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石、商混司机注意!浙、豫、京津冀、粤、晋等地新一轮治超开始,重罚超载企业!

2019-08-15 09:39:30

近日,新一轮“大治超”来袭,全国多地区纷纷实施跨地区联合治超,无论超载车再哪里被查,都能追溯到源头企业,对超载企业实施严厉惩罚!

  此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通知。通知表示,针对煤炭、钢材、水泥、砂石、商品车等货物运输车辆,要加强对源头厂商的管理。目前国内部分水泥厂已经展开了对装载车辆进行严格监测,禁止超载车辆出厂。

  江西某水泥企业曾表示,当地基本以陆运为主,由于治超及其相关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输成本。

  广东某混凝土企业也曾表示,严查超载直接影响运输成本,从而导致混凝土价格上涨。

  ......

  治超一直是近年来的一大政策,虽然很多司机们吐槽“越治越超”,但治超的确从未停止过。

  近日,新一轮“大治超”来袭,全国多地区纷纷实施跨地区联合治超,无论超载车再哪里被查,都能追溯到源头企业,对超载企业实施严厉惩罚!

  浙江:超载企业入黑名单,年底超限率不超2%

  从7月9日至10月下旬,浙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100天的专项治超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百日治超”专项行动并不只针对驾驶员,更要严抓超载企业。

  

       据了解,所有重点货运源头单位都会被记录在案,一旦企业货车有超载行为就会被记录在案,频繁违规企业会被计入黑名单,处大额罚金,并吊销营业资格。

  江苏:展开超限治理百日行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安委会关于以更高标准更严措施管控交通运输领域重大安全风险的通知》要求,近日,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在全省高速公路部署开展治超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简称“百日行动”,时间为8月5日至11月15日。

  据介绍,此次百日行动,一方面以打击严重违法超限运输行为为重点,要求各高速公路执法支队对重点路段、重要节点、关键环节,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执法工作,严厉管控超限超载严重路段、时段。利用为期100天的时间,查处一批严重超限超载车辆,治理一批严重超限超载路段,曝光一批集体闯卡和暴力抗法事件,以保障下半年高速公路运营安全。

  另一方面,行动中以管控超限严重路段为重点,加强宁杭高速、连徐高速、南京长江三桥等严重超限路段管控力度,加大汾灌高速、京福高速、沪苏浙高速等省界路段的关注度,确保宁杭支队、连徐支队、南京等支队超限率较二季度下降15%以上。

  此次百日专项行动,采用现场路警联合执法和非现场执法相结合模式,按照两部委联合执法要求,严格落实24小时工作制,对超限运输情形严重路段,加大执法频次。同时协同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严格按照《省交通综合执法局2019年治超非现场执法专项检查情况通报》要求,做到证据收集规范,笔录完备,程序合法。

  目前,百日行动开展以来,第1周累计出动交通、公安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依法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290辆,卸驳载货物5000余吨,成效显著。

  海南:召开治超办2019治超“雷霆行动”动员大会

  据了解,海南省联合治理货车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于2019年7月30日至9月30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2019年治超“雷霆行动”。

  行动期间,海南省将加大对重点货物运输装载源头单位监管力度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一律倒查,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切实加大对货车非法改装查处力度,落实“一车三查”查处措施,即查司机、查车主单位、查改装单位,从严查处违法改装货运车辆;加强全天候治超、加强重点车型和非法改装车辆的治理力度、深入开展集中行动、加大科技治超力度,打造规范化科技治超平台。

  京津冀:一超四罚,主抓百吨

  7月15日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开展了“联合治超百日会战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百吨王”和跨区域货车违法超限超载。

  目前,京津冀已累计拦检车辆超500万多辆次,查处百吨王超百辆,并对非法超限超载行为依法实施了“一超四罚”,严格追溯源头。

  河南:治超先治吏,纪委同步调

  7月17日下午,厅执法局召开高速公路治超工作推进会,传达交通运输部《关于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治超工作数据监测情况的通报》上的批示要求,对治超不力的有关执法机构和收费站入口把关不严的有关运营管理单位进行了集中约谈。

  同时,针对河南省百吨王横行,治超站长疑收黑钱作“保护伞”等事,河南省纪委方面也介入了调查,纪委方面称此类型为一旦查实,将从严处理!

  江西:30个收费站将入囗治超

  据江西省高速集团消息,从8月起,江西高速30个收费站将试点入口称重检测。车辆如检测为超限超载,将不能驶入高速公路。

  

  江西省高速公路超限车辆认定标准

  江西省高速集团30个入口称重检测试点收费站名单

  

  安徽:超载销双证,拒检罚3万,货老板担责

  治超是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最近主抓的大事之一,据了解,安徽省已经把496家重点货源企业列入重点监管范围,按照“动态监管、一站多点”的管理模式,建设源头监管站205个,从源头遏制超限超载行为。

  同时,按照《安徽省治超条例》规定,对超限车辆驾驶人罚款、记6分,吊销从业资格证、吊销车辆营运证。

  对流动检查显示超限超载,但拒绝检测的一律予以3万元罚款。同时,对涉事企业等实施“一超四罚”,严格追责。

  山东:称重单联网,严格一超四罚

  据了解,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省级重点任务分工表》,全面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工作。

  山东省要求严格执法,同时严格监督执法人员:在实施处罚时,应通过省交通系统统一的联网《称重和卸载单》,坚决杜绝使用单机版系统处理违法行为和使用文书。

  同时,严格实施“一超四罚”。对存在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对装货场所、道路运输企业、货运车辆和驾驶人严格进行追踪处理,严格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据了解,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内联合设置了超限检测点170个,势必将治超常态化进行到底。

  广东:企业一年超载3次吊销运输

  今年以来,广东省开启最严治超模式。据了解,广州、佛山、珠海、茂名、惠州、肇庆等地开展公路治超非现场执行法试点,多地在普通公路上也设置了非现场治超点。

  根据广东省规定,确认超载车辆后,未超过1吨的,予以警告;超过1吨的,每超1吨罚款500元,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同时,如果情节严重者,还将会列入黑名单;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直接吊销运输证。

  36部委联合声明:治超要追溯源

  早在2017年,发改委、交通部、公安部等36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要求治超应该从源头抓起。

  治超抓驾驶员是无效的,因此各地各级单位应该建立完备的企业目录,并建立灰名单和黑名单,对超载行为追根溯源,严格实施一超四罚,让货运源头单位不能超、不敢超、不想超!

  超载的锅谁来背?

  中国15年来的治超经历里,似乎货车司机总是成为罪魁祸首。

  提起大货车,好像全国人民都对货车深恶痛绝。在他们眼里,货车就是“祸车”,一年到头超载、违章事故不断。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有多少开了几十年车的老司机会愿意背这个锅?

  其实超载带来的危害大家也都知道。但是究竟是哪些车在超载呢?

  实际上,最常见的就是本地车了,在路上横行霸道,无视所有交通规则,也是最令人痛恨的!

  而据卡友反映,部分执法部门对这些超载现象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似乎没有搞明白这些车是谁的,也不想搞明白。

  首先,是跟一些本地监管部门有“合作”关系的。

  可以说这些超载货车就是他们自己养的车,也有的是本地地头蛇的车。他们垄断了当地货运资源,披着合法的外衣谋取暴利。这些人藏在幕后指挥货车司机给他们赚钱,而给他们开车的司机有恃无恐,仗着出事有人兜着,普通司机敢吗?

  在本地生活拼的都是人脉,没有关系的车被逮到先扣留个十天半个月,罚款罚到你不敢跑。某些地方治超专罚外地车,鸡蛋里面挑骨头,不定期给执法人员送礼根本不能跑。

  其次,是地方的支柱产业,受当地政府保护的重点企业。

  这些企业是受当地政府保护的重点企业,执法人员不能查,所以睁只眼闭只眼就当没看见。

  再者是长途超载。

  长途超载的都是大型的物流公司和车队,他们跟全国的黄牛都有联系。每省都有专业的带车人,他们和治超人员关系“密切”。就是因为中间有着巨大灰色利益,导致了办理超限运输证极为困难。

  还有一小部分是打游击的。

  这部分人被人忽悠买了车不说,还没有关系,也是最最苦逼的,最不挣钱的。更是治超人员的重点打击对象,跑一个月都不够罚一次款的。所以才会有货车司机喝农药自杀!要不是走投无路谁会以死相逼?

  事实是什么?

  其实真正以卡车为生的司机,没有愿意超载的,每天如履薄冰生怕出一点差错,身家性命都押在一部车上。不需要别人提醒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特别是现在实行计重收费更是得不偿失。

  超载的都是那些有关系有特权的,他们自己不开车,找司机开,让司机拼了命的超载。靠着超载大发横财,扰乱货运市场导致别人不得不跟着超载。而司机也是可怜,为了拿点提成铤而走险,拿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安全在超载。有个老板说,司机死了可以再找,车子毁了立马再买,反正买了200万的保险,又不亏钱也不耽误挣钱,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究竟超载的根源是什么?治超先治人,一碗水要端平,不把那些打着治超的幌子捞钱的人治理干净,治超就永远是一句空话!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受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华北地区主导企业继续推动水泥价格上调落实。

2021-05-28 16:53:56

进入秋冬季,各地又开始进行货车违法行为整治,尤其是水泥、砂石、商混等工程运输用车。

2020-11-28 15:07:40

上周,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报153.35点,环比上扬0.59%,前期环比上扬0.26%。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回落0.49%,涨势乏力。

2019-11-11 17:37:06

据媒体报道,如今,看上去不起眼的砂石,价格一路涨了起来:在湖北黄冈,河砂价格从2018年1月的每吨68元上涨到今年7月的165元,上涨幅度高达143%;在广东,当地价格监测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该省河砂购进价已涨到了一立方米216元。

2019-11-06 09:09:49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跟踪周报(2019.10.25),更多数据、市场分析、研究报告可登陆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查阅……

2019-10-25 17:05:03

今年来,商砼企业越发显得重要了,各地政府对无资质、环保不到位、运输等各方面存在问题的商砼企业更是严抓严打。

2019-09-06 09:18:39

近日,新一轮“大治超”来袭,全国多地区纷纷实施跨地区联合治超,无论超载车再哪里被查,都能追溯到源头企业,对超载企业实施严厉惩罚!

2019-08-15 09:39:30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跟踪周报(2019.6.7),更多数据、市场分析、研究报告可登陆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查阅……

2019-06-07 12:14:31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上周华东江浙皖地区水泥价格基本稳中略有小涨,福建地区受雨水天气影响,福州及闽南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出现下滑10-20元/吨。

2018-09-25 13:47:04

8月25日,成都市水泥在原价格基础上上调30元/吨;自8月底以来,砂石价格也处于持续上涨中。随着砂石厂关停、整治工作的深入及水泥限产影响,水泥、砂石价格预计将持续走高。

2018-09-04 09:05:15

八月第一天,广东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继续发出预警。称今年以来,广东省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所依赖的原材料——水泥、砂、石,受市场供应影响,价格一路走高,尤其是砂、石近期供应尤为紧张,货少价升,两月时间价格成倍番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极大困难。

2018-08-02 09:20:44

近段时间以来,四川水泥价格出现连续上涨,目前成都地区P.O42.5散装水泥主流到位价365-385元/吨,对搅拌站略低。袋装水泥价格相对较高,一些大厂P.C32.5R袋装水泥出厂涨至350-360元/吨,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水平。

2017-08-18 14:16:48

近日,北京成达睿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晨晖来到中国水泥网年会现场,跟与会嘉宾一起深入探讨该如何突破混凝土市场僵局。

2017-04-01 14:28:22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反馈,九月中旬华北市场相对表现平稳,京津冀地区水泥价格大稳小动。运输新政启动,受运费上涨直接或间接影响,后半周水泥销量有所下滑。

2016-09-27 13: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