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分工之所以处于高端位置,主要是转移了传统制造业,留下了高质量的制造业,并发展了高水平的现代制造服务业,推动了科技创新,从而能够始终掌控制造链上的高额利润。欧美发达国家制造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说明了制造业服务化有其必然存在的实现路径。
本文以拉法基、豪瑞、圣戈班三大国际巨头为例,从四大发展战略入手,分析了他们在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方面所做的实践,以期带给我国建材行业、企业在未来的转型道路上更多的借鉴。
统筹全局 发展新市场
走在制造服务业的道路上,许多跨国大企业的业务重点倾向于新兴市场,这种区域分布使企业可以把握住所有能够促进增长的机会。
以法国拉法基集团为例,拉法基于2006~2011年间全面展开国际业务,2012年拉法基的水泥,骨料和混凝土等核心产品在新兴市场的占比为59%,在将近10年的时间内,拉法基在这些国家的销售份额从2005年的32%增至2012年的59%,但任何一个业务所在国的销售额都不超过集团总销售额的5%,因此全球市场格局很均衡。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新兴市场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额,还可以减少产能过剩的情况发生,把质量好、品质高的产品销售到需要它的市场、地区和国家,可以优化产能结构,节约材料能源,走上企业健康发展的道路。
持续创新 拓展产业链
所有的建材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并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同时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制造服务业。
作为基础的建筑材料,为了拓展水泥的产品种类、减少碳排放,拉法基通经过研发,在生产工艺中加入了石灰石、火山灰、粉煤灰、矿渣等原料,不仅创新了产品,同时也保护了环境。而在新兴市场中,大多数的大型跨国企业之所以能成功扎根,也源于因地制宜的产品理念,在不断推出新的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的同时,根据当地本土市场的需求,大力研发符合本土化的建筑材料,满足客户的需求。不同国家不同的国情,从材料的需求上融入当地的文化也尤为重要。
纵观国际建材市场,已经不单单是制造建材材料为重心,大型跨国企业通过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法国圣戈班,不再仅局限于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分销,同时,圣戈班也制作建筑产品、创新材料和玻璃包装;涉及如陶瓷、玻纤织物、磨料磨具、高功能材料、晶体、粉末和颗粒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成品,大大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提升绩效 增强竞争力
大型跨国公司实施制造服务业转型的目的是为了让创新和绩效成为推动增长的有力引擎,从而使企业能充分激发各地区业务的发展潜力。另一个目的则是帮助企业应对世界大规模城镇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通过削减成本、定价、提高工厂绩效及优化投资,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譬如拉法基在2006年~2012年间,公司共削减成本达15亿欧元。凭借创新产品和拓展产业链为支柱,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拉法基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增加了产能。在分析降低生产成本的过程中,拉法基利用可替代能原对建材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消耗量大的能源进行替换,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能耗和碳排放量,一举三得。这种举措使公司利用降低的成本对新型节能产品进行再次研发制造,从而形成了一个制造圈的绿色良性循环。
任何一个成功大型企业的背后都是由管理良好的生产部门及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和团队来运营。精良的企业团队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此举也成为提升企业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强大助力。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建材行业是一个轻关注度、高参与、跟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国外大型企业在制造建材产品的同时也参与设计和建造基础设施。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节能环保、绿色建材和个性化服务,这些新兴理念带动着新型建材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
本着为顾客服务的终极理念,各大跨国建材企业都改变着自己的生存套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建材产品上依据本土客户的需求,对产品进行需求化改造。豪瑞集团就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率先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环保新技术替代燃料和原料,与此同时,豪瑞集团在创新理念、技术支持、建筑材料和融资等渠道的帮助下,向更多企业、地区提供自己承办建筑工程的机会。这种建造服务理念最直观体现在扩大了集团的产业链条,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需求,充分履行了豪瑞集团的社会责任。
推陈出新 走向制造服务
细看中国建材市场,如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海螺水泥等中国建材界的大型集团企业也意识到了走制造服务业这条转型道路已迫在眉睫。
但是,比对中外建材业,中国的建材行业的制造服务业之路任重而道远。中国建材企业应立足于中国建材行业的发展点,加大跨国合作,学习、引进、深化国外大型建材企业的技术、机械和理念,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学习,从而打造中国新兴建材制造服务企业。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新型建材企业可以和跨国大型建材企业并驾齐驱,进入新兴建材制造服务业的大航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