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铁等产能过剩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至少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要求,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一边喊产能过剩,一边不停批新项目。” 在3月8日上午的政协经济界别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指出:“当下经济运行中有两种不同现象:上面很急很热,总理亲自督战部署,不断出台促进经济、新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基层很急,也很凉。”
以下为傅成玉部分讲话实录:
反思当下的雾霾和产能过剩,并不是今天产生的,也不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更不是国家没要求,而是要求得不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就已经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污染少社会。17大提出减排的具体要求,然而这一时间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指标中,节能减排是唯一一项连续多年没有实现的目标。
同样,关于钢铁等产能过剩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至少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要求,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一边喊产能过剩,一边不停批新项目,这是值得反思的现象。这都发生在全党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后,为什么一边学习,而客观却没能按要求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发展观处在指导思想层面,国家的经济社会运行是靠现行政策和既有管理制度推动的,当现行政策和既有管理制度和科学发展观一致时,结果就会相辅相成,当它们不同步,不一致甚至相违背时,结果出现必然两层皮现象。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新的矛盾也不断涌现,影响和制约着改革深入,及党中央政策的落实。当下经济运行中有两种不同现象:上面很急很热,总理亲自督战部署,不断出台促进经济、新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基层很急,也很凉。基层总的感觉是政策落不了地,能听得见声音,见不到行动,也就是听到楼梯响,不见下楼来。
解决这种上热下冷的现象,在实体经济下行期间,尤为重要和紧迫。
原因不仅有地方政府接不住、用不好政策的问题,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联系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出台关于支持民企经济发展的文件政策,却多次遇到旋转门、玻璃门的现象,说明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前提基础,不转变,简政放权的效用是有限的,也很难持续下去。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把政府职能转变列入国家改革计划,成为引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