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大于天。然而近年来,多起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及扩大,暴露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缺乏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辨识、应急预案存在缺陷、发生事故后的错误施救等诸多问题,往往会让事故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加剧。
从9月10日起,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将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推动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标准。到底该如何安全生产应急准备?发生事故后如何科学施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王海军昨天作客中国之声特别节目《今天我值班》对上述问题一一解答。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都暴露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更凸显出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迫切性。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王海军以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指出,事故发生和扩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瑞海公司应急准备工作落实不到位。
王海坤指出,一是没有开展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辨识工作。二是应急预案没有针对性,没有按要求开展应急演练。三是没有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度。四是没有开展应急培训工作,员工应急意识不强。在着火区域,由于消防通道堵塞严重,导致救援力量无法进入着火核心区域,贻误了救援时机。五是应急设施设备配备不规范。
因为安全生产应急通道不畅通、被堵塞、被封锁等因素引发次生衍生事故,或伤亡扩大的事故并不少见。但是,依然有很多企业意识不到要保持这条生命通道畅通。王海军提醒:要提高应急意识,无论乘坐飞机、动车、轮船,还是在办公大楼,或是在商场、电影院等,到了任何一个场所,要主动留意安全生产应急通道的标识和位置,一旦发生险情,要第一时间通过安全生产应急通道进行逃生。
王海军以山东省平邑县万庄石膏矿区“12·25”坍塌事故救援为例指出,煤矿和非煤矿山都设有避灾路线,根据不同的情况分为火灾避灾路线和水灾避灾路线,这也是安全生产应急通道的一种类型,作为从业人员都要非常熟悉,遇到危险时紧急有序撤离。如遇冒顶事故,冒落基本稳定后遇险者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发生透水事故后,要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遇险人员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并作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要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要坚信政府部门一定会组织人员快速营救。
近年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已经指导推动31个省级单位制定了预案管理实施细则,初步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级各类企业应急预案640万个,重点行业企业、中等规模以上企业做到了应急预案全覆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然而在应急预案执行方面,依然存在预案“编者不用、用者不编”等诸多问题。
王海军认为,一是企业未能深刻理解应急预案“平时牵引应急准备、战时指导应急救援”的核心作用,只重视“有”不注重“用”。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未能牢固树立 “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不到位就是隐患”的理念,未建立应急预案工作责任体系,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足。三是对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监管不到位。开展应急预案专项督导、检查少,执法处罚力度不够,对企业未起到震慑作用。
王海军表示,将推广应用事故情景构建技术,通过这一战略风险管理工具,对未来发生概率小,但后果极其严重的事故开展应急准备。制定事故情景构建技术标准或应用指南,推广基于情景构建技术的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指导企业编制更有针对性地应急预案,对现有的应急资源和能力进行检验,并指导应急培训与演练工作,系统性的提升行业领域应对重特大事故应急能力。
王海军同时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根据潜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各地区和领域的风险现状。并进行应急能力评估,提升应急预案演练在基层实战运用的实效。并强力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最新一次全国范围内专项执法检查将于9月10日开始,组织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项执法检查,国家层面成立5个专项执法检查组,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工作,规范执法检查程序和内容,推动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标准,全面加强应急准备,提升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