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桂新:2016年水泥行业总体形势仍然严峻

2016-04-15 09:39:07

在3月23-25日举行的“2016第五届中国水泥网年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指出,2016年水泥行业总体形势仍然严峻。吕桂新分析了水泥行业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实现水泥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建议。

 一、当前水泥行业的形势非常严峻

  2015年水泥行业形势急转直下,水泥产量同比下降了近5%,水泥企业的营业收入下降10%,利润总额下降了近60%。也就是说,利润较2014年减少了400多亿,比业绩最好的2011年减少了700多亿。2015年水泥行业这个形势非常不理想,出现了产量大幅度下降,价格大幅度下滑的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水泥价格平均下降了三十几块钱,部分企业甚至降了一百多块钱。

  由于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效益大幅度滑坡,很多企业出现了减产、停产,亏损,职工上不了班,发不了工资,企业没有效益,国家税收也减少的困境。去年,水泥行业亏损面达到了40%,今年1-2月同样没有看见效益,全行业净亏损26亿多元。

  2016年1-2月份,水泥产量继续呈现去年的下滑势头。1-2月份,全国水泥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8.2%。事实上,实际情况可能下降值比这个还要大。通过调查了12+3大型水泥企业发现,企业产量平均降幅在百分之十几,有的20%,红狮1-2月份就降了16%,整个浙江省水泥产量减少了23%。

  价格方面,从年初的形势来看,由于我们采取了限产措施,特别是北方地区实行了错峰生产,再加上国家稳增长措施的出台,已经初见成效,水泥价格在局部地区有所反弹。中国水泥价格指数和中国水泥网及时采集的价格看,已经有相当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出现反弹,像东北水泥价格上涨了二三十块钱每吨。但是,反弹势头并不强劲,总体呈现涨跌互现态势,西南、西北水泥价格仍在继续下降,目前仅呈现出反弹势头,好转的苗头,但能不能持续值还要继续观望。

  年初,工信部调研了一些企业了解到,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尽管年初情况比较特殊一点,水泥行业一般年初大多亏损,但是今年亏损的情况跟去年同期比有所加重,去年同期还盈利几十亿元。因此,整体来看,今年水泥行业总体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二、水泥行业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

  水泥行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依然存在,局部地区还有所加重,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阻碍着水泥行业的发展。这是造成水泥行业面临困难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是市场需求不足,而且有进一步萎缩的趋势。2014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了顶峰,全国水泥产量将近24.8亿吨,2015年就减少了一亿多吨,变成了23.5亿吨。有专家估计,在未来的几年,市场需求还会进一步减少。市场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是一个行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三是企业经营环境没有根本改善,而且有的困难还在继续加大。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在水泥企业环保执法方面,宽严尺度不一,随意性比较大,造成不公平竞争。还有无证的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对一些守法企业造成不公。另外还有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水泥企业税负还比较重,特别是近年来工业下行,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减税措施,但是对水泥行业来讲,减税的政策让企业得到的优惠并太多,总体税负仍重。总的来讲,企业的经营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让很多企业感觉到困难在进一步加大。

  四是稳增长的措施落实不到位。去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但是落地情况并不好,效果非常有限,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家的信心。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表示对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感到迷茫、缺乏信心,没有信心也就不敢投入。

 三、实现水泥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建议

  近年来,水泥行业出现的困境说明,简单的规模扩大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下一步要做的是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不能再新增扩大产能。如果我们继续扩大产能,那么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无法做到增效。必须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创新业态和模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在当前和今后的几年落实这几项任务主要体现在水泥行业就是要限产量、去产能、补短板、促转型、降成本、增效益。

  1、 限产量

  去年在北方地区展开的水泥错峰生产,是工信部和环保部联合发文执行的,前年试点,去年正式实行,大家反映比较好。虽然我们也知道,限产量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但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这种办法短期内见效快,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举措。

  2、去产能

  去产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治本的办法。那么怎么去产能?一是要坚决禁止新增。产能过剩解决不了,行业形势也就不可能好转。二是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家淘汰落后的政策,对于落后产能不能心慈手软,现在还有一些小的落后产能我们要坚决淘汰。三是要想办法去掉一部分过剩产能,把那些无效的缺乏竞争力的产能去掉。

  对于去除过剩产能首先是部分企业主动退出。现在企业总体产能严重过剩,大家都挤在这个市场里面,谁也做不好,所以有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应该主动退出。当然退出的话国家要有政策,应该支持、鼓励。例如钢铁行业、煤炭行业去产能,就得到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大力牵引。水泥行业去产能除了国家给钱、给政策外,水泥行业也要自己救自己,要主动退出过剩产能。对于主动退出水泥行业过剩产能的企业,政府应该在政策方面支持其转型。

  其次是被迫退出。通过提高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这些国家指标,来让落后的产能退出,包括修订产品质量标准。大家强烈要求取消低标号32.5水泥来让落后过剩产能退出,这也是个有效的办法,应加快研究。

  第三点就是要并掉一部分过剩产能,鼓励大型企业、优质企业兼并重组,通过重组重整市场,优化产能布局,让这些竞争力弱的生产线退出去。通过兼并重组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也能并掉一部分过剩产能。

  再一个就是鼓励企业走出去。走出去不能仅仅局限于实现水泥产品出口,更要鼓励我们优质企业到国外直接投资建厂,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现在水泥行业走出去已经受到方方面面重视。水泥行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势行业,完全有能力走出去,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实现走出去发展,在海外我们水泥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八千多万吨。此外,我们现在很多企业也在调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走出去的布局,通过走出去实现优质产能的海外布局。

  3、补短板

  我国是世界水泥生产大国,都说世界水泥看中国,这说明中国的水泥行业在国际上还是有地位的,但是我们总体来讲仍然大而不强。尽管我们也有很强的企业,但是跟国际水泥行业先进水平比,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还有差距。在此情况下,国内的每家企业都应该通过比对,有一杆秤,知道短板在哪。补短板就要通过创新开发一些新技术、一些新产品。我国水泥行业总体过剩,但是在特种水泥、专业水泥方面却是短板,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包括我们现在这个海洋工程,这方面对水泥需求量比较大,海洋工程水泥和核电工程水泥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4、促转型

  目前水泥行业在总体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还面临着市场需求量也是逐步减少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水泥行业发展很重要一条就是要转型。

  (1) 发挥水泥生产特点,向环保产业转型。例如利用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拓展水泥生产功能。这方面国家有政策,七部委也发布了文件。根据规划,到2017年协同处置的生产线达到总数的10%。从目前情况来看,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要鼓励水泥企业向环保产业转型。

  (2) 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把水泥生产优势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开展砂石骨料的生产,包括发展预拌砂浆,还有随着建筑业工业化发展趋势发展建筑部品化,服务好绿色建筑和建筑业现代化。

  (3) 大型的水泥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现在好多水泥企业已经不是单纯地生产水泥,已经向房地产业、建筑业、“水泥十互联网”方向发展,收到了实效。

  (4) 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变。让水泥行业适应新常态发展形势向绿色化转变。另外,“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水泥行业怎样发展智能制造值得关注,通过智能制造提升水泥工业的档次。

  5、降成本

  降成本方面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降电价方面,水泥行业有余热发电,若是能把水泥余热发电并网费免掉,这对水泥企业降低成本将产生重要影响。此外,改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降低我们的资金、融资成本也是重要方面。最近工信部与中国人民银监会发了一个文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产融合作这么一个行动方案,也开了电视电话会,下一步我们对地方大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暂时资金遇到困难的企业,工业各部门也将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另外我们还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降低水泥企业物流成本。降成本需要政府出台政策,还有就是企业自身要提高、改善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这两方面来降成本、降费用。

  6、增效益

  水泥行业在总产能减少的情况下,我们还仍然需要增效。产量不增甚至减少,但是我们有可能做到水泥业务收入增长,实现效益增长。这是要我们通过改善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防止价格恶性竞争、维护行业合理的价格水平,这一点非常重要。

  总之,当前水泥行业总体形势仍不乐观。但机遇和挑战并存,水泥行业从业者要有足够的信心,迎难而上,促进行业稳增长。近期,工信部也正在会同相关部门针对当前建材行业特别水泥行业出现的一些困难准备向国务院提交一个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建议文件。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涉及到产能严重过剩的水泥行业,是针对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下一步怎么去产能、补短板、增效益提出一系列的措施。这个文件我们准备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同意以后以国务院文件下发。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在3月23-25日举行的“2016第五届中国水泥网年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指出,2016年水泥行业总体形势仍然严峻。吕桂新分析了水泥行业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实现水泥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建议。

2016-04-15 09:39:07

2025 is the key node for ultra-low emission transforma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compliance in the cement industry.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national "double carbon" goal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battle against pollution, the cement industry, as a typical area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emissions, urgently needs to speed up the green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