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下来,我觉得微光在逐步变成曙光。从整个行业来看,政策面都在逐步向好,而且在力度、广度上全面超出预期。”近日,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万科临时股东大会上如是说。
专家表示,从供给端到需求端再到预期层面,近期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并有新举措酝酿推出,形成共促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合力。只要做好应对工作,房地产风险将得到化解,市场将恢复平稳发展。
疏通堵点
“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日,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在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做好应对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房地产行业融资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各类融资“堵点”不断疏通。
2022年11月28日,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除IPO之外,房企股权融资渠道基本打通。至此,房地产信贷、债券、股权“三箭尽出”,合力为行业提供足够流动性,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12月28日,中国民生银行分别与电建地产、大悦城控股、五矿地产等12家房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一个月内,该行已先后与数十家房企实现签约。
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20多家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新增授信,60余家银行机构积极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4.8万亿元。民营房企债券意向发债规模超千亿元,通过增信担保已发行的债券共10笔,融资总额83.3亿元。30余家房企公布配股或定向增发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央企国企、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均有参与。
“对于规模房企来说,再融资渠道恢复通畅,不仅意味着企业可通过再融资保交楼、还债务,还可趁此机会开展并购重组,扩大经营优势。对于出险房企来说,此次政策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新窗’。”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说。
业内普遍认为,“三支箭”政策落地将助力房地产行业进入良性循环。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系列政策举措帮助房地产企业恢复融资,改善流动性,从而稳定行业和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发挥其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
信心修复
政策持续加力开启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修复之路。
与郁亮的观点相似,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说:“地产的曙光已经显现,要相信地产有稳定发展的未来。”
不仅是规模房企,部分中小企业也感受到了市场预期的变化。
“除了刚开盘那阵子,后面房子基本上就卖不动了,但进入11月,情况又逐渐好起来了。”内蒙古一家中小民营房企的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我们的项目周边生活配套很齐全,放在往年根本不会出现卖不动的情况。对于后来卖不动的情况,我们分析是客户看到的地产负面新闻太多,担心我们也有潜在的资金链问题,怕项目烂尾,观望情绪变重了。”这位房企负责人说,“到了11月,项目差不多封顶了,购房者也放心了,再加上国家和地方都给了支持政策,大家多少有了点信心,也就一个月的工夫,就清盘了,这下大家都能过个好年了。”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51个,比上月减少了7个。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11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减少有三个原因:一是保交楼提速,市场对期房的接受度回升。二是房企资金面开始改善,降价促销的力度下降。三是需求端纾困力度加大,热点城市开始退出或调整限购限贷政策,有的甚至推出阶段性买房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需求有促进效应。
在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提振信心方面,业内认为,除了在供给端出招以外,还可进一步完善针对需求端的支持政策,着力改善预期、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有效需求。
转机在望
近期,高层多次强调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类明确表态,释放了强烈信号,未来供需两端的支持政策逐步显效并继续加码,将促进房地产市场迎来转机,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在支柱产业定位之下,预计未来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的优化和完善也将更直接和迅速,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说。
李宇嘉认为,2023年“三支箭”等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将加快保交楼的实质性进展,护航房地产行业持续恢复。消费者对购买新房的观望情绪也有望缓解,促使2022年部分延迟的购买需求在2023年逐步释放,换房退税等改善性需求支持政策也会促使换房需求在2023年入市,2023年市场或将逐步呈现量价趋稳的走势。
对于2023年房地产政策优化方向,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不会偏离“稳”这个大前提。
丁祖昱预计,2023年中央政策将继续发挥托底作用,重点在于全面落实保交楼、引导房地产市场底部修复。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2023年将是全力拼经济的关键时期,预计房地产行业整体回稳,实现底部修复。