁也熬不死谁。
如今看来也未必,由于投资决策等因素,部分水泥企业的现金流并不乐观,熬过了今年,未必能熬过明年。
“洪水靠疏不靠堵”,错峰生产曾经帮助水泥行业创造过辉煌,但也耽误了行业去产能的窗口期,让产能过剩问题愈演愈烈。当前,行业积累的种种弊病,归根到底都是产能过剩,去产能势在必行,而水泥行业也到壮士断腕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