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高长明:从”全世界65%的新建水泥厂是我们建造的”新闻说起

2020-04-30 17:36:20

要是我国真占有”这个65%”的话,现实的场景又何至于是这样的呢?

据报道,今年4月中旬,工信部苗圩部长在对《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读时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美国以技术创新为主,处于第一梯队;英国、欧盟、日本等以高端制造为主,处于第二梯队;中国和有些新兴国家以中低端制造为主,处于第三梯队;其他以资源输出为主的一些国家属于第四梯队。我国属于第三梯队的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至少还要努力30年。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国人已经沾沾自喜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辉煌,以为可以逾越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跨入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情况来看,这都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观点,有害无益。

结合我国水泥机械装备制造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以及现今的实际情况来审视,亲身经历使笔者对苗部长的上述判断十分钦佩,真是入木三分,科学准确。

我国水泥机械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起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70年代开始,能制造少量简单小型的为回转窑配套的水泥机械。80~90年代,历时近20年,以“引进、消化、吸收、转化、试制、改进、生产”为主线,逐步转入正式批量生产,完全掌握了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配套的20项关键机械装备的,当时较先进的全部制造技术、专利许可和技术诀窍,为我国现代水泥工业关键装备的国产化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000年以后,除了基本满足国内需要以外,我国还可以出口少量中低档水泥机械装备,陆续提供给越南、老挝等邻国。之后逐渐开拓发展,至今我国企业在东南亚、非洲、西亚、俄罗斯、中东、拉美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建设了单线熟料规模1000~10000t/d的水泥厂约360余座。其中约90%是由前中材国际SINOMA(天津院、南京院、成都院、苏安、邯安、唐安、中建设等)承接建设的,主要承担这些新建水泥厂的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业务,附带供应少量的低中端水泥机械。这就是所谓的国际EPC水泥工程项目。

本人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国家建材局、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一机部、天津院等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天津院、合肥院、管庄研究院等设计研究单位,以及全国30多家重型机械和水泥机械制造厂,共同努力完成上述20项水泥生产关键装备的引进、试制、生产等研发任务以后。从本世纪初开始,曾给当时SINOMA董事长谭仲明同志提供了10多年的友好义务技术咨询,直至2012年谭总不幸殉职。在这段时期,通过实践和深入思考研讨,谭总和我初步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共同观点。对国际EPC水泥工程项目要“多做做好,逐步争取增加EP的占比,实现优质优价”。鉴于当时我国与欧洲一些老牌水泥装备制造供应厂商各方面的差距非常大,我们预感到这个“逐步争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一代人到两代人的时间。实践中我们这个共识的成效正在渐渐的体现出来。SINOMA国际EPC水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在逐年缓慢的提升之中。

2015~2016年间达到高点,SINOMA承接了当年国际新建水泥工程EPC项目中C的60%市场份额(按新建水泥总产能计)。因为工程项目大部分机械装备与仪器仪表等设施都是由欧美日等公司转口,并非SINOMA提供。所以,如果按新建EPC合同总金额计,实际上我们仅占16%~17%。如果按总净利润计,仅占4%~5%。与欧美日的那些机械装备供应厂商所获得的实际利润相比较,的确,这真是一份广大员工内外合作,尤其是外派员工日夜艰幸工作挣来的数额很少的辛苦钱。又因我们的报价仍处于低位,远没有摆脱“多拿项目,微利多干”的处境,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成绩。侭管纵向比较,当时SINOMA的业绩逐年提高较显著,但在国内外的宣传方面始终保持比较低调的谭总风格与传统。

然而两材合并以后2017年开始,某企业在国内诸多场合高调宣布“全球65%的大型水泥装备都是我们生产的”新闻。当年年底,笔者撰文指出,这种说法不恰当不确切。后来就逐步修改为“全世界65%的新建水泥厂都是我们建造的”说法频繁发布,促使有些国人为此大喜,有的甚至狂热。笔者收集了2018年有关数据再次核算了一遍。结果是:在全部EPC项目中,该企业承担了C的64%(按新建水泥总产能计)。按EPC合同总金额计,其实际占比为16%~18%。按总净利润计,则为5%~7%。其经济效益比2015年SINOMA的稍有提升,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主要在于EP转口的占比仍很大,尤其是高端水泥关键装备的转口占比更大。基本上仍是过去中材国际处境的延续,短时间内不可能扭转,这原本就是意料之中的。

实践证明,我国水泥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完全符合苗部长的科学判断。尽管近年来,我国水泥工业及机械装备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或者有少数装备业已提升到第三和第二梯队之间, 有的甚至已经基本达到第二梯队的水平。但是我国水泥机械装备制造业总体上大部分仍处于第三梯队。

不过现今我国和欧洲老牌公司之间的差距,确实已经大幅缩小。就所有各种水泥机械产品单项来对比,我国在品质和性能方面有望8~10年之内,赶上德英法丹日的水平。这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第二步。我国必须在产品销售价格和科研创新方面,同样全面达到他们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真正的晋升第二梯队,与竞争对手平起平坐,享有同样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第二步的进程不可能是,想跳就能跳得过去的,估计还必需经历10来年的时间。所以,笔者分析,我国水泥机械全面晋升第二梯队至少还需要15~20年的努力。因为我国水泥工业和水泥机械制造业,对外开放比较早(1978年),随后各方面的工作也都比较积极进取。因而,水泥产业和水泥机械制造业登上国际舞台并获得相应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时间,相对的可能会比有些其他行业提前若干年。

其实上述我国EPC项目的盈利能力不强,与我国EP装备现有总体质量与性能水平不够高密切相关。高档的EP装备是一片技术高地, 更是获取高额附加值的“法宝“。如果我国不能在高档EP装备方面,比竞争对手获得较高(至少是稍高)的占比,势将难以完全摆脱这一被动局面。所以我国必须加倍努力,瞄准德法丹美英日等国的各种最新最先进产品,加紧全面提升我国EP装备,特别是高端装备的性能与质量水平,再加上原创性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或者至少打一个平手。

另外,关于我国给全世界提供全套EPC生产装备的能力问题。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印象会更鲜明一些。以2018年为例,全世界(除中国外)新建EPC水泥产能4000万吨/a,折合成需要新建日产熟料5000吨的全套机械装备设施生产线20条,装备总重320万吨,总价值约310亿美元。如果某企业提供其中65%的话,就需要提供重达210万吨的全套装备,应该可收入装备出口金额近200亿美元。然而事实上,某企业年产水泥机械装备总量不过70万吨(其中属于原中材国际SINOMA的占85%以上),除了满足国内需求以外,能出口的已所剩无几。所谓能收入的出口金额仅为欧美日同行们的一个小零头而已,真正获得的净利只及他们的1/20左右。想象的和现实的境况相差如此悬殊,充分说明某企业的实际能力与其为全世界(除中国外)提供65%的新建水泥厂的愿望相差很远,很远。要知道,一个企业要做到这样的业绩,在200年世界水泥工业发展历史中,非但是空前的而且很可能也是绝后的。唯有丹麦史密斯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处于其最高点时,曾经有三年左右达到过占据国际成套水泥装备52%~56%的市场份额,创出了十分罕有的业绩。类似这样的情况今后大概率是不可能重演的。

关于国际水泥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问题,凡是接触过国际场合的我国水泥界人士,应该都有亲身体验,我国现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实际上有多少?要是我国真占有”这个65%”的话,现实的场景又何至于是这样的呢?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竞争态势,所谓“我国水泥工业在国际上,已经从跟跑并跑变成领跑”,以及“要用中国水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去引领世界水泥的发展”之说。实际上真是这样的吗?是否应该醒醒了?敦请回归现实,认清形势。同时认真对待,做好较长期继续奋战的准备。任重而道远矣!所幸国家主管部门和水泥行业主流基本上是清醒的现实的。

2019年11月,某企业将上述新闻的表述修改为“占据全球水泥国际工程市场65%的份额”。大家知道,这里所谓的工程市场,实际上就是EPC工程市场,因为现今国际上并没有单独的水泥厂土建施工与安装工程市场。不过,这个修改可能是一个向好的先兆,希望继续改进,最优化的表述就在前方,相信该企业的智慧一定可以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的。

本文旨在实事求是,实话实说,澄清事实,消除供应范畴的混淆。因为这种混淆在技术含量和经济收益两大最重要指标上相差太悬殊了,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为了在国内避免可能会误导别人(太厉害了),在国外避免可能会被别人误解(太自夸了),应该是表述清楚准确一些更好。

希望水泥界全体同仁,在国家主管部门、建材联合会和水泥协会科学清醒的指引下,精诚协作,改革创新,砥砺奋进,为我国早日名至实归地跻身世界一流水泥强国而共同努力!

后记:应该说明,某企业是一家各方面十分优秀的建材企业,对我国水泥工业的贡献不小,水泥业务的业绩也很出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我国水泥界学习的标杆和楷模之一。它宣布的上述新闻,虽然不太明确准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种说法的小瑕疵无损其整体优秀的形象。如果认为笔者拙见尚有一点可取之处,而恰当修正,则更益彰显虚怀若谷,消除混淆,尊重亊实,尊重未来,值得赞赏。祝愿贵企业更上一层楼,做强做优,为我国和世界水泥工业作出更多的新贡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近两、三年内,我国需要完善和新建的智能水泥厂就有30项以上,市场需求十分可观。假如每项的投资平均按1.0~1.5亿元计,则总投资将达30~45亿元。

2020-10-19 13:42:05

要是我国真占有”这个65%”的话,现实的场景又何至于是这样的呢?

2020-04-30 17:36:20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