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市长王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蚌埠作为长三角成员、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核心城市,有决心、有信心、有底气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部署,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这是对未来5年全国碳排放水平的具体要求。王诚表示,“一般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率的提高,碳排放水平也会相应提升。不过从蚌埠市近年的发展实践来看,我们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增加的‘脱钩’,关键在于蚌埠有自己的‘独家秘笈’”。
对此,王诚列出了一组数据,“根据测算,2010年到2019年,蚌埠市GDP由636.90亿元增长为2057.17亿元,单位GDP碳排放量则由1.567万吨/亿元降为0.628万吨/亿元,下降了59.90%。主要得益于我们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推广应用绿色产品,下好绿色‘先手棋’”。
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是蚌埠着力打造的支柱产业,也是低碳、环保、可循环的绿色产业。
“我们立足先行先试,在国内率先构建了高性能光伏玻璃从产业规划到技术规范再到支持政策的完整政策体系。”王诚表示,借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市体育中心、市文化馆、8.5代TFT-LCD玻璃基板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等一批样板工程。其中,8.5代TFT玻璃生产线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电站年均发电量1000万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0吨。
“蚌埠还是安徽省内率先‘禁塑’的城市,在全市推广使用生物基可降解购物袋、餐盒等制品,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王诚自豪地说,蚌埠企业丰原生物还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唯一供应商,把蚌埠‘绿色产品’搬上了世界舞台。
“推进碳达峰工作,我们有自己的绿色‘路线图’。”对于落实即将制定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王诚信心满满。
他为我们算了一笔账,“根据我们这些年来对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的研究,1MW光伏电池年发电量为117.8万度,年可节省发电用原煤501.8吨,每百亿元光伏玻璃年出货量用于建设光伏电站可增加电能18867.9MW,年可节约原煤946.8万吨;1吨聚乳酸生产过程可消耗秸秆3吨、减排二氧化碳4.2吨,使用过程1吨聚乳酸替代塑料可减少石油消耗5吨。而根据目前发展状况,蚌埠硅基、生物基两大产业集群今年有望达到2000亿元规模。”
“未来,‘双基’产业还将在前期的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集聚基础加持下,实现‘井喷’式增长,带来更为可观的‘减碳’效应。因此,对于国家碳达峰工作目标,我们不仅有信心完成,还要尽可能提前实现。” 王诚胸有成竹。
蚌埠将聚力打造绿色“示范城”,让碳达峰“蚌埠方案”更加丰富鲜活。
“下一步,我们要打造国内首个光电建筑示范城市。”王诚介绍,蚌埠将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光电建筑,力争5年内建设超低能耗建筑204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10万平方米,推广光电建筑 4000 万平方米以上,着力实现国内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建筑薄膜光伏应用光电两个领域发展“双领先”。
“不断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确保全市‘禁塑’时间表按期推进。”说到未来工作打算,王诚信心十足,“蚌埠市将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硅基、生物基绿色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统筹推动蚌埠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质量提升,聚力建设‘中国硅谷·无塑蚌埠’”。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当下行业的重要命题,离不开发展实践的支撑,同样离不开各方的通力支持。两会期间王诚重点提出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表现出对该领域的高度关注。未来就任海螺集团之后,他会如何带领海螺集团打造属于海螺碳达峰、碳中和的“独家秘笈”,实现“3060碳目标”,助推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呢?
“力争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指明方向。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面临哪些的机遇和挑战,又将如何去做?为此,2021年4月20-21日,中国水泥网将在杭州举办 以“同使命·谋创新·共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0P100颁奖典礼” ,诚邀业内人士前来共同深度探讨当前水泥及相关行业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