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集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179万元

2015-09-01 09:18:05

近日,浙江尖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1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完成了2015年度全年经营目标的44.1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9178.71万元。

  近日,浙江尖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1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完成了2015年度全年经营目标的44.1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9178.71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略低于2015 年全年计划的一半,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公司水泥业务的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下降。

  报告期,公司的业务结构没有重大变化,仍以水泥和医药两大业务为主。水泥业务受行业性下滑影响,市场形势较为严峻。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双双回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 11.4%,较去年同期下降 5.9 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4.6%,比去年同期的 14.1%大幅下降。尤其是房地产新开工项目减少和在建项目复工迟缓,致使水泥下游需求疲软态势进一步加剧。水泥市场供需结构严重失衡,水泥价格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平均价格大幅下降。

  其中,公司的水泥业务,营业收入是45,065.50万元,营业成本是35,683.41万元,毛利率是20.82%,营业收入比同期下降11.62%,营业成本比同期增加1.15%,毛利率比上年减少9.99个百分点。

  下半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显现,各类建设项目的启动,水泥行业有望好转。公司将致力于降成本、降费用、降用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营销能力、提高创新能力,通过“三降三提高”活动练好内功,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跟踪周报,更多数据、市场分析、研究报告可登陆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查阅……......

2021-09-10 18:13:06

若成功合并公告内资产后,天山股份总的熟料产能将超过海螺水泥逾四成。

2020-08-11 09:14:53

同质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向来是最为考验参与企业智慧的,如果不能理顺与其他竞争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出现倾销,市场极易发生恶性竞争。

2020-06-27 19:24:22

光阴如梭。明年就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后年中国将进入“十四五”。“十四五”靠什么发展?主线仍会是高质量发展。而作为这一切基础的,还是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是其中重要的课题

2019-05-08 09:10:22

公告还表示,报告期,尖峰集团积极拓展水泥板块新项目,收购贵州铭川 100%股权,并将继续投资完成其日产 4500 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异地技改项目(带余热发电)的建设。

2019-04-30 09:17:59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中以水泥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有19家,其中在深圳上市的有7家,在上海上市的有12家,减少两家,分别是狮头股份和同力水泥。本文首先回顾了2017年沪深两市水泥板块及相关个股的表现,然后进一步对2018年水泥板块的投资机会作一分析,以供投资者参考。

2018-01-08 15:45:32

十年前的9月26日,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上海创立,正式拉开了国内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企业重组联合的帷幕。

2017-09-26 09:36:24

分析人士指出,昨日水泥板块强势表现,主要受到三大逻辑提振。首先,9月7日晚间,四川双马再发布公告称,天津赛克环及其一致行动人在通过股权受让获得公司50.93%股权后,因触发全面要约收购,将以每股8.09元的价格履行这一要约收购义务。

2016-09-14 09:04:04

近日,浙江尖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1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完成了2015年度全年经营目标的44.1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9178.71万元。

2015-09-01 09:18:05

In practice, on the contrary, it is often found by the supervision tea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at in some places, the "two high" projects are blindly launched and not strictly controlled, and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is increased in violation of regulations. What should have been seen by the "expert" in charge was seen by the "layma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n't you asha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